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吧
首页 > 社会百态 > 到底是什么事? 亲历者回忆马拉松,究竟发生什么

到底是什么事? 亲历者回忆马拉松,究竟发生什么

时间:2022-01-07 03:19:15 作者:奇闻818 来源:奇闻吧 手机阅读

学会放弃,也是一种胜利

在这场悲剧的背后,其实有很多次放弃比赛赢得生命的机会:第一次,在Cp2,天气已经不好了,但是主办方并没有终止比赛,参赛队员也没有因为天气转变而结束。第二次,很多人已经经历了恶劣天气选择退赛,但上山的人仍然在坚持。前面很多大神都及时退赛了,其他没有经验的参赛人员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有没有那些大神那么厉害。可是很多人,包括江南百英里冠军梁晶,都没有停下,因为马拉松比的就是一个精神。能到这里参赛的人即使有的之前没有跑过山地马拉松,但也一定都是经历过很多城市马拉松赛事的。他们跑过一个又一个的赛事,靠的就是用于克服任何困难的精神,一点小小的风雨在他们看来根本就是百里征程中的一个小挫折。我也是跑过半程马拉松的,那是我头一次跑马拉松,因为是在森林公园,有坡路,我又经验不足,跑到十几公里脚趾就已经疼到受不了,但是大概就是马拉松精神在鼓励我,最终我跑完了21公里,疼到想死过去。回家脱鞋一看,两个大拇指的脚指甲盖已经和肉彻底分离了,没有两天指甲盖就彻底脱落了,很久我都不能再跑步,因为没办法穿跑鞋。如果开始我觉得疼的时候就及时停止,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可是人就是这样,有时候不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肉体凡胎,说受伤就受伤了,说死就死了。高估自己,低估自然,这不是一个两个人的毛病,而是所有人的通病。放弃,有时候就是为了赢得以后更好的自己。

到底是什么事? 亲历者回忆马拉松,究竟发生什么

到底是什么事? 亲历者回忆马拉松,究竟发生什么

甘肃一山地马拉松比赛已造成21人死亡,在已搜救到的151人当中有8人受伤正在接受治疗。主办方称,这是第四届赛事,以往办的无论是赛道,赛程都没有改变,也没有发生过任何意外,这一次极大的公共安全事件的确是始料未及的。造成这件事的原因除了主办方没有知道天气恶劣,还有一部分个人参赛的原因。第一,他们坐车到赛点的时候,已经感觉天气转阴,有刮风,而早上还是阳光明媚。既然发现天气改变为什么还要继续赛事?主办方这个时候没有停止赛事。第二其中一名参赛人员称,他这次跑了两公里热身,而身体还没热起来,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尽管他当时有感觉,但是依然参赛。第三,当一群人在比赛过程突然遇到恶劣天气,身体失温哭着下山,而且劝诫后面的人不要继续上去的时候,后面的人不听依然向山上进发。第四,看到有人在群里发求救信息就应该感觉到事情严重,可以停止比赛,考虑安全第一,可是还是有人不顾后果。马拉松比的是精神还是成绩,是要结果还是要生命?这惨痛的代价背后,是主办方的失策,也是参赛队员的执念。

黄河石林马拉松赛事亲历者:好多人哭着下山 躲进放羊小屋取暖

5月22日,甘肃景泰黄河石林马拉松越野赛遇极端天气,已造成21人遇难。23日,越野赛一位亲历者称,到达第二个打卡点附近时遇到冻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当时已感到失温,躲到放羊的小屋里休息。从山上下来的参赛者说山上的风比山下大,下山的人很多都哭了,看到很多人躺在地上。截至目前,151人确认安全,其中8人轻伤正在医院救治。21人被发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

