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景陵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的陵寝,位于遵化州西北七十里昌瑞山孝东陵之东稍南二里许。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初十日开始动工,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营建告成。康熙皇帝首创了先葬皇后,地宫门不关闭,以待皇帝的先例。康熙二十年三月初八日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同奉安入景陵地宫;康熙二十八年十月二十日孝懿皇后同奉安地宫;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驾崩,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一日奉安于景陵地宫,掩闭地宫。
景陵发生过两次重大火灾,分别于光绪 三十一年(1905年)和1952年。光绪年间的那场大火烧毁了隆恩殿 ,直至 宣统年间才完成重建,着火原因至今未知,怀疑是由于守陵大臣玩忽职守,误使火种进入以木制为主的宫殿而引起的。而1952年的那次则是由于接触雷电引起的。
第一次起火的时间是在光绪三十一年,起火之后火势蔓延,将陵寝的大门全部烧毁,连大殿后面的三座琉璃门也未能幸免。皇帝的陵寝失火,在古代可是天大的事情。慈禧太后听说后,大惊失色,马上令大臣赵尔巽和铁良前去调查。
赵尔巽当时是清朝东三省的总督,而铁良是户部尚书,两人都可谓是朝中重臣。慈禧太后派这两个人前去,足可见她对这件事情的重视。赵尔巽和铁良知道此事关系重大,于是,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康熙皇帝的陵墓,景陵。来到现场后,调查结果令两人震惊无比。
因为,景陵发生火灾的时间是二月二十日,源自天上打雷,雷电击中了景陵的建筑,然后,使之发生了火灾。问题恰恰出现在时间上,二月二十日正值冬季。在平常时候,由于古代建筑的防雷措施不足,雷击引发大火或许还有可能。但是,按道理来说,冬季是根本不会打雷的。
冬季打雷,就像夏天下雪一样罕见。而且,更为奇异的是,景陵的起火部位是在房檐处。寻常雷击引发的大火,都是从地面开始燃起的,从来没有过从房檐开始的先例。由于这次火灾发生的非常怪异,很快引起了朝野上下的议论。
朝臣们表示不信任守陵人的说法,并进行了几种猜测:
第一种猜测,就是守陵人监守自盗。很多大臣认为,皇陵地位尊崇,其中的金银财宝更是数不胜数。久而久之,守陵人就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开始做起大逆不道的事情来。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他们就私自放火,想要消一切于无形之中。
只不过,他们的说辞太过拙劣。不仅打雷的时间对不上,连起火的部位也是疑点重重。这个猜测听起来有些道理,却让赵尔巽和铁良叫苦连连。因为,皇陵被盗,关乎皇室尊严。如果处理不当,不仅没有赏赐,自己还会受到责罚。况且,这只是朝臣们的猜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熊熊大火早已烧毁了很多物品,想要深入调查根本无从下手。如果说,第一种猜测只是让赵尔巽和铁良感到出力不讨好外,那么,第二种猜测就令人胆战心惊了。持第二种说法的人不敢公开说出自己的猜测,只能暗中讨论。
他们认为:这次失火是上天示警,目的是为了警告慈禧太后。当时,贵为九五至尊的皇帝被太后囚禁。皇帝本应高高在上,可如今不仅没有了权力,也没有了自由。上天看不过去,于是天降大火,以示警戒,让慈禧太后早点将皇帝放出来。
赵尔巽与铁良久经官场,早已明白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的道理。听到这种说法后,两人立即装聋作哑,充耳不闻。到最后,两人上书朝廷,说这是一场由上天降下的怪火。将原因归于老天爷,糊里糊涂地,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第二次大火发生的时间距第二次并不久,是在一九五二年。这次火灾也是雷电所为,直接将雍正皇帝为康熙皇帝所作的碑文全部毁掉了。这个碑文可不简单,不仅字数众多,而且是历史上第一个由皇帝自己所写的碑文。碑文总共有四千三百多字,意义重大。
由于火势实在太大,虽然,雨水像瓢泼那样大,但是,大火依旧没有被浇灭。有村民冒火抢救出一些烧落架的木件,并迅速扑灭上面的大火,事后遵化县(即现在的遵化市)对救火及抢救木件有功的村民不仅给予了精神鼓励,还进行了一些物质奖励,奖品为一些毛巾和肥皂。
皇帝陵墓发生火灾,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发生二次,更是难以置信。至于火灾原因,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