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四大美女与诗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谈及古代四大美女,对每个中国人来说绝不陌生。她们分别是春秋时期的西施、汉朝时期的王昭君、三国时期的貂蝉,以及唐朝时期的杨玉环。
关于她们的容貌,历千年之久自然不可描状,如今我们只能从现存的只言片语和简短诗词间观其一斑。另外,所谓美女之美,作者之见应该是一半容貌加之一半智慧的修为,一半柔情加之一半家国大义的精神灵魂。与四大美女而言,除杨玉环外莫不如是。
沉鱼之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因为苎萝村分东西两个村,施夷光住在西边的村子,所以人们叫她西施。
西施天生丽质,婀娜多姿,小时候在河边浣纱时鱼儿见她长得太美,竟然忘记了游动渐渐沉到了水底,所以西施誉有“沉鱼”之美。
吴越征战,越王勾践战败,大夫范蠡奉命勘察全国美女,选的西施入宫。勾践花3年时间教其歌舞、礼仪等,将其培养成一枚“糖衣炮弹”,献给吴王夫差。吴王沉溺于西施美貌与歌舞,最后不理朝政,勾践卧薪尝胆,终于复国。可以说西施之功,绝不可没!
千百年来,关于西施之美的诗词众多,著名的有:唐朝罗隐的《西施》、唐朝崔道融的《西施滩》、清朝袁枚的《西施》。其中又以罗隐的诗为最。
唐·罗隐·《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国家的兴亡是有它自己的原因的,吴国人何苦要怨恨西施。如果西施能使吴国灭亡,那越国的灭亡又是谁的原因呢?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却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堪称西施之美的最真写照。
落雁之王昭君
王昭君,名樯,是南郡秭归县(今湖北兴山县)人,汉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以民间女子的身份被选入掖庭,成为了一名宫女。王昭君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只因没有贿赂画师毛延寿始终不能面见汉元帝,最后才有幸毛遂自荐和亲匈奴,留下一世美名。话说王昭君出使途中行经大漠,心情哀伤,弹奏起了离别之曲。大雁听到琴声,被昭君的美貌倾倒,竟忘记了扇动翅膀,跌落下来。从此,昭君就得了“落雁”的美称。
王昭君的家国大义,在那样的时代背景,甚至超越了男儿,由此对其之赞美是四大美女里最多的。李白、杜甫、王安石等文学泰斗,都曾为其写诗。以李白诗为最。
唐·李白·《王昭君二首·其一》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李白的这首诗写的十分哀婉动人。一开头就用一个“月”字,来烘托昭君远嫁匈奴的伤感主题昭君出塞的故事。后又将其没有贿赂画师、再没有回归之日等事情一一搬出,让人读之慨然而动。加之其美貌,更加让人怜惜。
闭月之貂蝉
貂蝉,山西忻州人,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据说,天上的月亮看到她,惊讶于她的美貌,也会自觉地躲进云彩里。于是便有了“闭月”之美誉。
与王昭君相似,貂蝉也是为了家国与民族大义而牺牲自己的美女典型代表。东汉末年,董卓作乱。司徒王允见貂蝉拥有绝丽的美貌,心生“美人计”,先将貂蝉献于吕布,后又献于董卓。貂蝉于中间调拨离间,最后吕布争风吃醋,在凤仪亭杀掉了董卓,为国除害。
貂蝉一歌女,最终却能留下如此之名声,多半是为国献身的精神使然。描写貂蝉的诗词,传世的极少,最有名和影响力最大的还当属三国演义描述的那般。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貂蝉》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