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抗战胜利后,东北成了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未被大规模战火摧毁,并且具有相当人口和经济实力的地区,双方都派遣了大量精兵强将前往东北,林总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和东北局书记。东北战场取得的胜利,一举奠定了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基础。
而在战争开始之初,我军强将如云,为何单独派林总赴东北?说法很多,其中有个说法是主席力挺林总去东北。而实际上,在东北选将的问题上,最初是另有人选的。
(一)欲占东北,先占冀热辽,派军事指挥员是关键
1945年底,总指挥部逐步确立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大计。对于北线的战略布局,最初的思路是,通过控制热、察,进而控制整个东北。
为什么这么做?
第一,如果能控制热河和冀东,则可切断蒋军进入东北的陆路通道,就可将蒋军阻挡在关外,避免了在东北开战打烂工业城市,直接可以达到兵不血刃变东北为“后花园”的目的;第二,冀热辽离我军最大的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最近,已经经营发展多年,有相当规模的八路军,离得近,速度快。
因此,占住冀热辽,就成了“向北发展”的关键一步。
展开全文在这个战略构想下,作为东北门户的热河和冀东,也就无可避免地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所以,总指挥部将冀热辽由地方分局升格,并且判断,战争将是摆在冀热辽面前的头等大事,应当从军事指挥员中挑选。彼时毛、周都远在重庆进行拉锯谈判,负责主持总指挥部日常工作的刘深思熟虑,想出了三个人选。
(二)山东八路军还是江苏新四军?选择冀热辽部队,决定了将领人选
刘最初提出的人选有三个人:新四军军长陈毅、山东军区司令员林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
新四军军长陈毅
山东军区司令员林总
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
最初,刘提出3个人选时,还没有确定进冀热辽是由山东调兵,还是让新四军主力北进。但很快方案形成了:由山东调3万人去冀东,新四军调8万人去山东和冀东,晋冀鲁豫调3万去冀东和东北。从调兵计划看,调冀东兵力包括了山东,新四军和晋冀鲁豫,而新四军主力则留在山东。
所以,没有选择陈毅赴冀热辽也就可以理解了。毕竟,比起复杂的冀热辽,新四军主力云集的山东更合适新四军军长陈毅。
至于林总和徐向前的选择,林比徐的优势是:
1、对于山东部队而言,徐是1939年5月才到的山东,1940年初就返回延安了,只主持了半年多,而林则是“现在时”。
2、陈毅去了山东,原定去山东的林总肯定也要有安排。
3、从后来的历史看,从新四军抽调的黄克诚3师,从晋冀鲁豫抽调的杨得志纵队,都是林总的老部下,山东部队也多为115师发展而来,徐向前是129师出身。自然由林总带去冀热辽更为顺手。
4.黄克诚当时曾给总指挥部发了一份电报,明确提到,要以“有威望的领导人”去主持。当时徐帅尚存西征失败的阴影,他主持山东根据地期间,也始终无法统一协调山东纵队和115师,林总无疑比徐向前更适合。
刘确认由林总去冀热辽后,将此考虑向重庆的毛、周作了汇报,毛、周也都同意林总去冀热辽。于是,林总去冀热辽的事就这么确定了下来。
(三)如果林总留在山东,将会出现林粟联手的战争奇观
蒋军显然也意识到冀热辽咽喉被控制的问题。在美国帮助下,蒋军直接绕开冀热辽,用空运和海运登陆东北,冀热辽已经失去了阻止蒋军进东北的时机和作用,我军原赴冀热辽的主力也直接入关了,双方随即在东北大打出手。作为冀热辽的军事领导人林总,自然也就去了东北。
试想,如果当时派陈毅去东北,林总留在山东,将会产生怎样的历史景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