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为什么被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根据三国演义描述,魏延在刚跟随刘备的时候就遭到了诸葛亮的打压,理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如果不是刘备求情,魏延可能很早就挂了。当然这种说法只是演义,如果诸葛亮一直打压魏延,以魏延的性格可能早就跑了。
魏延在蜀汉可以说是将才能得到了极大发挥,在跟随刘备入川的时候被封为牙门将军,后来刘备得了汉中,更是被封为汉中太守。汉中是什么地方,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有所了解,汉中是蜀国的命门。不管是后来的诸葛亮六出祁山还是姜维的九伐中原,都以汉中为根据地,如此重要的地方交给魏延来镇守,由此可见蜀汉高层对魏延的重视。
哪怕刘备死后,诸葛亮并没有把魏延晾一边,一些重要的任务还是交由魏延来完成。魏延之所以身死其实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诸葛亮活着的时候经常满腹牢骚,诸葛亮也能感受到魏延的不满,但是诸葛亮对他就像对待孩子,也能将魏延的才能得到应有的展现。不要说什么诸葛亮否决了魏延奇袭长安的计划,这只是战略上的分歧,并不影响他们以后的合作。
诸葛亮多次北伐安排给魏延的任务对方也能圆满完成,由此可见魏延虽然有小脾气,但是在大方向上不会犯错误,这也是诸葛亮能够容忍他的原因。诸葛亮能够制得住魏延,别人未必能受得了魏延的臭脾气。蜀汉内部最看不惯魏延的可能就是杨仪了,诸葛亮也经常利用杨仪对魏延进行牵制。
诸葛亮死后进行了一系列安排,有些事情可能对魏延不公平,但也仅是预防措施。如果魏延听话,那么诸葛亮的安排也就无法得到落实。魏延最终造成命运悲剧主要还是犯了三个错误。错误一当然是不听军令,诸葛亮死前的命令是撤退,表面上魏延那句“不要因为一人身死而废国家大事”显得那么大公无私,但却忽略了诸葛亮身死这件事情的影响。
诸葛亮是北伐的最高领导,在军中享有极高的威望,一旦诸葛亮身死的消息在军中传播,到时候别说打仗,军队都有可能引起哗变。魏延的一意孤行说白还是有点格局太小,或许能够镇守一方,但是想要做战略的总指挥还是有点不够格。错误二幼稚的行为,早期魏延和杨仪的争斗可能只是仅限于个人,但是魏延不听军令并且烧毁栈道,哪怕没有谋反之心却也落下了谋反的实证。
错误三平时不注重人脉的积累,魏延确实有本事,但是把蜀汉朝廷的人几乎得罪了个遍。在魏延和杨仪同时告对方谋反的奏折传到后主刘禅手里,朝堂上没有一个人为魏延说情。在众叛亲离的状况下,迎接魏延命运的只有死在马岱的刀下。所以说与其说是诸葛亮对魏延的不信任,倒不如说是性格的悲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