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珠一直是我国传说中的神奇宝石。据说清朝慈禧太后死后,含在口中的就是一颗世间罕见的夜明珠,也是因为这颗珠子才保证了慈禧太后的尸身不腐。慈禧太后死后葬于清东陵定东陵,随葬有大量的珍宝,包括闻名中外的夜明珠在内。慈禧死后,夜明珠含于其口中,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寝陵被军阀孙殿英指挥的军队所盗。后辗转流落到宋美龄手中,被当做鞋饰,随即不知去向。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长期以来,真实的夜明珠究竟什么样一直是个千古之谜。在一次工作中,地质工作者吴增福似乎了传说中的夜明珠矿石。
慈禧口中的夜明珠1928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率军队炸开了定东陵,将陵墓内的稀世珍宝盗抢一空。慈禧口含的那颗夜明珠也未能幸免。据说,盗匪们打开慈禧的棺椁时,见她面目如生,好像在睡觉一样。孙殿英回忆说:“这是因为她的口中含有一颗很大的夜明珠。这珠分开是两块,合拢起来则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盗匪用刺刀撬开慈禧的嘴,取走了夜明珠。
清皇室在重新安葬慈禧时,注意到慈禧嘴唇有破痕,似乎是盗墓者取珠所致。盗墓案发生后,孙殿英用盗来的珠宝四处行贿,以逃脱罪责。据说,他将这颗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此后这颗世间罕见的珠宝就不知所终了。
除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广为人知外,其凤冠上九颗夜明珠也相当有名。据李映发《文史拾趣》载:公元1900年6月,英、德、俄、法、美、日、意、奥八国组成的侵略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从凤冠上取了四颗夜明珠送与外国人,求他们退出北京。当时办事的太监李莲英不在身旁,叫一个姓王的宫女送往西门宾馆,交与李鸿章派来的人。
李鸿章这时正在负责与外国人交涉退兵一事。当时这个宫女才17岁,慈德太后告诫她一路要小心,如有丢失定要她脑袋落地。这个宫女藏好珠子,边走边想:“这是我们国家的宝物,怎能送给外国人!”于是,她巧妙地摆脱护卫的人,把夜明珠藏入了民间。
六十四年后(公元1964年),在西安市柏树林住的一个姓吴的工人家庭里发现了这四颗夜明珠。这家人,有一次搞清洁卫生,便把一个肮脏油黑的小枕头拆开准备清洗,发现里面有一个红布包,揭开红布又是一层黄布、一层油纸,油纸里面一层绵纸,包着四颗龙眼大、晶莹闪亮的夜明珠。
经过考古学家鉴定证明这正是遗失了多年的慈据太后凤冠上的那四颗夜明珠。原来,那个肮脏的小枕头是一个80岁的王奶奶临死前给他们的。解放后吴师傅一直收养着这位无依无靠的王奶奶,待她如同亲娘一般。公元1963年临死时她送了那个小枕头,还未说明其中秘密就停止了呼吸。这个王奶奶便是六十多年前慈禧太后身边的那位宫女。
夜明珠究竟是何珍宝?夜明珠是一种稀有的宝物,古称“随珠”、“悬珠”、“垂棘”、“明月珠”等。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夜明珠是指荧光石、夜光石。
据史籍记载,早在史前炎帝、神农时就已出现过夜明珠,如神农氏有石球之王号称“夜矿”。春秋战国时代,如“悬黎”和“垂棘之璧”,价值连城,可比和氏璧。当时只有大官家陶朱公(范蠡)和价顿(战国时大商人)二人买得起。晋国曾以“垂棘之璧”为诱饵“假首与虞以代编”。楚、秦、魏等国的大夫曾借夜明珠寓意哲理,讨论国家大事。秦始皇殉葬夜明珠,在陵墓中“以代膏烛”。汉光武皇后的弟弟郭况“悬明珠与四垂,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月”以炫耀其富有。武则天赐与玄宗玉龙于夜明珠,玄宗又回子(世宗)一清珠,光照一室。唐时,一颗名为“水珠”的夜明珠,售价亿万。宋元明时,皇室尤喜夜明珠,其中成吉思汗夜明珠,在台湾曾被偷盗,后被破案,物归原主。元明曾派官员到斯里兰卡买到红宝石夜明珠和石榴石夜明珠。明代内阁曾有数块祖母绿夜明珠,夜色光明如烛。
自古至今,历代人们常以爱慕、迷惑不解的心情,对夜明珠津津乐道。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和民间的一些传说,往往给夜明珠涂抹上一层又一层神秘色彩,编造出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神话故事。
慈禧太后随葬夜明珠究竟是怎样一件珍宝?据记载,慈禧太后含于嘴中随葬的夜明珠,是一块近似球体形态、秤重为清代四两二钱七分、相当于现在787.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其估价在1908年时值1080万两白银,相当于现时8.1亿元人民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