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甲午海战时,怪不得中国会大败于日本,原来清军在装备炮内装沙子
1894年,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实力大增,看到西方列强正在瓜分中国,它也不甘落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此战之后,清政府大败,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也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看过《甲午风云》的人必然忘不了一个场景,当邓世昌命令致远舰上的水兵将弹头拔下之时,从炮弹之中倒出的竟然是沙子。这不禁让我们感到愤怒,难道清朝末年的朝廷真的腐败到了如此地步,连对外战争的军备物资都可以进行贪污?然而事实却并非我们所见到的,甲午海战时,清军装备炮内装沙子不是因为腐败,而是另有原因。
清朝时期的炮弹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开花弹,便是我们理解之中的击中目标后会发生爆炸的炸弹,这种炸弹可以破坏地方的军舰,然而我国却没有制造的能力,只能依靠进口。而另一种是实心弹,也是上面所述的“它”,这种炸弹是是中国近代工业起步的见证者,由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所制造。这种炸弹制造成本以及难度相对于开花弹来说是很低的,它虽然不会爆炸,但对于战争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可以凭借着重力加速度来击穿敌舰使其进水。
展开全文甲午海战结束后,北洋海军总教习、德国人汉纳根做了相关的报告,在该报告中可以发现,由匆忙迎战,北洋定远舰在战争前仅仅购买了55颗普通国产的开花弹,如此一来,一门炮只能分到十几枚炮弹,而且还是当时最为落后的开花弹。战争开始后,定远舰士兵全力一战,但不到一个小时,这种开花弹便用完了,之后的定远舰只能发射实心弹来进行迎敌,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无力抗敌的定远舰将领邓世昌最终选择了玉石俱焚,英勇地朝着敌方吉野舰撞去,殉国而亡。他的牺牲也为中方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致远舰的撞击下,敌方发生了连环爆炸,并印发了大火,导致了军舰发生了重创。
相对于中国武器落后,没有开花弹的现象,日军可谓是准备充分,据统计海战结束后,日方军舰尚余七千多发炮弹,且全是开花弹。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甲午中日战争,中方的失败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也正是这场战争,激起了中国有志之士奋起反抗的决心,这才有了后来的中国民国,才有了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勿忘国耻,科教兴国,使我们日益强大,最终得以跻身于世界强国。
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关注无风起念公众号:(微信号wfqn888)。
春秋战国人物姬甲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