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物博,
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八门五花。
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是一块肉形石,
一颗翠玉白菜;
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是一具女性尸体——辛追夫人;
此刻天我们介绍的
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则是一具外国人的棺材。
它叫虞弘墓石椁,1999年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一处隋代古墓出土,之后暂存于晋源区文物旅行局。
墓主人叫虞弘,是一位粟特人,来自中亚区域一个叫鱼(虞)的国度,隋朝时在中国担当“检校萨保府”,是一个特色的市场治理员,首要治理对象是到中国来经商的粟特人。后来,虞弘死在了中国,葬在了太原。墓中最有价格的文物就是他的棺椁,用汉白玉做成,上面刻满了精彩的图案,并且极具中亚特色,是反映北朝和隋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物证。
虞弘墓是中国第一座经由科学挖掘、有正确编年、并有着完整雄厚中亚图像资料的墓葬,同类的墓葬全国仅发现三处。虞弘墓石椁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被誉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2004年至2008年,按照国度对外文化交流的放置,虞弘墓石椁数次入选展览项目,先后赴美国、香港、日本、韩国等地博物馆展出,2008年6月入藏山西博物院。
2013年8月至2017年6月间,虞弘墓石椁中止性赴澳大利亚、美国、北京、敦煌、深圳等地展出,个中2014年曾被送到北京国度博物馆展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