失温,也叫低体温症,但并不意味着只有在寒冷气候才会出现,事实上在低于20℃时,失温就开始威胁着徒步者了,根据北美的事故报告,在0至10摄氏度是失温症的高发区间。 在户外,湿气和风是最大的杀手。在冰点以上,我们容易被环境温度所麻痹,有些人不自觉的就让自己走的大汗淋漓,这时湿掉的内衣增加了身体热量传导速度,是干内衣的5倍之快。除此之外,风寒效应、湿度都会加剧体温的散失。列一下失温的各个阶段和表现。 一级,轻度失温:33-37°C 颤抖、心律升高、排尿变多、呼吸频次升高、肌肉不协调、蹒跚、行为异常。 二级,中度失温:29-33°C 恍惚、颤抖减少甚至消失、虚弱、思维麻木、智商降低、口齿不清、记忆障碍、视觉障碍、心律不齐、瞳孔放大。 三级,严重失温:22-29°C 昏迷、神经反射消失(对疼痛没有反应)、呼吸频率和心律极低、低血压、可能出现心室纤颤、患者无法自主调节体温。 四级,致命阶段:低于22°C 肌肉僵硬,很少能觉察到心跳或者呼吸、很容易出现心室纤颤然后真正死亡。 这个亲历者至少也在二级失温状态了。

一场马拉松,参与者172人,死亡21人,主办方真的有专门承办赛事的能力吗?遇到极端天气是意外,那沿线有没有设立医疗站点,有没有设立补给站点,有没有专门的跟踪对伍跟在后方?一场正规的马拉松,沿路都应该有专门的医疗队伍,怎么会在参赛者遇险的时候赶忙从山下赶过去?

学会放弃,也是一种胜利

在这场悲剧的背后,其实有很多次放弃比赛赢得生命的机会:第一次,在Cp2,天气已经不好了,但是主办方并没有终止比赛,参赛队员也没有因为天气转变而结束。第二次,很多人已经经历了恶劣天气选择退赛,但上山的人仍然在坚持。前面很多大神都及时退赛了,其他没有经验的参赛人员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有没有那些大神那么厉害。可是很多人,包括江南百英里冠军梁晶,都没有停下,因为马拉松比的就是一个精神。能到这里参赛的人即使有的之前没有跑过山地马拉松,但也一定都是经历过很多城市马拉松赛事的。他们跑过一个又一个的赛事,靠的就是用于克服任何困难的精神,一点小小的风雨在他们看来根本就是百里征程中的一个小挫折。我也是跑过半程马拉松的,那是我头一次跑马拉松,因为是在森林公园,有坡路,我又经验不足,跑到十几公里脚趾就已经疼到受不了,但是大概就是马拉松精神在鼓励我,最终我跑完了21公里,疼到想死过去。回家脱鞋一看,两个大拇指的脚指甲盖已经和肉彻底分离了,没有两天指甲盖就彻底脱落了,很久我都不能再跑步,因为没办法穿跑鞋。如果开始我觉得疼的时候就及时停止,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可是人就是这样,有时候不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肉体凡胎,说受伤就受伤了,说死就死了。高估自己,低估自然,这不是一个两个人的毛病,而是所有人的通病。放弃,有时候就是为了赢得以后更好的自己。

