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武王伐纣为何能成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中国浩瀚的文学书海中,暴君或昏君形象不计其数,商纣王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事实上,大多数人对商纣王的印象都是从《封神榜》这部神魔小说中得来的。问题在于,从《封神榜》中探究商朝历史,就如同通过阅读《西游记》了解唐朝一样不靠谱。依据先秦时期史书的记载,商王帝辛(谥号纣)是一位“博闻广识、反应机敏、能言善辩、孔武有力”的文武全才,他甚至曾赤手空拳的制服了猛兽。那么,这样一位天赋禀异、卓尔不群的君王,为何最后却落得国破家亡的下场呢?
对于这个问题,西汉以来的历代史家,几乎异口同声地采纳了武王伐纣檄文的说法。他们从品行、私德角度进行解释,认为商朝之所以覆灭,是因为纣王失德导致的。其实,稍微分析和探究一番,我们就能发觉其中的蹊跷。因为即便是商纣王一人失德,也不足以致使周人迅速倾覆掉整个商朝。更何况,凭借商人丰厚的底蕴实力,并不至于因为一代君王的几个暴政就走向崩溃。毕竟如果没有落实于政策层面,私德有失的影响范围实在有限。换言之,即便是一位品行良好的君王,如果未能执行正确的政策,也是无法惠及到全天下的。
在“家天下”的大背景下,每一位君王都不会主动去祸乱自家的江山。至于商纣王究竟是一位沉迷享乐还是励精图治的君主,我们还得从考古文物和史料文献中那些片鳞半爪的描述中梳理清楚。据此,我们会发现,从帝辛继位到商朝灭亡的这段岁月里,商朝非常重视扩张领土,并连续发兵攻打东夷部族,并擒获大批俘虏,自此商朝在长江流域的势力逐渐稳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铭文以及诸多战国竹简(“清华简”等)的研读,帝辛亦曾对商朝内政进行过诸多改革。也就是说,商纣王的败亡很可能并非是因为简单的“失德”引起的,而是源于对商朝内部利益结构协调的失控(或者是既得利益者的反噬)导致的全面崩盘。
当然,这并不是说品行、道德没有价值,而是在君王(管理者)那个层面下,对一个人的道德评价已经无法与这个人在利益协调、制度创新领域所做的事迹相提并论了。在详细解读商纣王失败原因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厘清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我们可以用“祖宗一元”和“王室衰微”稍作概括。
自商汤伐夏以来,商朝历代君王都打着天命的旗帜,从而宣扬自身的统治是“天命所归”。渐渐的,商人终于将原始多神教改造成了“祖宗一元”的宗教。简单来说,在商人的宗教意识中,整个商族拥有统御天下的“天命”,而其他族群只有被统治、甚至是被奴役的命运。为了向上苍和天下表达这份“天命”,商人就必须经常祭祀先祖(被神化)和上苍,并活祭大批奴隶(尤其是东夷俘虏)。这种将本部族自诩为优越(天命所归)的想法很容易招致其他族群的敌视(参照犹太教和犹太人的遭遇),更罔论时常被侵袭和活祭的东夷族群(后来商朝以东夷为主的奴隶军队就倒戈相向了)。正因如此,到了商纣王时期,周边的异族和外服方国(内外服制度)早已与商朝离心离德了。
不仅如此,即便是商朝内服(商人本族活动区域)也面临诸多问题。由于早期商族保留了游牧族群“兄终弟及”的习惯,所以在商王仲丁后,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又屡次迁都,使王朝中衰、诸侯离叛,史称“九世之乱”。自此之后,为了削弱宗室威胁,历代商王侧重于倚重贵族、疏远王族,逐渐导致王室衰微、贵族世袭把持朝政的局面。
虽然周名义上从属于商朝,但在内外服制度下,作为外服方国的周拥有相当程度的独立地位,也因此具备了扩张发展的操作空间,所缺少的仅仅是一个机遇。不过,即便商朝正处于内忧外患、日渐衰落的境地,其文明程度和综合国力依然远远强过西部边陲的周部落。之所以最终周人得以成功取代商朝,关键还是在于商纣王的决策上面。
前文已经提及,纣王的个人能力是非常强悍的,即便是通读全球历史,允文允武的君王也是不多见的。但是随着周的势力不断壮大,商朝越来越坐不住了。商、周曾有过共抗鬼方(西北羌戎一支,据说后来远遁漠北,并成为匈奴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友谊。但是周文王姬昌之父季历因周围祖父文丁对西岐周人的忌惮而被捕,在狱中绝食而亡,双方由此成为世仇。在面临西岐周人和东夷族群的两线威胁之下,商纣王选择率先打垮已经被商朝连续多年重创的东夷。先易后难的方针并没有错,但商纣王还是漏算了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那就是商朝内部的贵族势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