秦始皇传位于胡亥的记录见于《赵正书》: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而胡亥立。
而赵高、胡亥、李斯联手窜改了始皇遗诏的记录见于《秦始皇本纪》:(赵)高乃与令郎胡亥、丞相李斯阴谋破去始皇帝所封书赐令郎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李斯受始皇崩诏于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
(谁能继续朕的理念?)
一件事情,两种说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史记》是七分史实三分捏造,跟《三国演义》刚好是反着来的。因为太史公本身也说了,他写有两部《史记》:一部“藏于名山”,即正本;一部献于京师,即副本。见于副本之《太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伲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洁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後世圣人正人。
正本里面究竟写是什么?秦始皇究竟是想传位给谁?赵高有没有窜改遗诏?这个问题,因为年月长远、实物欠缺根基无考。后世之人,就只能凭据秦始皇的政治立场与秦国的成长脉络去推想谜底了!
第一种情形:秦始皇传位于扶苏,是赵高窜改了遗诏。
(赵高剧照)
据《秦始皇本纪》记录,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巡视世界,随行者有李斯、赵高、胡亥等人。返回到了“沙丘”这个处所时,秦始皇已经病得非常厉害。
于是他便写了封信,信中要求令郎扶苏回咸阳处理安凶事宜,书信写好,玉玺也盖好,放在中车府令赵高的办公室里。然而,信还没有交给使者,始皇就死在了沙丘平台。
丞相李斯认为,这个新闻不克泄露,不然会引起各皇子争夺皇统而造成世界大乱。他便严守死讯外泄而不发布凶事信息,把装有始皇尸骨的棺材放在既密闭又通风的辒车中,让皇帝曾经信任的寺人宦者陪乘,到了合适的处所也像往常一般献上饭菜,百官也像平时一般上奏,宦者们则在车里降诏批监。
一切看似河清海晏,只有李斯、胡亥、赵高和五六个太监才知道,谁人曾经威压六国的始皇帝已经死去多时了。
赵高原受皇帝所命,教育胡亥念书以及进修各类律令法事,胡亥私下很喜欢他。赵高便与令郎胡亥、丞相李斯阴谋拆起头皇写给令郎扶苏的那一封信,把个中的内容更改为:“丞相李斯受始皇遗命,立胡亥为太子。”
又另写了一封书信给令郎扶苏和蒙恬,以秦始皇的口气,在里面列举了他们的各类罪状,号令他们自杀以赔罪。见于《史记李斯传记》: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
(使者传诏)
其时正值炎天,汉车队过井陉抵达九原郡时,秦始皇的尸体起头发臭。李斯、赵高档人又假借皇帝之命,装载了一石又酸又臭的鱼类,以乱其臭。
比及了咸阳之后,这才起头发布治丧的书记。此时,扶苏已死,胡亥便继续皇位,为二世皇帝。
其实,剥开李斯、赵高矫诏的这个剧情之外,他们的做法倒也算是老成谋国。试想,若是在途中就吃紧忙忙地发布始皇帝死的新闻,这一定会引起纷纷乱象,更哪堪那摇摇欲坠的咸阳城?
第二种情形:按《赵正书》的记录,是秦始皇本身要传位给胡亥。
2009年,北京大学收购了一批流失国外的西汉竹简。在这竹简里面,对照具体地还原了秦始皇传位于胡亥的场景,这批竹简后来被定名为《赵正书》。赵正,即秦始皇也!
(国外购回的《赵正书》)
《赵正书》,共50枚木简,近1500字。书中大部份篇幅记录了秦始皇临终前与李斯的对话、李斯被害前的陈词以及子婴的谏言等等,成书于西汉早期。书中也明确记载了胡亥继位是在李斯等人的建议下,获得了秦始皇承认的过程。昔者,秦王赵正出游世界,环(还)至白(柏)人而病,病笃,喟然流涕长大(叹)息,谓摆布曰:“吾忠臣也,其谋所立。”丞相臣(李)斯、御史臣(冯)去疾,昧死稽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窘)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而胡亥立,即杀其兄父骨(扶苏)、中尉恬、大免罪人。。。——《赵正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