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月球生活
人类有句话: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不,许多年前人们到月球上居住的幻想,今天就实现了。
月球没有氧气的问题解决了。培育多年的太空植物被广泛种植在了月球上。这种植物具有需要养料和水分少,生命力强,释放氧气多的特点。从吃的粮食、水果、蔬菜,到用的棉花、橡胶……都是太空植物的一员。由于在宇宙环境中生长,这些植物开出的花朵更鲜艳、更美丽,种出来的粮食和果实更大更有营养。大米像乒乓球那么大,苹果像篮球那么大。这些植物的果实也被送到地球,解决了地球上食物短缺的问题,地球上再也没有挨饿的人了。
月球上的引力没有地球大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和利用。月球上生活的人们鞋子底部装了特殊装置,可以和月球的磁场产生感应,就像在地球上行走一样。月球上的建筑既坚固又轻巧,一旦有散落的材料,不会直接掉到地上,而是利用磁场自动和地面保持一定安全的距离,这样就不会发生在地球上地震时出现的建筑物倒塌伤害人的事情了。月球上的车是没有轮子的“漂移车”,就像地球上的磁悬浮列车一样,各个车辆都在不同高度的车道里飞驰,速度又快又安全。
在月球,没有冒着黑烟的工厂,也没有排着污水的管道,一切产品的生产都是利用月球特殊的宇宙环境,用高科技制造的。因为月球上承担了这样的生产任务,地球上的污染也因此减少了。人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再没有了战争。可爱的地球慢慢恢复了和平、绿色和美丽。
未来的月球是地球的好伙伴,未来的地球也会是人类幸福的家园!
人类首次登上月球靠的是理论观测计算的基础,当然首先证明了我们的理论较为成熟,下来确定没有人类的生存,同时也确定了没有生物,还有确定没有中国的嫦娥还有那只大兔子。
不过登上月球带回来的更多的是未解之谜,包括月球的起源、年龄、表面放射性,月球磁场等等的一系列的问题有待于考证和研究。有一个“月球十大未解之谜”可以参考看看。
人类于1961年登陆月球,但是人类登陆月球之后,不但没有解开月球原先的疑问,反而增加了更多的不解之谜。
体积。作为卫星它的体积太大了,大得几乎“不正常”。地球直径12742千米,月球直径3467千米,是地球的27%。火星直径6787千米,火星有两个卫星,最大一个直径23千米,是火星的0.34%。木星直径142800千米,有13个卫星,最大一个直径5000千米,是木星的3.5%。由此看来,很多的行星,它的卫星体积都没有超过母星的10%,但是月球的体积竟然达到母星的27%,这是不是太奇怪呢?
引力。虽然月球的引力很小,但是却能对地球上的海洋产生巨大的作用力,能引起潮汐。月球通过自身引力,虽然不能改变地球的轨道,但是却可以把地球“拉歪”,使地球以一种奇特的姿势公转,造就了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的不同。
月球起源。月球岩石比地球岩石更加古老,这就否定了月球与地球同时产生的说法,其次,月球岩石成分与地球有很大的不同,也否定了月球来源于地球本身的说法。还有,太阳引力比地球更大,如果说月球偶尔闯入地球轨道,那也是会被太阳吸引过去而不会留在地球轨道上,所以,月球是被地球捕获的说法也否定了。目前无法得知月球的来源。
月球陨石坑。月球上的陨石坑都“太浅”了,月球由于没有大气层进行缓冲,陨石会毫无阻拦的撞击月球表面,应该会留下一个几十千米深的大坑。但是月球上的陨石坑深度没有一个超过10千米,所以科学家推测,月球地下应该有一层坚固的物质使陨石无法穿透。
月球空心。美国火箭撞月球的实验中,地震仪记录到了长达3小时的振动波,如果月球是实心的,这种震动最多不会超过15分钟,由此可推测,月球是一个空心的星体。
月球是人造天体。科学家发现,月球的公转轨迹与人造卫星拥有相同的特性。因此有科学家怀疑,月球是人造天体,天然卫星的运动轨迹不可能这么精确,只有人造天体才能实现轨道精确运行。
首先感谢邀请。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的大爆炸。如果没有当初的大爆炸,今天的世界将不复存在。月球是地球的保护神,它对地球有着巨大的意义。如果没有月球的保护,地球上或许就不会有生命体存在了。目前来看月球的轨道被锁定了,那么月球未来还会远离地球吗?
