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世界:集成电路探秘》,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去年出版的一本科普类童书,虽是童书,却老少咸宜,它也能帮助成年人大致了解芯片的世界。
这本书起源于上海新闻广播《海上畅谈》策划的一档“创新之问·小学生对话中国院士”系列广播节目,该节目邀请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来和小学生一起畅谈当前有趣的科普话题。孩子们天马行空脑洞大开地提问题,院士们不断接招,答疑释惑,产生了许多有趣的对话。本书就是从中国科学院院士、集成电路专家邹世昌与孩子们的谈话整理而来。
在这本书里,邹院士回答了孩子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介绍了芯片的小知识以及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历史。
邹世昌告诉小朋友们,计算机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它的芯片,而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芯片的身影,比如交通卡、银行卡、身份证、手机、电子表、智能全自动洗衣机、智能电饭煲,等等。
芯片又是什么呢?本质上讲,就是集成电路。用于制作集成电路的材料则是半导体,所谓半导体,就是有时导电,有时不导电的材料,如锗、硅、砷化镓等,科学家利用它们的特性,通过一定工艺,制作成晶体管,再把这些不同功能的大量的晶体管(可能上亿个)做成各种复杂的电路,这种复杂的电路具有各种功能、能完成各种指令,被称为集成电路。随着现代工艺的进步,集成电路越来越复杂,体积越来越小,最终的产品形态就是我们今天各行各业都在使用,都离不开的芯片。
邹世昌院士为孩子们讲芯片知识,不光是讲理论研究的内容,还结合我国的产业现状,让孩子们了解产业背景知识,启蒙他们的职业意识,让他们知道科技强国的梦想务必立足现实。
他介绍这几年我国采取措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情况:现在上海已经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但是还没有把产业链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国内芯片制造线大部分是为国外设计公司代加工芯片,国内要用的集成电路80%以上都要从外国进口,我们做的芯片有的到外头转一圈又回来了。
为什么不能把它们连接起来呢?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还不能根据系统的要求,根据它的功能,经过数字模拟,来自主设计我们需要的线路和版图,成为集成电路,再加工成为芯片。
邹院士告诉孩子们:要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需要大量年轻的工程师,包括计算机专业、微电子专业、软件专业、通信专业的年轻工程师。他寄希望于孩子们:如果你们中间有人对设计感兴趣,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
《芯片世界:集成电路探秘》作为一本科普读物,是尤其适合给孩子们看的。在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喜欢追影视明星的今天,给孩子们普及网络游戏背后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起严谨的科学精神,开启他们的职业梦想,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