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见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国房地产报。
大意是说,房地产限制性政策已经完成使命,恢复住房消费势在必行。
这两天到处翻看,找不到了。很多人说这是个假新闻,已经被中国房地产报删掉。
至于真假,不得而知了,不过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不管究竟来不来风,在舆论当中,始终还是掀起了一丝波澜,哪怕这丝波澜,已经风平浪静了。
成都楼市观察员,一个有专业、有态度,三观比五官还正的良心观察员,值得信赖和支持!
房产知识小课堂
NO1 近来楼市低迷的三个原因
楼市这两年持续低迷,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不太想买、不太敢买、没有钱买。
房主不炒之下,一系列的严调严控政策,已经断绝了炒房的前景,形成了大部分的楼市观望氛围,这谓之不太想买;开发商被釜底抽薪,就连头部的民营房企都病入膏肓,不夸张地来说,不是在暴雷当中,就是在暴雷的途中,这谓之余不太敢买;今年以来,大环境严峻,百业维艰,民生困难,普通老百姓包里确实不如以往有钱,这谓之没有钱买。
这三个因素当中,有两个事可以人为控制的,只有没有钱买这个事,解决起来比较复杂。
所以说,对于楼市问题而言,从这三个角度来讲,要抑扬顿挫的话,最好解决的也就是前两个因素,最能立竿见影的也是前两个因素。
低迷的楼市
NO2 房地产始终还是中国唯一的支柱产业
网上向来不缺乏什么房地产祸国论,房地产严重拖累了中国经济论等等。
这有点像那个秋后算账的意思,但实际上而言,就算秋后算账都远不是时候,也更不应该矫枉过正。
有个老人曾经说过,发展是第一要务,中国基本目标要百年不动摇,所以说在当下的中国,发展依旧是压倒一切的因素。
客观来讲,房地产的一切是非,都是建立在整个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上的,撇开中国经济这个大势来讨论房地产,纯属无的放矢。
大势之下,需要收敛,那就必须要学会收敛;大势之下,需要发展,那就必须要贡献力量。而放在全球更大的势中,三驾马车,已簸其一,内部之中,消费萎靡,这时候剩下的不再加把力,又怎么能持续稳健地领跑呢?
百年难遇的大变局,达成目的才是根本,手段只是其次,说通俗点就是,哪怕是藏着掖着的夜壶,该用的时候还是要用,因为火烧眉毛迫在眉睫,实用为主。
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NO3 矫枉切勿过正、实用才是王道
前文说过,在楼市低迷的三个因素中,最容易解决的就是前两个因素。
其实这句话,不是十分正确,确切来说,最容易解决的只有一个,把不太想买这个因素解决了。
不太敢买,这个因素不是不好解决,而是有悖于人性和利益,基本上不会去解决。
再说直白点,这是上阶段的调控成果。土地的水分是不能挤的,这是人性,自己的东西是不能动的,能动的都只能是别人家的东西。再说商人逐利的本性,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完全可以保证的是,即使再次解决这个问题,也只会酝酿出更大的问题而已。
再说,又不是只有张屠夫,背后一大堆这样那样的自家人,难道还害怕就只能吃带毛的猪了嘛!
所以,把不太想买,变成可以买,甚至稍微多一点,变成有点想买,肯定就是当务之急的事,也是最立竿见影的事。
去年底的时候,发改委、货币政策委员会、学界、媒体纷纷暖风不断。基本上去年出台指导价的城市,今年也就剩下表面样子而已。各种贷款和利率管控,也是差不多名存实亡,更为夸张的是,衢州、秦皇岛、福州、南宁、绵阳、兰州纷纷已经解开限购了。
解除限购的城市
这里面大家应该会有两个共识:
1 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城市,更多类型的刺激政策出台。
2 不会触及底线,也不会触及相关利益,比如把增值税免征由五改二之类的。
这两个共识,牵扯甚多,观察员不详细阐述了,懂得人,自然都懂,不懂的,说了也白搭。
NO4 楼市是棵常青树,价值代表存在,大势转变黄金或者白银时代而已
存在即是合理,供需能短期影响价格,但长期来看,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中外如此,古今如此,概莫如外!
只有越来越合理的房地产,没有不存在或者消失的房地产,楼市调控的基调便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楼市调控九字方针
对于普通人而言,可以厌恶高房价、杜绝炒房、但是切莫混淆需求和价格的关系,更不要误解成房价如葱,这样的话,吞下苦果的,只有自己。
不管是楼市大势转变,或者是各种表象纷呈,任他狂风暴雨,沧海桑田,坚守自己的需求,才能真正地以不变应万变。
2020年初,观察员撰文极力规劝刚需和改善,这是一个不错的时机,结果被骂得狗血淋头;
2022年初,观察员还想告诉刚需,不要拿自己的需求赌楼市的风云变幻,代价是承受不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