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比起宋太宗,宋太祖负有更大的责任。
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我们还要从宋太祖的老上司柴荣说起。
一、柴荣曾力图收复“燕云十六州”
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展现出了与其他五代十国君主不同的清新气象。他意图尽快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乱世。
这个时候,有个叫王朴的大臣,向柴荣献上了被称为《平边策》的统一方略。王朴认为,南唐、后蜀等国虽富,但军力欠佳,因此建议先拿下两国,而“吴、蜀平 , 幽(幽州)可望风而至。”(《旧五代史》)
在王朴看来,一旦吴蜀等地拿下,收复“燕云十六州”是顺理成章的事。
柴荣深以为然,于是便先攻取南唐。然而,南唐没有王朴想象得那么不堪一击,柴荣花费了3年多,终于取得了14州,但要将其完全灭掉恐怕是旷日持久的。
于是,柴荣马上调转枪头,挥军北伐,意图先攻灭北汉,同时收复“燕云十六州”。
公元959年,柴荣在先后收复了瀛、莫二州,以及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之地后,却突发重病,不得不返回开封,并在不久后病死。
随着柴荣的死,中原王朝对“燕云十六州”的攻势暂时归于沉寂。
二、“燕云十六州”不在宋太祖计划之内?
1、“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
公元960年,宋太祖建立北宋后,曾经想要先攻打北汉,但又没有下定决心,于是就统一的先后顺序问题,咨询了大将张永德,而他得到的答案是:
“太原(北汉)兵少而悍, 加以契丹以为援, 未可仓卒取也。”(《续资治通鉴长编》)
张永德的意见是:北汉虽然兵少,但战斗力强,又有契丹为外援,极难攻克。
后来,赵匡胤、赵光义兄弟曾夜访宰相赵普家,再一次就统一天下的顺序问题征求意见。
“上曰:‘吾欲收太原(北汉)’。普嘿然良久,曰 :‘非臣所知也’ 。上问其故, 普曰 :‘太原当西北二边, 使一举而下,则边患我独当之, 何不姑留 ,以除削平诸国,彼弹丸黑子之地将何所逃!’上笑曰, ‘吾意正尔 , 姑试卿耳’ ! 于是用师荆湖,继取西川。”(《续资治通鉴长编》)
这段著名的对话,奠定了北宋“先南后北”统一天下方略的总基调。
按照赵普的意思:如果先拿攻打北汉,纵然能够一次就攻下,也要面临北方的契丹边患;还不如把它留下,先攻打南面的诸国,像北汉这种弹丸之地,还怕它逃了!
而从以上两则史料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宋太祖并未将收复“燕云十六州”列入他的统一计划之列,而只说要攻下“太原”,即北汉的都城。而在赵普给宋太祖的答案中,也没有提及收复“燕云十六州”。
而在具体统一过程中,宋太祖却曾经两次攻打过北汉。公元968年,北汉皇帝刘钧病死,国内发生内乱。宋太祖果断发动北伐,但因为契丹派出救兵,宋军退去。
第二年,北汉对宋发起反击,宋太祖再次北伐。这次,他事先预判了契丹的救援方向,先派兵马抢占有利地势,阻击契丹援军,但最后仍因为攻城战伤亡颇大而被迫退兵。
2、宋太祖对契丹的态度
宋太祖两次北伐北汉未果,这两仗,也暴露了他不愿意过早与契丹正面交锋的心理,正如他所说:“河东与契丹接境, 若取之, 则契丹之患我当之也。”(《东都事略》)
宋太祖对于契丹和“燕云十六州”的态度,还在另外两则史料中有所体现。
一是王巩的《随手杂录》记载:
太祖一日召赵韩王(赵普)于别殿,左右无一人, 出《取幽燕图》示之。赵熟视久之,曰:“此必曹翰所为。”帝曰:“何以知之? ”曰:“非翰莫能为也。”帝曰 :“何如? ”赵曰:“举必克之, 须世世得曹翰守之乃可。”帝不语,携图而入, 遂不复言幽燕之计。
当时,曹翰向宋太祖献上了《取幽燕图》,宋太祖问赵普这张图如何?而赵普的回答是:计划不错,攻之必克,但须得世世代代都有曹翰这样的人才守住这块地方。宋太祖沉默不语,再也不提收复“燕云”之事。
同样在记载,也出现在王夫之的《宋论》中:
“太祖谋之赵普。普曰:‘(曹)翰取之,谁能守之?’太祖曰:‘即使翰守之’普曰:‘翰死,谁守之?’而帝之辩遂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