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国人为什么比外国人爱存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都知道,相较于欧美等国,中国人特别爱存钱。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存钱为养老。虽然我国养老制度逐渐完善,还仍不够健全。而且对很多人来说,仅仅靠那点养老金...
第二个、存钱为抚养子女。中国人的家庭观念较强,在子女的抚养上,不仅要负责其长大成人的生活开支和教育支出......
第三个、存钱为预防生病。如今,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一大问题。有医疗保险还稍微好一些,没医疗保险的真就是难了......
第四个、存钱是中国人的一种消费习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更多的还是喜欢利用储蓄进行消费。
......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国人向来深受儒学思想影响,崇尚勤俭的生活作风,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格外喜欢存钱。
但是,在钱庄未普及的时候,贮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方式。不过,贮藏又分为许多种,古人贮藏金钱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
不同于字面意思,窖藏并不是把钱藏在地窖里,而是将钱装进瓶瓶罐罐,深埋于地下。用这种方式贮藏的钱财,多以金银居多。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典故,其主人公就采用了这种藏钱的方法。实际上,这是古代富商和土豪最喜欢的藏钱法,因为这种方式简单便捷又不为人知。也因此,在考古工作中,考古人员经常会发现窖藏的文物。
除了把钱财深埋到地下,古人还会采用与之类似的“梁藏”、“檐藏”、“壁藏”等。“梁藏”和“檐藏”,顾名思义就是把钱财塞进屋檐的夹缝中、瓦片底下,或拴在房梁上。不过这种贮藏方式的安全性非常堪忧,很少有富人愿意使用这种方式藏钱。古代的小偷又被称作“梁上君子”,说明房梁是最受小偷欢迎的藏身所在。既然房梁是小偷出没的“高发区”,那将钱财挂在房梁上就大为不妥了。
小偷钻进房间,躲藏在房梁上,一眼就瞄见挂在梁上的宝贝,顺手牵羊,岂不大为糟糕?亦或是小偷飞檐走壁,一脚踩破瓦片,发现碎瓦之下金光闪闪,伸手一摸就是几锭金银,那可不妙。所以,相比于“梁藏”、“檐藏”,“壁藏”的法子就巧妙得多了。在盖房子时,将墙壁做出夹层,然后将值钱的宝贝藏进夹层中,既稳妥又保险。
“孔壁遗文”的典故,说的就是孔子后裔用“壁藏”这种方式将名贵古籍藏在墙壁的夹层中。汉武帝时期,鲁恭王扩建王宫时原材料不足,打起了孔氏祖宅的主意。鲁恭王让人拆除孔宅,在拆迁的过程中,在墙壁中挖出一大堆年代久远的书简,有《尚书》、《礼记》、《论语》、《春秋》等。一般人家都是将金银细软“壁藏”起来,孔氏后人却用这种法子藏书,格调不是一般的高。
古人存零钱的法子与现在小孩存钱用的“小猪罐”差不多,将铜子投进罐子里,等到存满时,再将零钱取出。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古人一般都要等到罐子存满才会打开,所以,古代的存钱罐又被称作“扑满”。
说起来,梁藏和檐藏安全性较低,壁藏又太过麻烦,所以,在绝大多数时候,古人都会使用“窖藏”这种办法存钱。古代没有保险柜保险箱,所以,窖藏时,必须要采取一些防盗手段。窖藏的防盗手段,竟与古代墓葬的防盗手段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准备阶段,古人会事先挖好深坑,将金银财宝装入坛子、罐子、大缸中,放入深坑,随后布置迷障,填土掩埋。
古人窖藏并不像我们理解的那么简单,在埋藏过程中要考虑到安全性、隐秘性及防腐防潮。毕竟,在窖藏的宝贝里,有可能出现名贵的书法字画或房契地契,若被虫吃鼠咬或发霉腐蚀可不妥。古人通常会采取分层放置的法子进行窖藏,在深坑的最底部先放一层,掩埋之后再放一层,以此类推,最多会放四五层。在每一层之间,都会铺设石板、砖块,让结构更加稳固。
除此之外,古人还会在土层中掺入石灰或糯米浆糊,这样能让土层更加结实,增加挖掘的难度。古代没有混凝土,但古人会在泥浆中掺入石子瓦块,能起到与混凝土类似的作用。
为什么古代窖藏不一次性填满一层,而是分层放置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