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后世也叫御医,是专门为帝王、宫廷及官宦上层服务的医生。多为当代学识渊博之名医组成,基本由代传及推荐组成,后世成立了官办医学机构,开始培养医学工作者,成绩好者可升为太医。
可以说,在封建社会中,太医可以说是人人羡慕的美差了。
他们不仅能够经常接触到常人难得一见的王室皇族,还有着可保终身无忧的铁饭碗。与终生难以离开皇宫的宫女嫔妃们相比,太医在宫中要自由得多,也不用承受难以言说的寂寞。
但是,太医虽然外表光鲜亮丽,其中,却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苦衷。封建王朝中的皇亲国戚向来养尊处优,吃饭喝水皆有人专门伺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之下,身体虚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由于身体免疫力要比普通人低得多,他们患病之后往往很难痊愈。
可是,他们不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反而将所有都怪到了太医身上。在他们看来,自己得了病太医就要治好。如果治不好,那就是这个太医心怀不轨,没有好好治病。而且,宫中向来是各种势力争权夺利的场所。游离在各种势力之间的太监,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医们极力讨好的对象。
有的太医自持医术高超,坚决不与太监来往。但是,纵然是华佗再世,也难以阻止太监在诊病的时候从中作梗,暗中陷害。一旦出现差错,太医们只能承担起所有的责任。因此,太医进宫治病之前要向太监们行贿,以此来与太监搞好关系。长年累月下来,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潜规则。有的时候,太医们的俸禄尚且不够贿赂太监,还要再自掏腰包。
以上种种,使太医在宫中看病的时候处处小心,唯恐惹上大祸。
清朝的名医更是尽可能地远离皇宫,丝毫不以当太医为荣。
话说,陈可冀先生在研究清宫医案后,就整理编撰有《清宫代茶饮精华》、《清宫外治医方精华》等多部著述。此为平日调补法,至于治病,则非执于滋补,而以中病为要。宫中人心多有隐曲,供养又丰,故多有气滞血瘀、食积内热之证,故通腑攻积亦为常法。
据宫中医事档案记载:“仅同治六年间的半年之内,宫中用大黄与熟军多达28斤4两。”御医用药之求实效如此,盖不见其效即要问罪,故不能以平淡之品敷衍搪塞。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光绪皇帝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他自幼便体质偏弱,登基之后更是病痛不断,还患有非常严重的失眠。长期的睡眠不足,使他很难有精力来处理政事。再加上,他一生都生活在亲爸爸慈禧太后的打压下,整天郁郁寡欢,根本没有心情调理身体。
这样一来,光绪皇帝的病在太医的治疗下越治越重,甚至逐渐恶化,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但是,光绪皇帝对自己的问题丝毫不知。在死亡的恐惧下,他将所有的不快都发泄到了太医头上。而且,他自认为自己懂点医术,经常对太医的药方指手画脚。太医下的药稍重了些,他便勃然大怒,马上令太医换药。
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五月二十六日,光绪皇帝曾对为他诊病的太医们怒喝道:“近来你们换了不少药,但朕的病情还是一点都没有好转。朕看你们的药根本不对症,还不赶紧换药!”太医虽知道皇帝不懂医术,但是,也只好唯唯诺诺地遵旨照办。如此这般,药效就更难显现出来了。
光绪皇帝驾崩之后,朝廷将参与治疗的太医全部处分。太医院的张仲元、全顺等人一直对光绪皇帝照顾有加,但是,大多都被革职处理。好一点的,也被判为带罪当差,落了一身的不是。在君主专权的封建社会,太医们根本没有讲道理的机会。
至于那些凭借真本事治好病的太医,同样是有苦难言。
清末时期,江苏名医薛福辰凭借自己精湛的医术治好了慈禧太后的病。慈禧为了表示感谢,亲自写了一个“职业修明”的匾额赏赐给他,令薛福辰受宠若惊。治好了病,他本想带着匾额回老家让家人们好好看看。但是,慈禧却坚决不准他离开北京。
因为,慈禧担心自己的病会出现反复,于是,令薛福辰随时不离自己左右。不料,没过多久,薛福辰的家乡便爆发了瘟疫。薛福辰心系自己的家人,迫切地想要回去看看。但是,慈禧对他的请求置若罔闻。在慈禧看来,自己贵为“老佛爷”,能为自己看病是薛福辰的荣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