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虽说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但是也敌不过岁月的摧残,随着年龄的增大,上阵拼杀已经逐渐力不从心,从而转为指挥作战了。
先谈关羽其人:关羽,字云长,原字长生,公元161年生,河东解良人,在三国演义里提到他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关羽杀之后逃难江湖,于184年黄巾起义时逃至涿郡(河北涿县)遇到刘备在召集人马,便跟张飞一起追随刘备,当时他惟独23岁。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关羽是身长九尺(汉尺一尺是现在的23.4公分),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大家都知道关羽所用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又名艳丽锯,重82斤。
关于关羽武力,向来是时人争论的焦点。有人赞其名副本来,有人驳其言过本来,总之大家是各拘一词,也未有特殊说服力的定论。在这里,姑且以过气前世界拳王泰森做个类比,比较客观地谈谈关羽的武力问题。
首先,应该说关羽真正在PK场成名是从“温酒斩华雄”开始(至少演义如是说),甚至已经引起了一代奸雄曹操(代表上层建造)的注意。此后关羽又经历若干场PK赛,死在其刀下的高手不可计数,并在斩颜良诛文酬过五关六将时期达到了个人名誉的顶峰,堪称“PK之王”。但在后赤壁时期,关羽在单挑中却鲜有胜绩,力拼黄忠(老同志)不下,单挑徐晃(曾被颜良轻松搞定)不力,对抗庞德(马超以前跟班)更露败相。关羽武力在前期和后期落差如此之大,我们必须从其对战风格进行考究。
前文已经提到,关羽身长九尺,武器青龙偃月刀,重82斤,可以推断其是一名力量型武士。此外,从其秒杀华雄颜良,可见起出手(出刀)速度极快。如果将其风格移植当代,无疑和泰森极其类似。泰森自出道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集WBC、WBA、IBF冠军于一身,所倚靠的正是其强有力的爆发力和速度。但是在泰森职业生涯后期,却同样接连败于霍力菲尔德等人,真可谓是一败涂地。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关羽和泰森在对战生涯后期如此狼狈不堪呢,应该说年龄是个至关主要的因素。在PK对战中体力呈下降趋势的时候,临阵心态和战略素质将成为取胜的关键,而这些正是关羽和泰森所欠缺的。关羽和泰森都属于以进攻代替防守的搏击手,相对来说在陷入持久战僵局的时候,其对战基本功相对薄弱就明显地暴露出来。他们这种快攻对战作风在其年富力强的情况下,优势很明显,这也是所以他们在对战生涯早期无往不胜真相,而且往往速胜对手,如果对手能抵挡他们势如破竹的前几波进攻了话,则很有可能进入一定时间的僵持局,但对手在其凌厉攻势压迫之下,往往处于心理劣势,最终浮现败象。
演义说纪灵和关羽大战三十回合方败,至少说明了两点问题,一是纪灵防快攻上有做准备,二是关羽在持久战中不占优势。如果纪灵不是被关羽心理优势所击垮了话,可能战斗还能连续一段时间。
此外,关羽在其颠峰时期三战吕布不下,而判定其战斗力不如吕布是不具有说服力的。因为当时张飞在前面挡着,关羽投鼠忌器,其快+狠的对战特点得不到充分体现,或者说根本得不到体现,但通过此次三V一对决当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就是关羽乱战功力普通。(如果张飞加赵云了话,估量吕布走不过二十回合)。让我们大胆假设一下,如果当时出马的是关羽不是张飞,那么结局可能有两种,一个是吕布以攻对攻,那么关羽很可能将在十回合之类结束对手,二是吕布以守为策略了话,那么关羽估量在五十回合之后败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断定关羽能得到今天的名声决不是浪得虚名,但也有炒作成分在里头,因为人类社会历来都需要一个英雄或者需要塑造一个英雄,无论是盛气凌人的关羽还是当年风靡一时的泰森,都是时代的产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