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中国古代跳舞史研究中,有“先秦跳舞定型说”、“唐代跳舞岑岭说”、“宋代跳舞成熟说”、“清代戏曲跳舞集大成说”如此,汉代跳舞固然不克落下,却经常是虚位以待的状况,或以“秦汉”相等,或与“魏晋南北朝”共在,没有自力的价格判断,也没有断代史。中国跳舞史的前辈常任侠师长认为:“秦汉时代的跳舞,是中国古代跳舞艺术产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段,经由南北朝的酝酿,多方接收,而且从中亚民族跳舞中吸取营养,增加了新的成分,到隋唐时代的再度统一,于是成长成熟,奠基了中国古典舞的根蒂。”“大曲的遍数既多,颇便叙事,现存宋人大曲词中,多咏事供表演,但皆叙事体而非代言体,歌舞相兼进行,互相关联,此为舞剧的初型,以舞为主。与元朝以来的戏剧分歧。”“唐代颇重独舞和双舞,宋代为队舞,到场故事,便成为歌舞剧。”这里的“秦汉”是放在一路的,属于“产生”阶段,“成熟”阶段在隋唐。
此后,还有以“队舞”为代表的宋代跳舞“标记着中国古代跳舞进入了高度规范化的阶段,标记着跳舞形式的充裕成熟与定型”,“成为中国古代宫廷跳舞形式的总结和终结,以及戏曲跳舞的铺路者”。当然,也有把汉代跳舞视为岑岭的,像徐小蛮师长《跳舞艺术》所言:“我国跳舞艺术从远古以来,经由络续成长,到了汉代形成封建社会跳舞史上第一个岑岭。
其时跳舞的名目已经好多,凭据史书记载有武德舞、文始舞、王行舞、昭德舞、盛德舞、四时舞、云翘舞、育命舞等等。尤其在汉武帝时拓荒了国际文化交流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各民族和中外之间的交流,为我国乐舞艺术的成长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封建帝王为了维护和增强他们的统治,知足封建统治阶级的享乐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还竖立了专门的乐舞机构,培育了多量的专业歌舞艺人,客观上大大推进了我国古代跳舞的成长”。但细观这些乐舞名、乐舞机构和中交际流,未能见出“岑岭”的干货,照样有些虚。
大约出于这种景遇,所以,现代中国古典舞的扶植要么从京昆戏曲起头,要么从敦煌的唐 窟起头,要么从长安的宫廷起头,尽量目光落在了汉代,也要以“汉唐古典舞”复合名词称之。中国古典舞是中国古代大传统跳舞文化中以作品形态组成的经典系列,时间长,跨度大,是中国传统身体文化与审美的表征。今天,在民族答复的配景下,民族跳舞的答复也被提到日程上来,而其代表便是千年的中国古典舞。于此之中,作为承上启下的中转深水港,汉家跳舞四百年或许该刮目相看了。
按时间倒推,清代京剧被“老佛爷”承认后渐成国学,梅兰芳更是将个中“唱念做打舞” 的跳舞成长到极致。携梅兰芳成此事业的齐如山师长独具慧眼,洞悉其舞姿缘于前朝各代,直至先秦两汉。所以徐小蛮师长对峙认为“中国戏曲的发生多源于古舞,中国戏曲是中国舞的延伸。”也就是说,古舞是源,戏曲是流,要做古舞当去寻源。比京昆戏曲更早的是“宋元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莆仙戏,其“姜萼手”、“蝶步”、“人形偶态”和“扫地裙”被台湾的陈美娥密斯化为“汉唐乐府”的古典舞表演,之中的古典女性美缘自汉代首倡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尽管是天足,汉代女性温柔敦朴的舞姿照样主流形态之一。像同样“人形偶态”着“扫地裙”的西汉女子施礼舞俑(见图1),和梅兰芳师长的“羞式”长袖舞姿并无太大的区别,只是后者加倍收束(见图2)。
明代选美取“以瘦为美”的尺度。明遗民张岱身世仕宦,早岁生活优裕,久居杭州。他在《扬州瘦马》一文中对富人若何遴选佳人“瘦马”做过描述。蓄养“瘦马”之风始于元代,江南第一佳人珠帘秀(亦称“朱帘秀”)即“扬州瘦马”。佳人如斯,舞人亦然。明代画家仇英《汉宫春晓图》中有翩翩起舞的女子,轻灵潇洒,舞袖环身(见图3),因为是私人空间的“以舞相属”,比之汉代“绕襟衣舞俑”来得开放(见图31)。万事有头,舞人取瘦之泉源在汉代,今之亦然。
元代为蒙前人统治,除了自身大传统的歌舞之外,蒙古贵族亦英雄族歌舞。元多半(今北 京)每年阴历二月十五举办“游皇城”典礼,游行部队达千人以上。计有:“教坊司云和署掌大乐,鼓、板、杖鼓、筚篥、龙笛、琵琶、筝、蓁七色,凡四百人。兴和署掌妓女杂办队戏一百五十人,祥和署掌杂魔术男女一百五十人,仪凤司掌汉人、回回、河西三色细乐,每色各三队,凡三百二十四人。”(《元史·祭奠志六》)元朝皇帝每年都往上都避暑,随行部队中就有仪凤司和教坊司的乐工和优人。皇上抵达上都后,“前有教坊舞女指导,且歌且舞,舞出‘世界宁靖’字样,至玉阶乃止”([元]杨允孚《滦京杂咏》)。所谓“玉阶”,即元上都大安阁汉白玉踏道。汉白玉踏道前的教坊舞女是依汉代谚语“楚王好细腰”进行审美选择的,选择了“环肥燕瘦”的后者。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藏有一件元青花《西厢记·拷红》梅瓶,图中描画红娘送莺莺到张生书房幽会,不虞被崔夫人发现,唤来红娘进行拷问。所绘红娘,人比黄花瘦,也是以汉代审美为尺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