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过年过节时都会燃放烟花爆竹,这一风俗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古代。历代文人墨客为此创作了许多诗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闺女戴花,小子点炮;老头老婆,柿饼子核桃。”这首童谣说的是过年时的情景,而小时候男孩子最爱的,则是“小子点炮”。攒了零花钱,买鞭炮、放炮仗,那一声声“砰咚”“噼啪”“哧溜”的音响,与孩子们一波波的欢笑声交错在一起,在寂静的夜空久久回荡。
鞭炮,又称爆竹、爆竿、炮仗、编炮,其门类繁多,重要有爆竹类、喷花类、旋转类、升空类、吐珠类、玩具类、礼花类、架子烟花类、组合烟花类等,常见的品种有二脚踢、麻雷子、甩炮、旗火、地老鼠、炮打灯儿、花盒、太平花、小礼花、大地红等等。
过年过节燃放鞭炮的风俗,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古代。
《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年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说明古时人们燃放爆竹,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挂红灯,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
《荆楚岁时记》亦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也是此意。
以爆竹驱崇辟邪的诗句俯拾皆是。
如刘禹锡的《畬田行》:“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张说的《岳州守岁》:“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
宋人晁补之的《失调名》:“五更催驱傩,爆竹起。”
南宋范成大的《爆竹行》:“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
北宋时期文史家刘敞还写有一首《爆竹》,记述的更详实,诗曰:
节物随时俗,端忧见旅情。
土风犹记楚,辞赋谩讥伦。
烈火琅碎,深堂霹雳鸣。
但令休鬼瞰,非敢愿高明。
《红楼梦》中贾元春的灯谜诗写得更有声势,诗云: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
在火药、纸张没有浮现之前,惟独“鞭”,没有“炮”。人们是用甩鞭子炸出啪啪之声,来驱鬼辟邪的。后来改用烧竹子,长长一节竹竿燃烧起来,爆裂之声更大更响,且接连不断,用以驱赶瘟神,反映古人渴求平安祥和的美好愿望。这便是“爆竹”的由来,亦称“爆竿”。唐代“乡校小臣”来鹄在《早春》一诗里写道: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
火药发明以后,人们制作的“火药爆竹”,威力大、品种多。
随着造纸术的日臻完美,开始有了鞭炮和烟花,应用更为广泛,人们燃放爆竹喜迎新春,祈福纳祥。北宋时期文学家王安石一首《元日》传诵千古,表达了千家万户辞旧迎新的欢跃心情: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人们燃放爆竹,畅饮屠苏酒,张贴门神画、春联,东风荡漾,春意融融,张张笑脸洋溢着对春天的向往。
南宋著名女词人朱淑贞被窗外声声爆竹唤起无限情思,赋诗道:
爆竹声中腊已残,绀酥酒暖烛花寒。
模糊晓色笼春色,便觉体面不普通。
——《除日》
在氤氲的酒香和摇曳的烛光里,模糊的春色已然渐渐显露,万紫千红的春光不是普通的美啊!
在这爆竹声声、阖家欢聚之时,有的诗人却独自愁年,概因新年将至,华发又添,世事难料。
南宋的刘克庄宦海沉浮,郁郁难伸,闻听小儿燃放爆竹,不由感慨自己身态龙钟,垂垂老矣,遂赋诗云:
儿童烧爆竹,妇女治椒花。
独有龙钟叟,凄凉感岁华。
——《岁除》
暮年心害怕,临履极兢兢。
已被梅花恼,时为爆竹惊。
——《岁除前一日》
不过,雪中红梅已被当空炸响的爆竹催得嫣然盛开,春天迈着轻快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烟花,原称焰火、烟火,燃放起来,比爆竹更绚丽更壮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