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文化课考核标准还处在众口难调阶段,另一边体育美育又要被引入中考,现在的孩子们可真不容易。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和通过考试这三项,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加上偏科现象的存在,已经给应试教育下的孩子们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如果再把体育美育等传统“副科”纳入记分考试的范围,对那些不擅长运动和音美特长的孩子来说,真的是太难了。能否实行“选考”制度?在必考科目之外,设置多个可选考试项目,让孩子按自身特长进行考核,既能施展特长,也不增加额外负担。毕竟,并非每个学生都是全才,相信出题人也一样,那就不要用全才的标准去要求我们的孩子。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确实是个非常不错的提议,强调德智体美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把这些东西一股脑的定义为分数取胜,未免也太草率了吧。中学时代,最重要的不是体育美术应该考多少分,而是尽量保证孩子们能够上体育课和美术课。我上中学的时候,体育老师和美术音乐老师就没见过,天天都是数学老师来上课,所以你跟我强调德智体美,却连上课的机会都没有,有什么意义呢?德智体美的发展是大趋势,但是人或多或少有些缺陷,并不是谁都可以全能的,把这些东西计入到总分,并不公平。
体育美育进中考引发热议:一重视就考试,唯分数论欲罢不能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多年来,全面发展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分数”究竟能否淡化、如何科学淡化,仍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唯分数论”的教育评价导向尽管被社会诟病,但因其有操作性强、量化度高、显效性强等优点,至今让教育界“欲罢不能”。
不久前,“中考体育将与语数英等科目同分值”“到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的政策和相关信息引发各方热议,尽管一些人表示理解与赞同政策的初衷,但仍有大量学生、家长对政策具体执行中的各种困扰表现出畏难情绪。
1
孩子十八般武艺要样样俱全?
体育美育成绩要纳入中考计分的消息一出,长期以来被课业负担加重、经济支出加码、教育不公平加剧的焦虑裹挟的学生与家长们更加不知所措,朋友圈、相关新闻留言区,一片质疑之声。
“感觉明明老老实实地跟着学校和老师的步伐走,怎么突然一下就宣布我掉队了”“哪里是什么金什么玉,林妹妹就是体测不如你宝姐姐”“家门口那个快黄了的美术培训班突然有救了”……
还有不少网民调侃:“教育改革一次,家长就重新审视自己的弱点,被迫提升一次”“以前减负,家长练就了一身陪读好手艺。现在体育改革,家长的体魄逐渐增强,未来美术音乐都加入考试,家长势必会成为全才,孩子更是要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
采访中,不少家长告诉半月谈记者,多考几门课并非多摆几块积木那么简单,他们更关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努力才能更大程度契合新的中考要求。一些行动力强的家长已经不再思考“为什么”,而在努力规划“怎么办”。
于是乎,培训班成了家长们的优先选择。然而,尽管每个家庭对“高分”的渴望是一样的,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具备自费提升孩子素质的能力。有家长无奈地说:“家长的经济实力和育儿规划能力决定了孩子不用等到高考,中考时就有可能要被分流。”
“我支持这个政策的初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多好呀。但能不能从基础做起,公立学校的体育、美育能上点心吗?学校能做到专业、负责吗?能通过学校教育发展一门体育、美育特长且不需要学生另外自费补课吗?”网民“吟”说。
正如文章中所说的,“唯分数论”教育评价导向尽管不断被诟病,但确实具有操作性强、量化度高、显效性强的特点。
大家应该都有所体会,如果不把体育课、美术课放在考试中,这些课程在中学阶段一般都会变成语文课、数学课,而体美培养又是强健中学生体魄的必要课程,如何推动呢?
在我国,中小学校普遍存在学生密集型,如果不对相应指标进行量化,体美培育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你支持体美进中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