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历史典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前言
伯夷和叔齐在我国历史中是两个颇为特殊的人物,他们“宁死不食周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这种行为在我们当前看来很难理解,甚至觉得有些愚蠢。但他们这种行为,对数千年的儒家却影响至深,它不仅寄托了儒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精神,更是一种不屈的民族气节。
作为文化符号,“首阳采薇”的精神融入了整个中华民族的骨髓。正是因为他们的影响,中华民族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从苏武到文天祥再到于谦、史可法等等,都是这种精神的时代反应。
一、“孤竹国”与“兄弟让国”的典故。
如果不是伯夷、叔齐这两个传奇人物,恐怕我们都不会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曾经存在“孤竹国”这么个地方,既然我们的主角是孤竹国人,那我们很有必要把“孤竹国”的历史搞清楚。
关于孤竹国的来历与兄弟让国的典故
关于“孤竹”的名字,我们在殷墟甲骨文和商朝金文都可以见到其记载,在今天的河北卢龙、迁安和辽西出土的商朝青铜器中,也曾有“孤竹”的铭文。据史料记载推测得出,孤竹国应该是我国北方地区一个位于商朝边境的小国,其范围大致在今天的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一带,西边与燕国接壤,南边则是齐国。
对于“孤竹国”国名的解释,国内学者有几种解释:一是“孤竹”也通“觚竹”,“觚”是青铜酒器,“竹”是用以记事的竹简,“孤竹国”这个国名反应了这个诸侯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根据颜师古注解的《急就篇》中“觚者,学术之牍,或以记事,削木为之”,得以推测出“觚”与“竹”皆是书写用具。三是北方很少产竹,“孤竹”之意代表竹子稀少的地方。第四也有学者认为,“孤竹”代表男性的根,是一种原始的生殖崇拜,也是氏族图腾。而“孤竹国”的建国时间,应该是商汤十八年,约公元前1600年。
而“孤竹国”的灭亡也有几种说法:一、根据《春秋》和《国语》所记,山戎侵燕,燕国求助于当时霸主齐桓公,齐桓公发兵救燕,“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意思是说大约齐桓公二十二年,孤竹国被齐国所灭。二、根据《管子》记载,公元前660年,齐桓公又“北举事于孤竹、离支”,彻底征服了孤竹国,孤竹国纳入燕国疆土,孤竹人则融入山戎和燕人之中。三、根据《卢龙县志》所记载,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晋灭肥国,肥子奔燕,燕国将其安置于孤竹地,建肥子国,此后史料中再无孤竹国之名。
大致来说,孤竹国应该始建于夏朝末年,兴于殷商,衰于西周,亡于春秋,从建国到灭亡一共940多年,是血统很纯正的古诸侯国,这个古国正是孕育出伯夷和叔齐两个贤人而闻名于后世,那么伯夷、叔齐与孤竹国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伯夷、叔齐“兄弟让国”成千古美谈。
相传伯夷与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三子,伯夷具体情况不得考,叔齐名致,字公达,谥齐,后人称之为叔齐,是孤竹国三王子,他被孤竹国国君立为继承人。国君死后,叔齐坚决遵循古礼要把王位让给兄长伯夷,伯夷说:“你为国君是父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于是便从国都逃跑了。而叔齐认为废长立幼不合礼制,再加上自身恬淡的性子不适合当国君,所以也逃离了国都,后来他们二人结伴而行,隐居在渤海之滨,等待清平之世的到来,孤竹国的百姓无奈之下,只好拥立了二王子继承了王位。他们兄弟二人以国家想让,体现的更是一种天下为公的精神。
历史上,父子相残、兄弟阋于墙的悲剧比比皆是,主要就是为了争权夺利,所以见怪不怪。而伯夷、叔齐兄弟二人互相退让不愿当国君,出乎常理,所以显得格外传奇。他们之所以互相退让,一来都遵循着内心的礼教坚守,二来也对当时商纣王的暴政表达不满,所以并不愿意与之合作,于是宁可放弃王位隐居山野。
后来他们听说周族在西方强盛起来,周文王也是天下闻名的仁义之君,于是他们长途跋涉前往周国的丰邑,当他们到丰邑时,周文王已死,武王即位,武王听闻二位贤人从孤竹国远道而来,派周公姬旦前往迎接并对其妥为安置。
二、叩见武王,“不食周粟,采薇而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