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奇闻818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匈奴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匈奴作为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它昔日的辉煌可谓是盛极一时,其强盛的程度更是让整个欧洲闻风丧胆。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民族,却被遗忘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最终,被历史湮没得无影无踪了。许多人很不理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首先,匈奴一直都被汉族所排斥。
其实,匈奴和汉族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渊源。其实,匈奴这个部落在中国的史书中,早已有了记载:尧时期的匈奴,其名称是“獯粥”;周朝的时候,其名称是“猃狁”、“犬夷”,所以,后世也称匈奴为“戎狄”。他们大多数散居在黄河流域,与汉族人掺杂居住,但是,却长期受到汉族人的排斥和歧视。
不论是黄帝“北伐獯粥”,还是尧帝“北教八狄”,到了西周之后,历代帝王对匈奴的征战更是不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匈奴与秦、晋、赵、燕等国相邻,所以,经常会发生一些摩擦。但是,他们都没有落得什么好处,最终,被逐渐排斥,匈奴进入到了黄河以北。再后来,秦、赵、燕三国修筑了长城,将自己与匈奴隔离开来。
无奈之下,匈奴人为了生计,只好在山间散居,以草兽为生,发展极为缓慢。由此可见,匈奴人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就遭受到了汉族的排斥,这也是匈奴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匈奴崛起的时机不对。
当匈奴开始真正崛起的时候,正是秦、汉时期,中原各方面实力繁盛的时候。在汉族的长期排斥之下,有一支定居在河套平原的部落,由于地理优势,逐渐发展壮大,它就是让秦汉头疼的匈奴的前身。不过,这支部落由于崛起的时间太迟,人口又很少,于是,在秦始皇一统中原之后,就派出蒙恬将军去攻打了,最终,蒙恬将军收复了河套平原一带。
据史料记载:“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虽然,当时的匈奴已经逐渐发展壮大,但是,他们终究不能和实力强盛的秦朝相提并论。到了冒顿单于时期,则是匈奴最辉煌的时期,他有勇有谋骁勇善战,不仅开始统一各个分散的小部落,还逐渐收并了周边的一些小国。至此,匈奴就开始和中原地区进行了长达200多年的征战。
匈奴最鼎盛的时期,曾迫使西汉不得不采取“和亲”的方式来缓和与匈奴的关系。但是,汉朝始终不愿意与匈奴为友。经过了“文景之治”,等西汉发展强盛之后,汉武帝就派出卫青、霍去病等猛将去攻打匈奴。之后,汉武帝曾孙汉宣帝又采取各种手段步步为营,这才使匈奴彻底臣服,并且,他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西域都护府。
由此可见,匈奴崛起的时候,正是中原发展的鼎盛的时候,如果,匈奴不在中原王朝强盛的时期蹦跶,可能当匈奴进攻中原王朝的时候,历史又将是另一种结局了。
再者,匈奴的发展根基薄弱。
由于,长期受到汉族的排斥,匈奴只能散居,且常年以水草而生。再加上,他们生活的地方,条件又非常的艰苦,所以,匈奴根本就没有发展壮大的条件。更何况,匈奴人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没有彻底解决,又怎么能顾得上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呢?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匈奴人一直都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更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
在文化力量薄弱,经济能力低下,军事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匈奴人想要发展,想要壮大,想要强盛,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并且,除此之外,在匈奴的历史上,还出现过两次的大的分裂:
一次是公元前57年左右,出现了五位单于抢夺王位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引发了匈奴的内乱,还导致匈奴国力的不断衰减。再加上,汉宣帝刘询对匈作战的胜利,最终,迫使匈奴降汉,以此换来了100年的汉匈之间的和平共处。
另一次是公元46年,匈奴人遭遇了天灾。这次大旱和蝗虫之灾,以致“赤地千里”,在此期间,他们又受到中原的进攻,所以,不得不继续向北迁移。天灾也就罢了,匈奴内部还产生了内乱,依然是为了抢夺王位。而这次内乱,直接导致匈奴的部族分为了南北两族。
后来,南匈奴为求自保,与汉朝联合打压北匈奴,北匈奴被迫逃到了北欧,从此,消失在了中原大地之上。经过这一折腾,南匈奴也一直一蹶不振。到了东汉后期,曹操一统北方,将南匈奴又分为了五部,由汉人管守,这也致使南匈奴逐渐被汉化了。
最后,民族矛盾的逐渐激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