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谁人从谏如流的盛唐早已故去,取而代之的,是党争络续,奸佞不停的阴郁晚唐。就是在这一年,温庭筠调任国子助教不久就被罢免查办。已经54岁的温庭筠此后辞别宦海,落入滔滔烟尘的汗青长河中,不知所终。
被后世誉为“花间派开山祖师”的温庭筠命真的欠好,他的诗词写尽绸缪,让无数痴男怨女为之神往,但他本人倒是个被称为“温钟馗”的丑男;他的才调惊艳大唐,几多人因被他代笔而考中进士,但他本人却终此平生都不曾博得半点功名。
现在再说起温庭筠,我们会感佩他的生花妙笔,倾心他笔下的缱绻悱恻,却对他的人生一窍不通。这世间的十分风月,他独有八分,但风月之外,才是真正的温庭筠。
清代大儒薛雪在著作《一瓢诗括》中说:温飞卿,晚唐之李青莲也,故其乐府最精,义山亦不及。言下之意就是说:温庭筠是晚唐的李白,这句话并非谬赞。
那是盛唐才配拥有的太白诗仙。雄壮堂皇,歌舞升平的大明宫中,李白望着杨玉怀的丰腴倩影,吟出了那首有名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寥寥二十八字,却写绝了女子的美艳多情。
而近百年后的晚唐时期,诗坛虽未再会李太白,却也迎来了花间派掌门人温庭筠。汗青仿佛是想再造一个李白,却鬼使神差将温庭筠送给了大唐。同样的放浪形骸,同样的狂狷不羁,同样的难为世俗所容,李白被赐金放还,温庭筠也落得终身未第,难有作为的下场。
和李白不知从何说起的出生比拟,温庭筠是有据可查的官N代,作为唐初宰相文彦博的后裔,温庭筠从一出生起,就带着平常念书人没有的克意和先天。无论是《新唐书》照样《唐才子传》,都对温庭筠不惜溢美之词,“少敏悟,天才雄赡,能走笔成万言”。
遗憾的是,出生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的温庭筠过得很拮据,尽量是祖上家道煊赫,但到了温庭筠这一代时也已经日薄西山,难认为继。而跟着元和十五年(820年)父亲撒手人寰,温庭筠更是陷入了几近饿死的绝境。
在无数的说书传奇中,往往这种时候,潦倒令郎都邑碰到贵人,此后平步青云,最后达到人生巅峰。温庭筠也不破例,父亲的生前石友段文昌将温庭筠带在身边,视为亲子,并亲自传授文赋,他的显现让少年温庭筠重归传统念书人的道路。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想,后来任大唐宰相的段文昌第一次看到温庭筠的时候,也必然曾对面前这个孩子寄予厚望。
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到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少年温庭筠跟着络续升迁的叔父段文昌,从江淮转到荆楚,固然再未尝过饥寒交煎之吃力,但历久俯仰由人的流离转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熬煎?也恰是在如许的战战兢兢中,温庭筠养成了细腻如水的性格。
毋庸置疑,温庭筠必然感德叔父段文昌的拯救,但在心里深处,她也必然十分想要脱离段文昌。俯仰由人的感受对敏感的温庭筠来说是煎熬。有机会就必然要离开叔父为本身设定的框架,去过本身想要的生活,我想这应该是温庭筠心里的真实设法。
并没有让他等太久,跟着大和九年(835年)段文昌在西川作古,谁人一向指导若何修身齐家的人物不在了,被压制许久的温庭筠马上辞别段家,赶往他求之不得的帝都长安。
段文昌是晚唐有名的贤臣,其对于温庭筠的教育必然是遵循了传统儒家界说的圣贤模式来进行的,但从温庭筠进入长安后的示意来看,显然段文昌的教育达到了物极必反的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