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上思想和文化空前繁荣的一个时期,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古代故事,一起看看吧!
很多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篇章就出自这个春秋战国时期,例如屈原的《离骚》,孔子及其门生的论话编撰而成的《论语》等。也有许多思想流派和思想家的诞生,例如墨家思想及其创立者墨翟,道家思想和老子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儒家思想和他的创立者孔子,因为直到现在,儒家思想也贯通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家思想最出名的当属孔子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孟子所提出的“仁政”。
儒家思想可以说是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我国赖以立国的第一大流派,其中关于“仁政”的理念贯通了历史帝王的行政。人命无论古今都是很主要的,历史对于判处死刑的人要重重上报,严格把关,一些朝代甚至会要求将死囚统一送到京城关押,斩首。
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匆匆下定论,囚犯也往往是秋后才问斩,一来可以方便审查冤情,二来是顺应天时。而且很多时候帝王登基和新王诞生等,都会大赦天下,可见流淌在大多数历史帝王血液里的“仁政”思想多么的浓厚。
但是对于企图谋反或者大逆不道之人可以当场将其正法,而后再上报,先斩后奏,这个时候就不必等到秋后了。西汉儒学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这样写到:“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东”,认为帝王行事应顺应天时,秋后才可问斩。
问斩的时候也要挑一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而且要选在午时三刻,古人认为,午时三刻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刻,选在这个时候行刑可以幸免犯人的魂魄逗留人间。
而对于刽子手的选择也不能马虎,首先是家族一脉相传的刽子手,就是说刽子手的祖上也必须是做刽子手的。其次是必须要没有信仰和胆子大的人,毕竟那不是一般的职业。再者也需要身体强壮和命格够硬,甚至长得凶恶和丑陋更好。
因为身体强壮才干吃得下苦,长相凶恶和丑陋才干镇得住死囚的鬼魂。最终还要有技术有刀法的人,通常一脉相传的刽子手家族都有属于自己家族的砍头技术,而且刽子手上任也要苦练刀法。
刽子手的手法很主要,汉以前的刽子手讲究的是一刀毙命,不给罪犯带来痛苦,往往家属在行刑前也要贿赂刽子手希翼给犯人一个痛快。唐朝时却恰恰相反,讲究不能将其“一刀两断”,必须留着犯人的头和身体的连接,给犯人一个完整的尸身。
本来不论是对死囚犯的重重审查,亦或是行刑时间和地点的严苛选择,或者是刽子手的重重选择等,都是讲究的一个“仁”字。这就是贯通我国古代的“仁政”。
除了这些以外,古人对待生命的严肃和认真还体现在最终一餐上。这里的最终一餐不是达芬奇的壁画:最终的晚餐这一含义,而是死囚行刑前都会有衙门为其准备最终一顿丰盛的一餐。最早的“断头饭”是楚庄王所定,春秋战国时期的俘虏通常都会被杀或是活埋。
楚庄王希翼这些士兵临行前能好好的吃完自己的最终一餐,这一对待死刑犯的传统很快也连续下来,这一传统到了宋朝时甚至被规定:最终一餐不得低于5000文钱的标准。
不过人之将死,通常很少有人能有心情吃得下这一顿豪华大餐。不过“断头饭”除了这5000文钱的标准以外,里面必须放上一块生肉,这是为何呢?
原本是源自于民间传说,人死后会通过奈何桥去到孟婆处,孟婆会准备一碗孟婆汤让人喝掉,淡忘这一生的烦恼和快乐毫无牵挂的去往生。但孟婆的身边有一只凶恶的大狗,这时候这块生肉就派上了用场,原本这块生肉不是给死囚吃的,而是给孟婆身边的大狗吃的,好让自己能平安的过桥,去往下一次人间。
穿插在历史刑事,律法中的人情味也不少,这多少也有孔夫子“仁政”的功劳。将死之人虽吃不下丰盛的大餐,但是看见碗里的生肉也会涌起些许的温暖,也许人间不值得他们再留下,至少死后的往生能多少有些许的温暖,希翼来世能平安的度过一生,这是留在阳间的生者对将死之人的善意。综上所述,古人对待生命的严肃和认真就在于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