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归皇帝亲掌,下五旗由入八分宗室分掌,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那么什么又是入八分宗室呢?从字面看,是指这些人享受八种特别待遇,即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在清朝,惟独获得入八分辅国公以上爵位的宗室才干享受这八项特别待遇。自不入八分镇国公往下,都没有这个待遇。本来,这些也只是“浮云”而已,入八分宗室的另一项特别待遇才是最主要的,那就是旗份。
何谓旗份?旗份指的是获得入八分辅国公及以上爵位的宗室在封爵时可以分得的八旗牛录。根据爵位高低,从亲王至入八分辅国公,分得的牛录多少不等,爵位越高分得的旗份越多。入八分宗室所领牛录下的旗丁、包衣等,必须视他们及他们的后代为“主子”。这也是为什么年羹尧被称为清世宗雍正帝“潜邸奴才”的真相所在。因为康熙四十八年潜邸时期的雍正帝受封雍亲王时,年氏家族所在的镶白旗下某汉军牛录被划拨给了时为雍亲王的雍正帝当作旗份!说到这里,想必诸君也大概其知道旗份有什么意义了吧?
不知道诸君发现没有?康熙年间,清圣祖康熙帝划拨给儿子雍正帝的牛录并不在上三旗,而是下五旗的牛录!除了镶白旗汉军的几个牛录之外,潜邸时期的雍正帝还分得了镶白旗满洲几个牛录。换句话说,在康熙年间,雍正帝也是下五旗的、是镶白旗。只不过,他的身份是“主子”、而不是“奴才”。如果雍正帝后来没有成为皇帝,那他的后代基本都会在镶白旗。真相很简单,皇帝之所以亲掌上三旗,就是为了对下五旗的入八分宗室形成绝对优势,又如何可能把上三旗“化整为零”呢?所以,清朝入关之后划拨给入八分宗室的旗份都在下五旗。结果就是,上三旗“雷打不动”,而下五旗被越分越零散,已然无力抗衡上三旗了……
清朝的上三旗虽然归皇帝亲掌,但皇帝儿子们的旗份却都不在上三旗,除非他还没有封爵或者将来也成为皇帝。除了早年间在关在时就已经被编入上三旗的一些比较远支的宗室之外,入关之后的入八分宗室及其后代,几乎都在下五旗。换言之,上三旗虽然“尊贵”,但在上三旗的宗室并不“尊贵”。宗室在上三旗,说明他们与大宗的血缘非常疏远……下五旗的入八分宗室才更加“尊贵”!
皇帝的儿子最初是没有旗份的,在封爵之后才会被划拨给一定数量不等的牛录当作旗份。因为清朝的皇子封爵基本以贝子为下限,所以皇子基本都能分得下五旗的旗份,仅仅是多少不等而已。固然,间或也有像风流皇帝乾隆帝的皇十二子永璂那样平生没有获得封爵的皇子,那他自然是没有分得旗份的,只能跟着老爹、留在老爹风流皇帝乾隆帝的上三旗里。不过,他的过继而已绵偲后来受封贝子,还是分得了旗份的。
至于入八分宗室的旗份怎么分配,重要看各旗牛录空缺情况,同时也兼顾平衡。尤其是给皇子的旗份,通常不会都格外同一旗下,相对都比较分散。这个也好理解,皇子之间的利益冲突其实就比较大,如果再格外同一旗下,那不是得炸锅了?但通常情况下,某一位入八分宗室所分得的旗份还是相对照较集中的,基本没有这一旗分几个牛录、那一旗分几个牛录的情况。
综上所述,清朝的上三旗虽然“最贵”,但上三旗下的宗室并不“尊贵”!要么是没有封爵的皇子、要么是在关在时就被格外了上三旗的远支宗室!入关之后,皇子的旗份基本都在下五旗,除非成为皇帝后重新“洗牌”,否则他们的后代也都在下五旗、而不是上三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