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北宋国都被破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历史上要说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莫过于国都沦陷,社稷崩摧,一般这种时候也是王朝陌路,即将天下大乱亦或是万象更新的时候,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有的王朝如唐朝丢失长安六次未灭,北宋丢失开封一次就崩盘了呢?
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分配
“安史之乱”固然是由于藩镇造成,但最终平定叛乱,唐王朝也是依靠其他忠于李唐的藩镇。所以,不能说节度使的设立完全是错误的,节度使同时也保障了李唐王朝有了回本的资本。而节度使的由来,是由监察制度演化而来。
唐朝的时候,中央为了对地方行政进行监督,派出御使进行实地查看。先后有“分巡”、“按察”、“巡察”的名目,虽然称呼不同,但其实都是一回事,履行的是监察责任。这些“巡查使”、“观察使”本是中央官员,但到了地方后,把地方上的州、县长官压抑在下面,长此以往,中央集权是加强了,但对于地方行政却是不利。
而如果此巡查使到了边疆地区,中央如果委任他对各项事务进行“便宜行事”,临时得以全权支配,这就是“节度使”的雏形。“节”是唐朝时一种全权印信,持有此印信者,可以调度当地军事、财政甚至人事任命。时间一久,这些常驻地方的节度使,便慢慢发展为藩镇。原本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后却弄得尾大不掉,回过头来反抗王朝中枢。
宋代吸取唐末和五代十国的教训,对于地方权力限制特别严格。虽然初期也有节度使的存在,但宋朝中央政府,通过设置分权措施,慢慢把节度使的权力全部分散开来。比如,唐朝的观察使,到了宋代,演变为监司官,包括帅(领军旅)、漕(赋税等)、宪(司法)、仓(粮食、水利)。通过这样的设置,宋朝的地方官之上,不是多了一个上司,而是多了四个上司,自然预防了地方专权,也稀薄了地方的权力,帅、漕、宪、仓彼此之间也形成制衡。
总结来说,唐朝分配给地方的权力,比宋朝时的多。这就使得唐朝地方政府不是那么脆弱,可以提供唐王朝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宋朝则不然,几乎所有权力都收回中央,这样自然避免了藩镇割据,但也使得地方政府过于孱弱,中枢一旦被摧毁,全国便立马瘫痪。而在这其中,和“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密切相关的,便是赋税制度和军事制度。
经济重心不同
唐朝的经济重心自安史之乱开始就一直在向江南转移,所谓“天下税赋,多出江淮”关总地区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虽然没有动摇,但是作为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江淮和河南河北的中原地带。所以唐朝虽然在中后期多次帝都沦陷,却可以转入四川再寻找机会卷土重来,反而是进入长安地区的那些势力虽然得到了“千年帝都”的空壳却无法割据关中,反而背上了沉重包袱,实际上落入了“长安陷阱”之中。
反观开封则完全不同,开封为北方经济命脉中心,所谓“东京华夷臻凑,水陆会通,时向隆平,日增繁盛,天下粮秣所聚”可以说开封已经成为了北宋的核心。北宋如果失去开封就会立刻陷入彻底的经济崩盘局面,实际上当金国攻破开封之后,北宋的北方所有兵马几乎同时溃散,包括其中最精锐有战斗力的西军,正是因为这一点,开封没了,哪来的军粮呢?
综上所述,之所以唐王朝国都被攻破六次,还依旧没事,但北宋攻破一次便灭亡,其根源在于对地方政府权力的分配上。北宋防备地方政府的措施,固然方向没错,也是对唐末以来弊端的修正,但却有些矫枉过正了。使得北宋地方政府的实力太过孱弱,根本没钱没兵来支撑宋朝翻本。最终只能依靠江淮天险,而偏安一隅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