参与者自述:甘肃黄河石林百公里马拉松越野赛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下为当事人自述: 这个比赛已办四届。前面几届,赛事组织工作一般般,但完赛即发1600元补助,让选手们仍旧趋之若鹜。毕竟,除掉1000元报名费,完赛可净赚600元,一般地域的选手参赛费用基本就覆盖掉了。 黄河石林这个比赛,即便赛事组织达不到一百分的标准,几届搞下来,也算是一个成熟赛事了,赛道几年没变过,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相关人员都了然于胸,且往年的比赛没有出现过一单哪怕是极小极小的问题,有也只是未完赛选手因为前半段关门时间设置的比较苛刻而引起的吐槽,认为组委会是故意如此,把一部分选手关门,以达到节省费用的目的。毕竟关掉10个人就少支出一万六。 然而今年,肉眼可见一些细节,比如赛道布标,感觉黄河石林这个比赛槽点变少了,组织工作更细腻了。但偏偏就是今年的比赛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问题出在天气上,极端天气。 甚至521这天的天气预报,都没有预报出来第二天的这种极端天气。 522比赛日,早上,风和日丽,阳光甚好,坐摆渡车去起点之前甚至还有一丝暖意。 下摆渡车那一刻,天色转阴,随即起风,风力有四五级的样子。体感温度瞬间降低,参加百公里越野赛,开枪前我跑了两公里来热身,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更麻烦的是,跑完这两公里,身上也没有热起来。 五月底,白银已经入夏,基于前几届的经验,冲锋衣并没有被列入强制装备,而是做为建议装备写进了赛事手册。关于这一点,没有人提出异议,我的冲锋衣装进了转运包,存放到赛道62公里处的Cp6换装点,正常情况天黑前能赶到这里。 哦,还有一点是,组委会收集转运包的时间是在赛前一晚,如果是比赛当天早上,可能很多人就会把冲锋衣穿在身上了。 这个比赛因为前十名的高奖金,即便拿不到名次奖金,也还有1600元补助兜底,所以每年高手参赛的比重都不低。比赛开始,大神们很多都穿着短袖短裤,等待起跑的时候都哆哆嗦嗦的,枪一响,都箭一般冲了出去。 开跑就是几公里的盘山路陡下坡,大家都是想借助下坡迅速让身体热起来,起码我是这么想的。 问题是,9点整比赛开始,风力有增无减,这个长下坡,不知道有多少人帽子直接被吹飞,又停下来返回捡帽子。 起点到Cp1,这段基本在景区内跑,在石林的夹缝中跑,高大的石林挡住了风。过了Cp1之后,就是一马平川的戈壁,但到Cp2之前大部分赛道是顺风,也还好。 我到Cp2之前,就开始下雨了,从零星的雨点,到比零星更密一些的雨点。这时候大概是10点半前后。 过了Cp2之后,才是真正的麻烦来临。 首先是逆风,风力已经加大到七八级,雨更密了,风裹挟着雨点打到脸的,像密集的子弹打过来一样,真疼。眼镜被雨水糊住,眼睛在强风密雨下也睁不开,只能眯着缝儿,视线受到严重影响。 原本黄河石林的赛道,最难的部分就在这一段,从Cp2到Cp3,8公里距离,爬升1000米,且只有爬升没有下降。山是石头与砂土混合的路况,很多段都非常陡。 在以往的比赛中,这一段都无比艰难,选手们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这里是摩托车都上不去的,所以Cp3不提供任何补给,这意味着,即便到达山顶,也没有可补充的食物、饮水,热水更是妄想,暴露的山体,更无处可休息,且无法在此处退赛。还要坚持到Cp4。 但522这一天,问题N倍放大,越往上爬,风越大、雨越大、温度越低,体感温度更低。 我在往上爬的时候,看到第一个从上面往下走的选手,说上面太冷了,受不了,退赛。第一时间我在想什么:就这样放弃一千六了吗?后来每念及,我都想抽自己。 继续往上爬,陆续又有几名选手下来。包括很大神的选手。 而我的情况,越来越不好。全身都已经湿透,包括鞋子袜子全部都湿了,风吹的站不住,非常担心被吹倒,冷的愈发受不了,找了一个相对避风的地方掏出保温毯,裹在身上,瞬间就被风吹散开,什么用都没有。还有选手的保温毯,直接被大风给撕碎了。 我戴一副无指手套,用登山杖,手冻的受不了,就把登山杖夹在腋下,慢慢往山上走。 很快,发现十根手指都没有感觉了,这是在除东北的冬天外从未发生过的情况。把手指放嘴里含着,感觉含了很久,但手指仍然无感觉,同时觉得舌头也冰凉了。 这个瞬间,我果断决定退赛,下山。 既然下山,就肯定想尽快下去,尽快回到暖和的地方,但,不可能。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种很陡的地形尤甚。岩石是湿滑的,视线是模糊的,而身体,也开始不由自主地发抖,抖得没办法停下来那种。 一小步一小步地往下挪,而我觉得已经有迷迷糊糊的感觉了,越抖,这种迷糊的感觉越强,我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坚持到山下,即便要倒,也要倒在山下。 我想我是幸运的,在最后时刻及时做了决定。做决定那一刻,应该是在失温的边缘徘徊,处在临界点上,毫厘之间,下山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失温的症状。 这样讲,如果我没及时下撤,接下来可能就是在我毫无提防的情况下,忽然倒下。 失温,太可怕了……

相关文章

社会百态

热门文章

今日最新

友情链接: 美女图片 两性健康网 奇闻818手机版 说说大全 奇闻网 168图片网 z6新闻网 奇闻818 天下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