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不建议父母在子女身上投入过多,一是让自己有负担,可能得不到子女的相应回报会很寒心,增加无形的精神压力。二是会形成子女的过度依赖性,让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的好,不知感恩。老人的女儿8年未联系,唯一一次电话还称打错了,可见其女儿对父母的付出丝毫不感激,更觉得理所当然。老人立遗嘱,将遗产送给朋友,不仅显示了自己的知恩图报,还弘扬了社会正能量,鼓励了更多的人去传递爱心。遗嘱库越来越受欢迎,很大力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解决了人们的身心负担。
大多数人都会把财产留给自己的子女或亲属,赠予他人的,必定在亲情方面有所缺失,可能是亲人都不在世,也可能是亲人关系很差。该案例很显然,女儿和老人几乎是断绝来往的关系。
67岁的方波奇医生,立遗嘱,将财产送给朋友。老人有一个女儿,辛苦带大,并送去瑞士留学,8年来未联系,唯一一次接通电话,对方说打错电话就挂断了。 老人说,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救他命的就是亲人,看来老人说得没错,为人儿女,长大就不要老人了,这读书、留学,学到的到底是什么鬼?
支持老人的决定!老人在抚养孩子这件事上花了很大的精力,送孩子去瑞士读书,几乎掏光了一身的积蓄。反观女儿,有了出息,但却和自己的父亲形同陌路,8年来不见踪影,唯一一次联系还是不小心打错电话,仿佛和父亲就是陌生人。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该尽到的义务,而这位做女儿的当了8年的空气,她的所作所为伤透了老父亲的心,老人做出把财产送人的决定也是无奈之举。父女缘分一场,老人愿意对孩子好,那是因为爱,绝不欠孩子什么,没道理把一辈子都耽误在孩子身上。
能理解老人的做法。在中国传统社会的认知里,许多人忌讳谈及死亡,认为生前立遗嘱“不吉利”。正是受到这种观念影响,往往容易出现在被继承人死后因遗产继承问题协商无果,产生甚至激化家庭矛盾,上演家族间遗产“争夺战”,使得家庭原本的温情消散殆尽。生前立好遗嘱,未雨绸缪,它既能够确保立遗嘱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遗产,还能避免自己的“身后事”变成“麻烦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