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为什么设立科举,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隋文帝杨坚舍弃了九品中正制,改创科举制,从而推进了朝廷选官机制的公平性,也提升了各个官府的办事效率。科举制在古代一共长达1300多年,直到清末才彻底废除。科举制不仅影响了中国,就连外国也曾借鉴这种选拔制度。不过想要彻底推行科举制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中间还有很多利益问题,那为何隋文帝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举制呢?实际上这也跟当时的环境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隋朝的科举究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一、隋朝为什么要实行科举制?
科举制其实是一种选官制度。在科举考试确立之前,各个朝代实行什么样的选官制度呢?大概有世卿世禄制、军功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等。
世卿世禄制是春秋战国以来的带有世袭性质的选人制度,在秦朝以后已经绝迹,对隋朝的制度没有任何可参考的意义。
察举制是汉朝以来最流行的选官方式,基本方法是各郡国定期向中央推荐人才,由中央进行甄选任用。其弊端到汉朝后其渐渐显现,因为察举推荐之权,相当大的比重在基层,所以时间久了,地方州郡只推荐自己的关系户,这就导致政治大族的出现。汉末袁氏、杨氏都是所谓的几世几公,大姓高门掌握了巨大的权力,几乎和皇帝分庭抗礼,朝廷却干瞪眼没办法。
鉴于这些弊端,三国时代改行九品中正制。虽然仍是察举、推荐,但负责推荐的大中正官员由朝廷派出,地方上的豪门大族无法再垄断推荐权了。这一项制度的弊端是过于看重门第出身,实行到后来,中正官“唯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没过多久,原本就掌握着舆论和选举权的豪门大族,通过把持中正品评的权力,再次实现了家族与政治的合流,出现了所谓的“下品无高门,上品无寒士。”这种现象在东晋时代登峰造极,王、谢、庾、桓等大家族轮流当轴执政,干脆架空了皇权。在对权力无比贪恋和崇拜的隋文帝眼里,这种靠地方政府和私人势力左右的制度,真是一天也不想让它多活。
军功制起源于战国末期,盛行于秦朝,到了汉朝本已被消灭。但到了五胡乱华时代,因胡族政权的特殊性,又意外地复活了。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武人得势,大量立了军功的武将,可以直接在本州任职。经过数百年的积累,隋朝初年这种积习仍然持续着。武将当刺史,不光能力不副其位,还因其出身行伍,品德修养和境界难免不如文士,往往把官位当做战利品,为所欲为,横行不法,严重地扰乱了隋朝基层的统治秩序。
总而叙之,到了隋朝,传统选官制度都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科举制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炉的。
二、隋朝科举的基本情况
要品评科举制如何,先得了大概了解一下隋朝科举的基本情况。
隋朝科举包括常科和特科两大类项目。常科是指常年定期举行的考试科目,特科是临时指定的科目。
常科大致分为秀才科、孝廉科(后改为明经科)、进士科、俊士科,一年举行一次。考试的方式分为口试、策试、试杂文。其中策试最为重要:吏部指定一个与时政有关的难题,由考生作答。隋文帝就曾因土地不足、难以彻底推开均田制为题,让考生阐述对策;试杂文则是命题作文,作文种类包括箴、铭、赞、赋、论、颂、誓等文体,因其种类杂别,故称为“杂文”。每科的考试结果分为甲乙两等,成绩合格了,才能交给吏部铨选授官。
特科隋朝共举行了3次,分别是隋文帝的“二科”和隋炀帝的“十科”“四科”。“二科”是指 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个选拔科目。“十科”分别是: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四科”分别是: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 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
特科是常科的补充,类似于特长生选拔,只要各方面能力差不多,简单一考试,就赶紧授官。出台这么多特招生,为啥呢?不外乎当时隋朝各种大工程齐头并进,长城、运河、直道、征吐谷浑、打突厥、攻高句丽,对人才的需求十分紧迫,文、炀二帝恨不得每天变出来一大批干部,投放到帝国各条战线。
以上就是隋朝科举的基本概况。
三、浮皮潦草的新科举制度
那么此种制度下,隋朝人才选拔成效如何呢?一言以蔽之,非常不理想。
原因有二,其一是先天不足,其二是后天乏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