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藩叛乱,吴三桂军势已然饮马长江,为何最终还是失败了?
说起清朝,我们往往就会想起放清军入关的吴三桂。
正是由于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为满清入主中原做出的极大贡献。才最终被立足未稳清朝统治者分封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地方独立势力-三藩。
但说来也是可笑,吴三桂曾经是明朝所谓的忠臣,向大顺李自成投诚并最后投靠满清的李自成,可以算的上是明末清初最为出名的三姓家奴。
可也正是这个劣迹斑斑的三姓之人,在清朝康熙皇帝于1673年(康熙十二年)宣布撤藩之后,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意图与被他放进中原的清朝一较高下。
但令人疑惑的是,当吴三桂的大军攻入湖南之后,饮马长江之后,其军事力量就再也没有向北方继续推进,反而开始就地进入防御?
今天,今古就为大家好好讲讲,为什么兵锋正盛的吴三桂大军止步于湖南,并最终被清朝所剿灭。
首先,政治上不具有合理性,反清联盟不齐心
前面我们说到了,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表现完全配得上三姓家奴的称号,因此他在明朝遗老遗少心中的形象就可想而知了。
当他举起反清复明大旗的时候,三藩也只有福建的耿精忠和他呼应,而陕西的王辅臣历来是个墙头草,在吴三桂没有取得真正优势之前不会做出真正的行动。
展开全文而三藩中的平南王尚可喜,本身在1673年就曾经上书清廷疏请归老辽东老家,与吴三桂和耿精忠相比,显然更加忠心与清朝,而广东的叛乱也是直到1676年尚可喜被其子尚之信软禁后,才加入到三藩的行列之中。
台湾的郑经虽然是坚定的反清复明势力,但是面对两面三刀的三藩,一直存在着极深的忌惮,轻易不会选择与他们一同行动,尤其是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建国大周,更是打破了众多反清复明势力恢复明朝的希望,使得原本就勉强与吴三桂合作的势力选择了离开,进一步削弱了吴三桂的实力。
正是基于这些反清势力之间复杂的关系,从一开始便不齐心,使得这场由三藩发起的反清复明行动,最终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其次,军事上三藩军力不具有优势
当吴三桂发动叛乱的时候,他本身的军队其实只有原来的关宁军五万人左右,原本他和耿精忠上书请求迁藩关外的举动,只是想要试探清廷的决心,认为清朝为了国家的稳定会效仿明朝对沐氏一样,安抚他们。
但他们却没有想到他们面对的是一位年轻的帝王-康熙。这位年轻气盛的帝王老早就看着三个占用了国家大量财富消耗的三藩不顺眼了,他们既然提出迁藩,正中他的下怀。立马答应三藩迁往山海关之外的辽东之地。
这一下,吴三桂和耿精忠都傻眼了。没办法,扯家伙打吧!不然谁知道去关外的路上会发生什么?更何况东北哪里有南方过的舒服。
可是,这一出戏本身就是剧本以外的,他们原先都以为康熙不敢动他们,没想到他还真敢动,所以就赶紧招兵买马、控制地方。杀掉清廷派驻的监视官员,凭借原有的精锐抢钱、抢粮、抢地盘。
吴三桂立马就杀出了云南,拿下来贵州、四川、湖南和广西,而耿精忠则兵出浙江,一时间席卷了几乎半个南方,但是这个时候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尚可喜对清朝太忠心了。
吴三桂和耿精忠又刚好被尚可喜所占据的广东所隔开,这就使得他们俩在排出军队抢地盘的同时还得留下不少的军队来防范尚可喜,无形中削弱了他们的军事力量。
而陕西的王辅臣,虽然是吴三桂的部将出身,但这个墙头草,虽然拥有着陕西一地十来万大军,但是骑墙观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反观清朝此时由于八旗子弟入关之后迅速腐化,不堪大用,康熙则迅速抽调了大量绿营兵前往三藩叛乱中最为重要的战略节点—江西省。
以此阻挡吴三桂对江南地区的进军,同时威胁耿精忠的福建老窝,并在形势上遏制广东尚之信。
虽然吴三桂在初期征募了十余万大军,但真正能打的还是那五万关宁军。又得分兵新占领的地区,还得防备江西的清军主力,这样一分摊下去,能够和清军作战的部队不占优势。于是吴三桂就在湖南沿江修筑防御工事,妄图形成割据的事实。
然而这又正中康熙的下怀,趁着吴三桂的军势进入战略防守的态势之后,康熙迅速抽调优势兵力分化打击王辅臣和耿精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