我们知道,地球和月球诞生于一个物质团中,它们是典型的共生系统。今天的地月系统,轨道是锁定在一起的。但是时间放到过去,你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远古时期的时候,月球距离地球的最近距离约为3万公里左右,如果在靠近些,月球就会进入地球的洛希极限,不过这时候木星和太阳帮助了月球。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月球的一面,是因为它们的轨道被锁定了。月球的自转和公转时间相同。实际上地球会对月球产生潮汐,但是月球并非只会受到地球的潮汐,还有太阳的潮汐和木星的潮汐,而太阳的潮汐要大于木星的潮汐,所以月球每围绕地球运转一周,它就会向外偏离一切。
这也是为何45亿年前,月球距离地球3万公里,今天却是38万公里。如果今天的月球没有被锁定的话,它还是会快速的原理地球而去。如果月球一旦距离地球太远的情况下, 这颗卫星就会降级变为小行星,而它的公转轨道也从地球变为太阳。也就是说月球会变为一颗超级小行星。
所以这就是奇迹的所在,月球在保护地球的同时,也在远离地球。当它到达了一定的距离,就如同被上了锁一样,被固定在了一个位置。目前来看月球每环绕一周地球,就会往外偏移,不过这种偏移可以忽略不计,因为目前来看地球的潮汐力要远远超过太阳和木星。
我是宇宙V空间,一个科普天文爱好者!本文由宇宙V空间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有疑问,请在下方评论和留言!月球的十大谜团
1.月球起源之谜
对于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提出3种理论,它们全都有缺陷,但是“阿波罗”计划却有助于证明,其中看来可能性最小的理论是最佳理论。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于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另一种理论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然而“阿波罗”登月探险的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结构成份差别很大,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假说 ,即“俘获说”。他们认为,月亮是偶然闯入地球引力场,而被锁定在目前的轨道上。可是,要从理论上解释这一过程的机制,难度相当大。因此,上述3种理论全都难以站得住脚。正如罗宾·布列特博士所称:“要解释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释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2.月球年龄之谜
令人惊异的是,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经分析发现其中99%的年龄要比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更加年长。阿姆斯特朗在“寂静海”降落后拣起的第一块岩石的年龄是36亿岁。其他一些岩石的年龄为43亿岁、46亿岁和45亿岁——它几乎和地球及太阳系本身的年龄一样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年龄为53亿岁的月球岩石。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古老的岩石都采自科学家认为是月球上最年轻的区域。根据这些证据,有些科学家提出,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前很久很久便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3.月球土壤的年岁比岩石年岁更大之谜
月球古老的岩石已使科学家束手无策,然而,和这些岩石周围的土壤相比,岩石还算是年轻的。据分析,土壤的年龄至少比岩石大10亿年。乍一听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科学家认为这些土壤是岩石粉碎后形成的。但是,测定了岩石和土壤的化学成份之后,科学家发现,这些土壤与岩石无关,似乎是从别处来的 。
4.当巨大物体袭击月球时,月球发出空心球似的声音之谜
在“阿波罗”探险过程中,废弃的火箭第三节推进器会轰地一下撞在月球表面。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文件记载,“每一次这样的响声,听起来仿佛是一个大铃铛的声音。”当登月人员降落在颜色特别黑的平原上时,他们发现要在月球表面钻孔十分困难。土壤样品经分析后发现,其中含有大量地球上稀有的金属钛(它被用于超音速喷气机和宇宙飞船上);另一些硬金属,如锆,铱、铍的含量也很丰富。科学家觉得迷惑不解,因为这些金属只有在很高的高温--约华氏4500度下,才会和周围的岩石融为一体。
5.不锈铁之谜
月面岩石样其中还含有纯铁颗粒,科学家认为它们不是来之陨星。苏联和美国的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更加奇怪的现象:这些纯铁颗粒在地球上放了7年还不生锈。在科学世界里,不生锈的纯铁是闻所未闻的。
6.月球放射性之谜
月亮中厚度为8英里的表层具有放射性,这也是一个惊人的现象。当“阿波罗15”的宇航员们使用温度计时,他们发现读数高得出奇,这表明,亚平宁平原附近的热流的确温度很高。一位科学家惊呼:“上帝啊,这片土地马上就要熔化了!月球的核心一定更热。”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月心温度并不高。这些热量是从月球表面大量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可是这些放射性物质(铀、铊和钚)是从哪里来的?假如它们来自月心,那么它们怎么会来到月球表面?
