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军投诚将领中,此人在我军中地位最高,为何55年没有参加授衔?
解放战争爆发后,随着大势所趋,很多国军将领起义投诚成为解放军中的高级将领,他们中名气最大的应该是董其武、陶峙岳、陈明仁三位将领,他们不久都成为兵团司令员,建国后也成为57位开国上将之一,其实还有一位在我军中的地位比他们三位还要高,后来成为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他就是赵寿山将军。
赵寿山是陕西寿县人,他是西北人,自然加入西北军,军校刚毕业时他参加冯玉祥部,后来追随杨虎城领导的17路军,当年军阀混战,赵寿山跟随杨虎城南征北战,立功不小,几年间从一名小排长升为旅长。
1935年红四方面军主力转战川陕地区,虽然红军装备不行,但是赵旅在与红军作战中屡次受挫,后为保存实力,与红军签订互不侵犯协定,当时他对红军“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也甚为赞赏。
1936年“西安事变”时,赵寿山是军事行动总指挥,后来以周总理为首的我党代表团来到西安协调,在多次与周总理接触中,不但对我党主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被周总理的风度所折服,心中萌生加入我党的意愿。
抗战爆发后,38军开赴抗日前线,赵寿山是17师师长,娘子关战役中,赵寿山率部与日军血战15昼夜,原本近万人的队伍,待战斗结束仅剩下2700余人,看着漫山遍野牺牲的将士,悲恸不已的赵将军竟一夜满头白发,从此成为“白发将军”。
1938年5月,赵寿山升任38军军长,据守中条山地区,在长达两年半时间里,英勇的38军前后粉碎日军11次重兵进攻,连日军精锐牛岛满率领的第六师团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当时的日军一提起中条山的38军就头痛不已,而卫立煌更是称赞38军是中条山的“铁柱子”。
可惜的是1940年,38军被老蒋调往河南,赵寿山部调离不久,中条山就陷入敌手,惨痛的战果对赵寿山打击很大,于是在1942年加入我党,1943年,赵寿山升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要知道朱老总当时是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不过两人看似平级,其实不一样,赵寿山手无实权,那是老蒋得知他加入我党后,明升暗降,撤了他的军权。
看透这一切的赵寿山,在1947年从南京出发,坐船辗转上海、天津等地,从河北进入解放区,投入人民的怀抱中,他不但受到我党领导人的热烈欢迎,不久还被委任为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成为彭老总的副手。
解放后,赵寿山历任青海省主席和陕西省省长,因为离开部队,所以在1955年没有参加授衔。1965年6月20日赵老病逝于北京,享年71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