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宋太祖两个月就拿下西蜀,有天堑的西蜀为何挡不住赵匡胤的宋军?
乾德二年(公元961年)十一月,北宋太祖赵匡胤下令进攻西蜀。西蜀便是四川。四川历来号称天府之国,经济繁荣、财用富足。且地处盆地,四周高山险峻,易守难攻。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咏出名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末天下大乱,四川天高地远,朝廷无暇顾及,为人称“贼王八”的王建所盘踞。唐亡,王建自立,史称前蜀。后来王建的前蜀被后唐庄宗李存勖所灭。而李存勖派往该地的节度使孟知祥又反叛自立,史称后蜀。其地在宋之西,又称西蜀。西蜀的国主是历史上有名的庸君孟昶。他的名气,得自他的穷奢极侈。据说连他的尿壶,都镶嵌着7 种名贵的珠宝。他日日击球走马,沉溺于“方士房中之术”,大政委于大臣王昭远。
王昭远出身微贱、志大才疏。他头脑简单,军事知识充其量只是读过几本兵书。赵匡胤取荆湖,南接五岭、西控三峡、东制江南。蜀国首当其冲,唇亡齿寒,陷于危境。以宰相李昊为首的一些大臣,认为赵匡胤的运势气魄,不像后汉后周,“一统海内”,怕就在此人身上!因此劝国主孟昶向宋纳贡、维持割据现状。王昭远则极力反对,下令在边境屯兵,并扩充水军,摆出迎战的架势。
赵匡胤看到蜀国竟敢积极备战,冷笑一声,更加坚定了“先取巴蜀”的决心。恰在此时,山南节度使判官张廷伟说王昭远道,公素无勋业,今居高位,不谋建立大功,何以面对天下清议?不如通好太原,请北汉发兵南下,我军自黄花子午谷出兵响应。使中原表里受敌,如此关右三秦之地,可传檄而定。这无异于纸上谈兵。诸葛亮六出祁山而无功。以西蜀无拳无勇、从不训练五十年不闻战事的羸弱之军,出蜀定汉中谈何容易?
展开全文王昭远却深以为然。他竟狂妄不自量力地以诸葛孔明自诩,欲竞武侯未竞之业!鼓动孟昶遣派谍使,带“蜡丸帛书”,由宋朝京城汴梁问道太原,勾结北汉。谍使三人来到汴梁。按原计划,其中孙遇等两人留下刺探宋朝军情,赵彦韬身藏蜡丸由汴梁转赴河东,待赵彦韬回来后,三人一同返蜀。
不料赵彦韬出卖了王昭远,转身潜往东京,将“蜡丸帛书”献给了宋相赵普。孙迢等也跟着投宋,指陈、图绘西蜀地形兵备、道里远近,劝宋进取西川。
那帛书上写有:早岁曾奉尺书,远达睿听,丹素备陈于翰墨,欢盟已保于金兰;洎传吊伐之嘉音,实动辅车之喜色。寻于褒汉,添驻师徒,只待灵旗之济河,便遣前锋以出境。这正是西蜀勾结北汉的铁证。赵匡胤执书,拍案大笑说道,朕师西出讨蜀有名矣!
伐蜀以赵匡胤亲征的名义。指挥官称“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大军兵分两路。陆路以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任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武信军节度使崔彦进任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枢密使王仁赡任都监,带步骑兵三万西进陕西涵谷潼关,出风州(今陕西风县)南下;水路以宁江军节度使刘光义任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枢密承旨曹彬任都监,带步骑军两万出归州(今湖北秭归),溯长江西上。
赵匡胤志在必得。天下大势早已全在心中的赵匡胤,却命人取出川江地图,一一指点,详授机宜。特别指示统帅水师的刘光义,夔州(今四川奉节县)水面蜀军严密设防,江上有设三重栅寨的浮桥,巨炮夹江列置,所以溯江而上至此,切勿以舟师争胜,贸然进击。需停止前进,以步骑兵两岸偷袭,破伏夺桥,而后水路并进,一举破之!
王昭远和孟昶的儿子孟元哲哪里是宋军的对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蜀主孟昶在宰相李吴劝谏下,奉表投降了。仅六十六日,宋军便统一了西蜀,得45州,198县。西蜀的覆亡,对南方各割据小国应该起到了当头棒喝的作用。从这里看到了赵匡胤的谋略和雄心,即使西蜀有天堑易守难攻也改变不了被历史的车轮碾压的结局。
以上就是今天的“中华五千年历史”知识分享,欢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多多交流,我们下期再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