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古代攻城门为什么不放火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古代的城门都是木质的,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是在很多电视剧里面,有很多打仗的时候会使用到的攻城设备,比如投石器,云梯等等。但是,既然古代的城门都是木质,为什么很少考虑去用火烧掉城门,如果用火烧掉直接城门的话,攻城难道不就会简单很多了吗,但是为什么古人还是要撞击城门,而不是选择放火 ,这是为什么?
1.攻城为什么不放火
木头怕火这样浅显的道理古人肯定是知道的,之所以攻城不用火去烧也是有原因的。第一,城门都是用坚硬结实的木头做的。因为城门在古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做城门的木头往往都是到深山里采伐那些百年巨木来做的,而且还会挑木质比较坚硬的枣木、榆木等木头,奢侈一点的还会用铁桦木来做原料。这样的木头防火能力非常强,再加上城门一般比较厚实,所以即使烧着了也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烧穿。有这个时间,仗没准都打完了。
第二,防火措施非常严密。城门在修建好之后,还要经过防火处理这道程序,在城门上包上铁皮、钉上粗大的铜钉。而且城门的前面一般都有护城河,要想接近城门必需要经过吊桥,并且城门洞里都有预留的孔洞,这就是用来灭火的。经过这样处理的城门,即使往门洞里塞满柴草,也一时半会儿烧不起来。如果敌人一旦防火,那么门洞里就会灌满水来灭火。
在五代十国时期,为了更好地保护城门,瓮城开始兴起。翁成就是在城门外再修建一个半圆形或长方形的小城来保护城门。翁城的防御能力是非常强的,即便敌军进入了翁城,也会受到城墙上三百六十度的无死角射击,简直就是瓮中之鳖,根本别想着靠近城门。
第三,烧城门不一定有用。古代作战,一般防守方都是弱势的一方。为了能够更好地防守城市,守城方会用沙子和石头把门洞填满,这样的话,即使真的把城门烧穿了,背后也会被砂石堵上。城门上方一般都有城门楼,所以在攻城的时候,防守方会占据高位向底下进攻。来自上方的箭雨对底下的攻城方来说是很大的威胁。而且用巨木撞门要比用火烧效率高得多,所以敌军在攻城的时候还是会首选撞门。
在历史上,也有用火烧城门的实例,不过是一个失败的案例。公元1561年,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吉祥联合忠国公石亨在京师谋反,意图谋害明英宗。由于谋反意外泄露,曹石二人不得不在夜间仓促起事,在攻打东安门的时候,石亨纵火烧门,意图破门而入。但令他没想到的是,东安门的守军非但没有灭火,反而给大火添柴,导致火势越来越大,成功阻挡了叛军的进入。
综上所述,古人攻城的时候之所以不用火来烧门,是因为城门的防护非常严实,除了包上铁皮,钉上铜钉之外,还会留出灌水的水槽,在城墙外还有护城河,所以用火烧门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2.烧城门有用吗
现代人能想到的办法,古人肯定也能想到。他们不采用这种方法,肯定是有原因的。攻方能想到的办法防守方当然也能想到,之所以不用,第一个原因是由于古代城门的位置。古代城门是在城墙里面的,而城墙外会有护城河,这样一来攻方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靠近城门。而大家都听说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有水的情况下根本不怕火。
第二个原因,城门是深埋在泥土中的,古代没有打火机和汽油不可能一下子就把城门点燃,里面如果在浇水的话要让火持续燃烧也很难。再有如果战争非常激烈,守方会用巨石、铁水把城门封死,里面出不去外面进不来,就算烧掉木头城门也没用。
另一方面,对于战争的防御方来说,能不能守住城门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所以城门是兵力最密集的地方。想正面进攻城门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对于进攻方来说非常不值。所以,我们看到在古代战场上,士兵们都是有木柱子撞城门或搭云梯、翻城墙攻城。
3.火攻攻城的办法
有时守城者防御严密,无法直接进行攻城作业,这时就必须倚赖火攻。攻城所用的火攻术主要是以引起敌军火灾,焚烧敌军兵器或是以烟熏敌军为目的。在《武经总要》中所收录用于攻城的火攻器械有以下几种:
一、雀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