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左良玉和朱由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由检临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左良玉为何按兵不动?左良玉为何还能被认为是忠臣?
说左良玉是“忠臣”,实在是给他戴了高帽,皇帝危险,按兵不动,哪里有这样的忠臣?
如果说左良玉是“奸臣”,人家没降大清,没降大顺,也没自立,谁敢贴个坏人标签?
总而言之,在那个关键阶段,左良玉的表现,很复杂,很矛盾,也很冷血。
下面,我们重要分析分析,左良玉在大明帝国最终时期为什么不支援朱由检?
他是忠臣吗?
一、客观因素影响左良玉的行事方式
任何一个人,做事都是有自己的动机的,左良玉也一样。
我们把左良玉的古代翻出来,仔细找脉络,看做事动机,我们发现,左良玉不出兵,有强大的客观真相支柱。
1、打不过
左良玉是个不错的明末将领,但是,自从1642年在朱仙镇被闯王李自成干败后,宛然得了恐怖症,他不敢硬碰闯王李自成。
左良玉最喜欢的是张献忠,没错,就是喜欢,因为他的很多功勋来自于打败张献忠,而故意思的是,张献忠遇到左良玉总是失败。
对于一个自己打不过的人,死磕不是妙计,远离才是上策。
所以,当闯王李自成向京城进发的时候,当朱由检皇帝要求左良玉出兵作战,并许诺左氏父子世代镇守武昌时,左良玉冷眼观望,慢慢腾腾,貌似答应了,就是没行动。
说白了,左良玉还是因为打不过,所以不想去死拼。
2、路太远
闯王李自成干败左良玉北上后,左良玉打败张献忠,收复了武汉三镇。
当闯王李自成攻打京城的时候,远在武汉的左良玉,鞭长莫及。
虽说,进京勤王是个拯救大明王朝很故意义的举动,但左良玉的大军,大多是步兵,要跋山涉水到达1000公里外的京城,就要二十天左右,既然这样,那让大汉奸吴三桂等人支援不好吗?
路太远,显然是左良玉一个金光闪闪的理由。
可是,谁能阻挡一个真心想救人的心?
如果情愿,一天200里不在话下;如果不情愿,一天100里都费劲。
3、大军构成不可以
左良玉的大军号称当时80万,在朱由检末期时,也就20万左右,而且,这20万当中,近一半都是农民军投降过来的。
带上这样的队伍去和闯王李自成打仗,问题巨大,一是大家的斗志不高啊,二是碰到熟人了,打还是不打?
最可怕的是,如果闯王李自成大手一挥:“兄弟们,加入我们,一起吃肉喝酒,一起大块分金银!”那么,左良玉的农民军还会继续对战吗?
所以,带着这样的队伍打正处于优势的闯王的大军,风险巨大。
客观条件是存在的,但主观上,如果左良玉真心想要去救援朱由检,那么也是有一定成功概率的。
左良玉主观上有救朱由检的心思吗?
二、主观上左良玉不想救朱由检
这不是危言耸听,左良玉确实不想去救朱由检。
1、左良玉并不信任朱由检
虽说朱由检过得很勤俭节约,但是,袁崇焕都能被凌迟,这让很多武将心生凄惨。
纵然,像袁大帅那样,做出很大贡献的人,都得不到好,谁还情愿死拼?
如果要让一个人为你拼命,那么,你一定要对得住身边人,特殊是对得住那些立过功劳的人。
袁崇焕等人的结局,就是左良玉们的参照,能大胜则救,如果要拼老命,那就观看。
2、左良玉想自保,想割据
谁敢说,在明代末期的左良玉,没有自己的想法?
无数古代告诉左良玉等人,一个王朝的覆灭,必然会孕育新王朝的诞生,谁能成为新的王者?都有这个可能,左良玉也有。
像左良玉拥有几十万人马,占领武汉这样的重点地区,如果大顺和大明、大清杀得一塌糊涂,几败俱伤,谁说不是左良玉的机会?
前方的朱由检急得要自杀,武汉的左良玉,喝着茶水,每天看着前方战报,就是没行动。这是在审时度势,这是在观察战事,要做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后期的左良玉,完全没有年轻时的忠君爱国,有的只是怎么保全自己,有的是怎么获得最大利益的思想。
说白了,左良玉就是个军阀,就是想投机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