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汗青上曾显现过四次严寒期,时代冻死的人不可胜数。
第一个严寒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前期的第一个严寒期,相关史料几乎没有。
只有在《竹书编年》中,记载了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形,没有直接说下雪,而是“雨雹”,“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记载中都可以看出来其时的天色极端严寒。到了第二个严寒期,大雪记载的逐渐就多了。
第二个严寒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严寒期,这个严寒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极点。《资治通鉴》记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一连三年悉数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军队,年平均气温比如今低2—4℃。
其时正值凶年,再加上这么糟糕的雪天,连皇宫粮食都断炊了,李晔只好号令宫人,在宫中支起一个小磨,自磨豆麦果腹,“自后宫、诸王十六宅,冻馁而死者日三四”,堂堂帝王之家,天天都有三四小我被冻饿死,民间灾难之深重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个严寒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此间公元1111年太湖悉数结冰,冰上能够通车,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两度悉数冻死。宫架都压折了,一周后的二月初三又是一场“大雨雪”,导致“泥途尽冰,都民寒饿,死者甚众”。
第四个严寒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严寒期。此间,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昔时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酿成“冰陆”,车马通行。
全国多少省市的处所志上,都有冻死人记载:湖北大冶等地,“冻饿死者甚众”;河南开封一带,“井冰,道路多冻死者”;江西南昌等地,“行人多冻死”;安徽怀宁等地,“冻绥死者甚众”;江苏盱眙等地,“民多冻死,鸟兽入室呼食”;山东临沂等地,“人多冻死”,威海“行人死者无算,屋内亦有冻死者”。
古代人怎么熬过这些严寒期的呢?
穷汉 出门穿短褐 家里取暖用灶灰
火塘也叫火炕,是中国最陈旧的取暖体式。北方的民居一样都设有火炕,内有孔道,在冬季经由燃烧发生热量进入炕内通道来加温,同时配备有火盆等取暖举措,这种取暖体式,直到如今,北方农村依然在使用着。穷汉在家里只能用灶灰取暖,前提稍好一点的人家用泥制的盆盛装烧火做饭的“灶灰”取暖。
贫穷公民冬天大多是靠穿“褐”来御寒,褐是一种衣服的料子,属于麻成品,限于其时的工艺水平,用褐做的衣服既不克保暖又不美观。陶渊明在《五柳师长传》里说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短褐”就是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即使如许的衣服还有洞和补丁。
达官贵族过穷冬 爱穿狐裘和貂裘
唐宋时期,一些官员或富足人家已经用上铜制手炉或许脚炉,手炉呈卵形,里边放火炭或另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能够放在袖子里暖手。脚炉比手炉大,可放在脚下暖足。此外,还有暖足瓶,里边灌上热水,晚上放在被窝里。宋代黄庭坚有首诗说:“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这种暖具。
明、清两代,在冬季大多烧木炭取暖,一样人家都有炭盆。盆是铜或铁制成的,皮相再加上一个箱形透气的覆盖,防止失火或许掉进其他器材。
裘是有钱人的冬装,裘即毛向外的皮衣,用以做裘的外相好多,如狐、犬、羊、鹿、貂、兔等,个中狐裘和貂裘最为珍贵,属于奢靡品,为达官贵族所穿,鹿裘、羊裘则品质略逊一筹,但也非通俗公民所能享用,穿得起的至少也算是其时的中产阶级了。前人认为狐腋下之外相最为轻暖,用其做成的狐白裘非常珍贵。
皇宫墙里建火道 堪比中央空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