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献记载,东周时期的曾国在今山东峄县和河南睢县等地。当时,今 湖北境内周围楚为头等大国,随居第二,后来都先后统一于楚。随国在江汉 地区。与文献上所载的“曾”相距甚远。但在古随国、即今随州和邻近的京 山、枣阳以及河南新野都出土过曾国铜器。随州擂鼓墩墓葬的发现,为研究 曾国和楚国的历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资料。因此,大部分学者认 为曾即史籍上的随,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在墓中出土的青铜器物上,几乎都有“曾侯乙乍峙用终”、“曾侯乙乍峙” 的铭文。正是根据这些铭文的内容,人们发现了该墓的主人,换句话说,曾侯 乙无疑就是这个墓的墓主,即“曾”这个诸侯国的君主之墓。从他的墓葬中 随葬品的最主要内容来看,曾侯乙就是拥有这些已发现的、前所未有的整套 乐器的主人,是指挥这个古代大型交响乐团“演奏’’的“音乐大师”。
随州曾侯乙墓,位于其城郊西约三公里处的擂鼓墩。东面紧瘫水,南面 距涡水稍远,西北是山峦起伏的丘陵地带。墓地原是一个圆形大土坡,名叫 “东团坡”。据推测,原先应有较大的坟丘。墓室建筑在白垩第r二纪红色砂 砾岩上。墓坑平面形状不规整。呈“凸”形。有向正南,面积二百二十平方 米,深约十三米,无墓道B墓坑置木椁,周围填木炭,总计约十二万斤。木炭 上为约一尺厚的青膏泥,再上为经过夯打的填上约二点五米,夯土上铺有约 一尺厚左右的石板。石板上为数米厚的填土。
椁室和墓室形状相同,分为北、东、中、两四室。中室与两室并列。由一 百七十一根方木垒成,高约四米。共用成材木料约=三百八十立方米。各室均 为长方形,隔板下部有方形小洞相通。这种将椁室用隔板间隔出多室的结构 是当时楚地大中型墓的普遍形式。二重木棺放置在东室,制作相当考究,外 棺用青铜柱构成框架,其问嵌木板,四周有铜钮。棺内外髹漆,外绘彩色花纹 及神兽、武十。随葬品置于北室和中室。东室和西室放置陪葬棺,二十一个 殉葬者全是女性青少年,当是墓主的近幸侍妾或乐舞人员,多以“赐死”形式 随葬主人。
此墓中出土有大量的青铜器、金器、玉器、竹、木器、竹简和其他类等随葬 晶共~万多件,这在同期墓葬发掘中都是罕见的。特别是钟、磬、鼓、瑟、琴、 笙、箫、笛等乐器,种类全,数量多,制作精,保存好,更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次 重大发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音乐史上创造的奇迹。编钟自从被发现以 来,一直被誉为稀世“国”’。
上述出土乐器中,计有青铜铸编钟六十四件,加上楚王所赠的~件搏钟 共六十五件;编磬三十二件,质料为石灰石、玉石等,出土时完好的只有九件; 另有由青铜、或木、竹等造鼓四件(分柄鼓、扁鼓、建鼓)、瑟十二件、琴二件、 笙五件、排箫二件、横吹竹笛二件,共计八种一百二十四件。绝大部分出白中 室,仅十件出自东室。编钟、编磬皆立架悬挂,编钟靠中室西壁和南部,编磬 靠北壁,建鼓靠东壁,瑟、笙、箫、笛列于钟、磬之间。
曾侯乙墓中“交响乐团”使用的整套编钟,经过音乐工作者的研究和试 验性演奏,证明它虽在地下埋藏了二千四百多年,音乐性能仍然很好,音色优 美,音域很广,变化音比较完备,其音阶结构与现在国际通用的C大调七音阶 属同一音列,中心部分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故它能演奏古今乐 曲、包括采用和声、复调以及转调手法的乐曲。而且它还涉及到我国古代乐 器与传统乐律学中的有关其他领域,包括乐律史地位、水平的重新估价与诸 如音阶、调式、变化音体系、唱名体系等方面的理论和运用的评价等。仅从编 钟的全部标音体系来看,就可知道近代乐理中的大、小、增、减等音程概念和 八度位置的概念,早在两千四百余年以前,我国就有丁自己民族的表达方法, 从而提高了我国音律学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真可谓我国古代文化音乐 艺术的瑰宝,是华夏之邦优秀的民族音乐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