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时期,当时有很多的军阀,那么日本人为何非要选择吴佩孚呢?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看下吴佩孚当时的背景了。吴佩孚原本是一介书生,之后弃笔从戎,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才略,一直做到了直系军首领的位置。在1922年的直奉大战期间,吴佩孚凭借着自己过人的谋略,一举击溃了张作霖的部队,并且将张作霖逼到了关外。这场战斗结束之后,吴佩孚的名声大噪,甚至在1924年被美国的时代周刊评价为“中国最强者”,可见当时吴佩孚在国内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成长迅速的吴佩孚萌生了将张作霖彻底击溃的统治北方的想法,于是又一次直奉大战便爆发了,然而凭借25万精兵本以为能胜利的吴佩孚没有想到最终却以冯玉祥等人的倒戈导致了自己这次直奉大战的战败,战败的吴佩孚不仅没能完成他的统治北方地区的梦想,就连占领不久的北京地区都保不住,只能退守到湖南湖北等地,退守到两湖地区之后,吴佩孚重新整治军队,扩充军队,虽然一时间不能再去硬碰张作霖军队,但是勉强自保独占一方还是可以的,事不随人愿,正在休养生息的直系军阀,被国民革命军盯上了,1926年秋天,国民革命军发动了北伐,将吴佩孚所率领的直系军队全灭,吴佩孚从此走下军阀舞台,成为一个寻常人。
1931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为了加快侵华的脚步,日本高层想要扶持“傀儡政府”,此时失意的吴佩孚便成了他们最好的人选,日本人想要凭借吴佩孚的影响力以及出色的军事才略来帮助他们。
为了劝降吴佩孚日本人可谓是绞尽脑汁,动用了各种手段:
日本人允诺吴佩孚,只要吴佩孚答应帮助他们,他们就提供“十万支枪支,两千挺机枪,数百万的援助款”来帮助吴佩孚重新走上军阀舞台,却遭到了吴佩孚的拒绝,吴佩孚回应日本人“我曾经拥有的枪支不止十万,拥有的金钱不止百万,但是最终我还是失败了,说明成败的原因不在于枪支金钱,如果我愿意借助外援,又何至于等到今天,中国人的事应由中国人自了”,不肯善罢甘休的日本人又派了江朝宗等人上门劝说,都被吴佩孚痛骂没有好下场。
在动用吴佩孚身边这些“熟人”劝说无果的情况下,时任日本特务机关统领的土肥原贤二只能亲自出马。
1.土肥原贤二首次登门
作为一个“中国通”的他很有信心说服吴佩孚,土肥原贤二来到吴佩孚的住处见到吴佩孚,对吴佩孚说“如果您愿意帮助我们成立伪政府,我们可以放弃北平的统治权以及您提出的任何要求”,吴佩孚回土肥原贤二“非常感谢您的抬举,但是我已经不想再出风头了”,闻听此言的土肥原贤二发现利诱不成,便央求吴佩孚“还请玉师出面救救日本吧”,吴佩孚冷笑道“自身不能救,焉能救人”,见此情景的土肥原贤二只能灰溜溜的走了。
2.土肥原贤二二次登门
经过第一次登门的失败,土肥原贤二想到了“迂回之策”,他知道想要劝降吴佩孚这个直性子,不能太直接的去谈,于是他便二次登门和吴佩孚聊起了所谓的“治国理道”,吴佩孚虽是军阀闻名,但是毕竟也是书生出身,对待治国治理,道德伦常还是很透彻的,对于土肥原贤二的这通“歪理”,吴佩孚直接回他“治国理道不同于卖国求荣”,并且将自己写的一首对联读给了土肥原贤二听“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进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作为“中国通”的土肥原贤二,自然能听懂这首诗的意思,再次灰溜溜的走了。
3.土肥原贤二施以金钱诱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