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志》记载:隋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李密第三次攻东都,大北隋兵后复取回洛仓。九月,武阳郡(今河北元城县东)丞元宝藏以郡降密,密封其为上柱国、武阳公。宝藏率部西取魏郡(今安阳县),南会黎阳仓。时河南、山东洪水,饿殍遍野,日死数万。
徐世勣(徐懋功)献计于李密曰:“世界大乱,本为饥馑。今若得黎阳仓,大事济矣”。密从其计,遣世勣率麾下兵五千自原武渡河与宝藏会师,拟取黎阳仓。
与之同时,李文相率众于黎阳起义,与世勣结合袭破黎阳仓。义师打开仓窖,施助饥民。多量穷苦农民踊跃列入起军,“十日获胜兵二十余万”,声威大震。
华夏一带义师和隋处所仕宦纷纷降附。瓦岗军在浚县大伾山筑中军亭,以批示义师操练。瓦岗军成为推翻隋朝统治的主力。
唐武德元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扬州杀炀帝后,拥兵10万,自彭城西向,在巩洛遭李密抗击,乃引兵围东郡(今滑县旧城东北),东郡通守王轨献城屈膝。化及就进军黎阳仓,以资兵食。
李密闻报,遣部将徐世勣屯守黎阳,自率兵讨王德仁。获胜后,以步骑2万壁于清淇(今浚县枋城),以安固黎阳形势。
六月,宇文化及留辎重于滑台(今滑县),命刑部尚书王轨镇守,自引兵北上攻黎阳。
世勣避其锋,退出黎阳,聚兵西保仓城。化及遂渡河占有黎阳,分兵围攻世勣。
唐李渊派盖琮至清淇,封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封世勣为右候上将军,并令二人力平化及,然后入朝辅政。密受封,遣使报谢。
密知化及军粮不足,利在急战,乃令世勣深沟高垒,苦守仓城。每当化及攻黎阳仓城时,密即引兵牵制厥后,故屡攻未克。两军隔洪流对谢。化及大修攻具,以夺仓城。
世勣从地道冲击,密引轻骑500人助战,化及军大北。此时,李密已遣数使于东都,故无西顾之忧,乃调精兵东向。
七月,化及军粮殆尽,李密遣使与之伪和,借以蒙蔽其众。
化及不知是计,恣其兵食。化及知计后盛怒,军粮又尽,急率军涉水济渠,背注一掷。与李密大战于同山坡。苦战方酣,李密中箭落马,摆布奔散。
化及兵簇拥围上,幸得部将秦叔宝收军力战,化及败退。
此次大战,苦战一天,双方伤亡惨重。
化及势穷力疲,率残兵2万占有魏县(今台甫县西南),于此称帝。次年,被窦建德起义师杀于聊城。
唐武德二年(619年),河北起义师首领窦建德攻卫州,经黎阳,斩孝刚,俘虏淮南王李神通、魏征和徐世勣之父徐盖。徐世勣率百骑渡河逃脱。数日后,世勣亦降窦。窦以世勣之父做人质,令其镇守黎阳。任魏征为起居舍人(官名,掌管记录皇帝言行)。
唐李世民攻徐圆朗到黎阳。唐武德五年(622年)三月,唐高祖李渊派其子李世民平刘黑闼之后,将政除圆朗。李渊诏世民还长安,授其方略乃复遣东出。
李世民先至黎阳,召集各路戎马、然后,大军直趋济阴(今山东曹县),速取圆朗十余城。淮北杜伏威闻讯大惧,降唐。世民还长安。次年,唐将李神通、徐世勣灭徐圆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