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回覆了如许一个问题:诗眼在一首诗中起什么感化?
媒介
要领略诗眼在一首诗中起到什么感化,首先要领略什么是诗眼。诗眼这个词,
诗眼,最早出自苏轼的诗。苏轼《次韵吴传正枯木歌》云:
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
又有《僧清顺新作垂云亭》写到:
天功争向背,诗眼巧增损。
那么诗眼是什么意思呢?
一、诗人之眼
诗眼的首要寄义有两种,诗人之眼与作品之眼。
直接看成诗人的眼睛,有不少作品,如宋人冯取洽《金菊对芙蓉·宝镜缘空》词云:
扶阑一笑开【诗眼】,少容我、吟讽其旁。
李若水的《次韵舒伯源雪晴偶书四首》之一诗云:
旭日飞影战余寒,楼上高人久屈蟠。想见倚栏三盏后,醉横【诗眼】与天宽。
苏轼《次韵吴传正枯木歌》中的“诗眼”,也指诗人的眼睛,但引申为诗人的视察力与鉴赏力。
这和题主所说的诗眼不是一回事。
题主所说的诗眼,是指诗词作品中的诗眼。
二、 诗词作品两种诗眼
除了诗人的鉴赏力以外,诗眼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指诗词作品中的点睛之笔。
这个诗眼还分两种。
一种是句中的诗眼,便是某个词或许某个字,用英文说就是word。
第二种是一篇中的诗眼,即某一句,这个没有歧义,不需要英文了。
简洁来说诗眼有两种:
1、句中之眼;2、 篇中之眼。
点睛之笔,诗中之眼,是指一句中或一篇中最有灵气的一笔。画龙点睛后,龙就活了,不点睛,是一条死龙。然则诗眼未必是诗“心”,纷歧定是反映这这首诗的中心之句。
三、句中的诗眼大多是虚字--炼字
南宋词人张炎在《词源》中说过:
句法中有字面,盖词中一个生硬字用不得,须是深加磨炼,字字敲打响,歌诵妥溜,方为本色。如贺方回、吴梦窗,皆擅长炼字面,多于温庭筠、李长吉诗句中来。字面亦词中之起眼处,弗成不属意也。”
这是词人对于炼字的正视。而“诗眼”就是指诗中点睛逼真、含蕴雄厚的警字。
需要注重的是,而这种炼出来的“字”往往是虚字。
明朝谢榛《四溟诗话》中讲到:
子建诗多有虚字用工处,唐人诗眼本於此尔。若“硃华冒绿池”、“时雨净飞尘”、“松子久吾欺”、“列坐竟长筵”、“严霜依玉除”、“了望周千里”,其平仄妥帖,另有古意。
所谓的虚字, 是指动词、或许看成动词用的形容词、名词、副词等,例如:冒、净、竟、欺.....
诗眼的位置不固定,或许在中央,或许在后背。
清朝赵殿成在《王右丞集笺注》中讲到: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下一“咽”字,则清幽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古人所谓诗眼是矣。
“咽”是动词,“冷”是形容词,作为动词使用。诗眼在句中。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讲了一个故事:
陈公(从易)时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因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下”,莫能定。厥后得一善本,乃是“身轻一鸟过”。陈公叹服,认为虽一字,诸君亦不克到也。
杜甫的诗集缺了一个字:身轻一鸟...于是人人猜来猜去,有人说“疾”,有人说“落”,有人说“下”。并且孰好孰坏,没有定论。
过了几天,人人获得一个完整的版本,看到老杜用的是:过。陈公(从易)忍不住叹服,认为固然只是一个字,然则这么多诗人没有人可以想到。
这首诗是杜甫的《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官是前锋得,材缘挑战须。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后略
身轻一鸟过,过是诗眼,位置在最后一个字。
注:炼字,固然多指虚词,然则并非名词不主要,有的诗句或者悉数由名词构成:旧道西风瘦马。组织一个意境时,能够选择分歧的意象,在意象的选择中,统一个意象还或者有分歧的名词,都需要诗人细心斟酌。
另:高三十五,是指杜甫的石友高适。
四、戴帽之法 诗眼不易得
关于诗眼的磨炼,谢榛有个比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