7.干燥的月球上的大量水气之谜
最初几次月球探险表明,月球是个干燥的天体。一位科学家曾断言,它比戈壁大沙漠干燥100万倍。“阿波罗”计划的最初几次都未在月球表面发现任何水的踪迹。可是“阿波罗15”的科学家却探测到月球表面有一处面积达100平方英里的水气团。科学家们红着脸争辩说,这是美国宇航员废弃在月亮上的两个小水箱漏水造成的。可是这么小的水箱怎能产生这样一大片水气?当然这也不会是宇航员的尿液——它直接喷射到月球的天空中。看来这些水气来自月球内部。
8.月球表面呈玻璃状之谜
“阿波罗”的宇航员们发现,月球表面有许多地方覆盖着一层玻璃状的物质,这表明,月球表面似乎被炽热的火球烧灼过。正如一位科学家所指出的:“月亮上铺着玻璃。”专家的分析证明,这层玻璃状物质并不是巨大的陨星的撞击产生的,有些科学家相信,这是太阳的爆炸--某种微型新星状态——产生的后果。
9.月亮的磁场之谜
早先探测和研究表明月球几乎没有磁场,可是对月球岩石的分析却证明它有过强大的磁场。这一现象令科学家大惑不解,保罗·加斯特博士宣称:“这里的岩石具有非常奇特的磁性……完全出乎我们意料。”如果月球曾经有过磁场,那么它就应该有个铁质的核心,可是可靠的证据显示,月球不可能有这样一个核心;而且月亮也不可能从别的天体(诸如地球)获得磁场,因为假如真是那样的话,它就必须离地球很近,这时它会被地球引力撕得粉碎。
10.月球内部神秘的“物质聚集点”之谜
1968年,围绕月球飞行的探测器首次显示,月球的表层下存在着“物质聚集结构”。当宇宙飞船飞越这些结构上空时,由于它们的巨大引力,飞船的飞行会稍稍低于规定的轨道,而当飞船离开这些结构上空时,它又会稍稍加速,这清楚地表明这物质聚焦结构的存在,以及它们巨大的质量。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结构就像一只牛眼,由重元素构成,隐藏在月球表面“海”的下面。正如一位科学家所称:“看来谁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对付它们。”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利用“玉兔二号”携带的红外成像光谱仪(VNIS)的探测数据,证明了“嫦娥四号”落区月壤中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月球深部物质,这一研究结果正在揭开月球最大的谜题之一。
与地球相似,月球由核、幔、壳构成。科学家推断,随月球岩浆演化,较轻的斜长石组分上浮形成月壳,而橄榄石、辉石等较重的矿物下沉形成月幔。然而,这一关于月幔组成的推论至今没有被有力地证实。
揭开月球形成之初未解之谜的一种方法就是分析它的地幔。 但人类对月幔的认识非常有限,基本还处于设想阶段。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波罗任务和苏联的月球探测器都没有带回月幔样本。 但是现在,中国的科学家做到了,在“玉兔二号”的帮助下,人类开始窥到月幔的真面目。
这次“玉兔二号”的发现则为解答月幔物质组成的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为完善月球形成与演化模型提供了支撑。对确定月球地幔的构成和月背的地质构成有重大意义。但最为重要的是,它将帮助人类进一步认识月球的形成与演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