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宋亡之后凌霄城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忠诚,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无论怎样更迭,世事怎样变迁,忠诚二字却永远一脉相承。改朝换代时,最初的上位者无论怎样仇视前朝那些誓死反对自己的忠诚义士,最后都要通过各种方式为他们树碑立传。而前朝的叛臣降将,无论对后朝有多大的贡献,都会受到歧视。最典型的是乾隆皇帝颁旨修的《贰臣传》,叛明降清者被尽数收入,将他们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南宋王朝有众多的忠臣义志,文天祥是其代表。对于誓死不降元朝的文天祥,对于他的忠贞和气节,元世祖忽必烈竟然也表现出由衷的钦佩。我们这儿说的,是被称为南宋王朝最后骨气的凌霄城军民。
凌霄城,这座在蒙元灭宋的惨烈战争中最后一个被蒙军攻克的堡垒,在历史的云烟中迷失了700多年后,随着兴文县旅游业的拓展,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1234年,蒙、宋联合灭金过后,蒙古就开始了灭宋的战争。蒙古人充分利用自已平战一体,远征与迁徙、转场无异,打仗勿需后勤,骑兵机动性强,攻击距离长,善于大包围大歼灭等特点,决心万里大迂回,先下云南四川,然后顺着长江一鼓作气灭亡南宋。
蒙古贵族们踌躇满志,认为以此方法,10年灭宋不成问题。
然而让当时打遍世界无敌手的蒙古人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灭掉一个腐朽不堪、扬文抑武的宋王朝,竟然历经了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四代可汗,耗费了近半个世纪45年的时间。
历史上的宋王朝,算得上是一个千古难遇的奇葩王朝。它具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强大的生产力,最贴进现代社会的社会制度和最丰富的物质财富和文化生活。然而,因为统治者的腐朽和自私,宋太祖赵匡胤为防备自己因拥军而黄袍加身的事件重演,宋朝在制度设计上自废武功,扬文抑武,更过分的是让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导致国家的防御力量大打折扣。结局大家都知道,宋王朝先是被女真人欺凌,后是亡于蒙古。
虽然宋朝统治者腐朽自私,但是蒙古人低估了南宋军民的的气节。在军事机器不能有效运转、高官变节、降将如云、皇室投降的情况下,南宋军民展开了空前悲壮惨烈的国家保卫战。
战争开始,巴蜀成为蒙元军队的主攻方向。时任四川军政一把手余玠,针对蒙军善于平野驰骋,拙于山地及跨江作战的特点,在巴蜀境内的长江、嘉陵江、沱江、岷江沿岸,选择险峻的山隘加固和新筑了数十座山城,构建起山城堡垒防御体系。现重庆万州长江边的的天子城、合川三江汇流处的钓鱼城,四川兴文县的凌霄城,就是这个防御体系的重要节点。
然而,宋王朝从娘胎里带来的劣根性导致其必然走向灭亡。
1276年,蒙元灭宋战争已经进入第42个年头,这一年年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
但是,国家是人民的,南宋军民并未屈服,君虽降而臣不降。广大南宋军民继续高举着残宋的旗子拼死抗争,而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
1276年10月(本文月份均为农历),川渝山城堡垒防御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川东门户、长江边上的天子城,守将上官夔在围困中誓死不降,城破后在巷战中战死。
1278年2月,重庆城被攻陷,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
1279年1月,重庆合川钓鱼城,这个蒙古可汗蒙哥的战死之地,导致蒙古汗国解体、拯救了非洲和欧洲的堡垒,守将以不屠一人为条件终止抵抗。放弃抵抗过后,虽然城内军民免遭屠戮,但32位将军却集体自刎。一个月后,崖山战役残宋彻底失败,陆秀夫背着幼帝赵昺蹈海,十万军民跟随殉国。
大厦已倾,然而在四川兴文,凌霄城独木擎天,继续高举大宋的旗帜坚守不降。凌霄城军民明知残宋末代皇帝赵昺在崖山战败投水自尽,南宋已亡;而且川渝境内抗蒙的天子城、钓鱼城、神臂城、云顶城等已全部失陷,却仍以一座孤城屹立于蒙古军队如雨的箭矢、如林的弯刀之中,坚持抗击天下无敌的蒙古军队达9年之久。1288年,凌霄城在最后的激战中被攻破,守城将士军民全部战死殉国,无人投降。凌霄城,南宋抗蒙的绝响,也是南宋最后的骨气,从此根植于入中华血脉。国破忠魂在,浩气存千秋。华夏文明就是这样浇灌成长结晶发扬和传承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