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多年的手稿记载月亮曾消失数月,到底是什么原因?
在《彼得伯勒纪事》的盎格鲁-撒克逊时代手稿中有述:“五月的第五个晚上,月亮在傍晚闪着明亮的光芒,此后它的光线逐渐减弱,最后它就被彻底熄灭了”!看上去是一个很正常的月亮被乌云挡住的描述,但正常情况下,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不会被史书正式记载!
而更诡异的是手稿中继续描写,除了月亮不见以外,天空中还留下了阴森恐怖的泛这惨白色的光点,它们不是星星,但却比星星更明亮一些,并且还持续了数月之久。到底是什么天象,科学家也无法解释,一直到最近有一个科学团队对当时的古冰芯研究,揭示了这个历史上发生过的现象可能和一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有关!
公元1108年的火山喷发
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并不是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手稿,能解决这个问题完全是一个副产品!科研团队对格陵兰和南极洲的古老冰芯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根据冰芯中的沉积物,比如当时的尘埃和封存在冰芯中的气泡等,可以揭示当时大气层中到底充斥了什么物质,而根据这些物质的成分,可以推测出当时的地球上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钻取冰芯
冰中气泡
1108年的火山喷发就是被这样突然起来的发现而被提上台面的,科学家并非不清楚地质史上的那些火山喷发,但当时在1110年前后有数座火山喷发,具体是哪一座,对当时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当时的社会中又是如何记载这类现象,科学家并不清楚!
浅见山火山
但根据推测,能对当时如此天象产生如此大规模和深远影响的,很有可能是日本的浅间山(Mount Asama)火山在1108年持续数月的大喷发!科学家还发现浅见山火山喷发后的第二年全球多地的树木年轮非常薄,这表示那一年气候非常不适合植物生长,只有高大的乔木仍然有一些生机!
另外气象学家也表示,此次火山喷发可能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了1.1℃,听上去似乎没啥大问题,但各位需要了解的是,1815年坦博拉火山喷发,全球气候反常持续一年,多国遭遇饥荒时平均气温下降也不到1℃,因此可以想象1108年的火山喷发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到底是火山喷发的什么现象影响了月亮和当时的气候。
印象中火山喷出的岩浆是最危险的,《活火熔城》就展现了一个被岩浆包围的洛杉矶,最后科学家们开辟出一条通道,将源源不断的岩浆引入大海的故事,当然这种火山的岩浆确实很危险,但有一个更危险的火山喷出物是火山灰和酸性气体!
这两种物质,比较重的会随着时间推移迅速沉降在火山周围,根据喷发规模和风向,它们会沉降爱数千米到上千千米的范围内,但还有部分气体和尘埃会形成气溶胶,在大气环流的作用下长时间存在于大气层中,可能会保留数年之久!
太空中看到的火山喷发
对全球气候影响最大的也就是这种物质,它会反射阳光,使热量无法到达地面,而且停留时间很长,由于气流的作用厚薄不一,在沉降之前会四处流动,因此稀薄处阳光到达地面,形成突发高温天气,其他区域则是低温甚至在低纬度出现大夏天霜冻等诡异天气。
因此它让900多年前的时代看不到月亮,天空和星星不过是小儿科而已,甚至更大的灾难都在等待着他们,而事实上当时也确实发生很大规模的灾难。
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影响气候的火山喷发
公元前1650年至前1600年间的米诺斯锡拉岛火山喷发,也就是圣托里尼火山喷发是有历史记载以来最大的火山喷发,喷出物超过60立方千米,它直接造成了米诺斯文明的毁灭,除此以外还可能是全球多地历史发展的促进者,甚至还有可能是柏拉图所描述亚特兰蒂斯的原型。
公元79年的维苏威火山喷发,火山灰直接覆盖了2万居民的庞贝城,一直到十八世纪中叶,考古学家将庞贝古城从数米深的火山灰中挖了出来,大量被火山灰覆盖的古建筑与尸体形态都保存完好,将火山爆发当时的场景完整的记录了下来。
维苏威火山
1600年南美于埃纳普蒂纳火山喷发,喷出物约30立方千米,造成此后三年全球异常寒冷的气候,也是沙俄大饥荒的元凶。
1815年坦博拉火山喷发,喷出物约100立方千米,它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全球气温下降接近1℃,此后数年全球气候极其反常。
未来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火山:黄石火山,它的规模可能是坦博拉火山的数十到数百倍,200多万年以来,它已经发生过三次喷发,平均相隔约60多万年,当前距离上次喷发也刚好过去了60多万年,而且近一个世纪以来,黄石火山破火山口区域非常活跃,它一旦喷发,美国土将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区域被火山灰覆盖,不再适合生存。
黄石火山喷发后的死亡区域
美国地质调查局预测,它可能将导致全球气温下降5℃以上,这个规模几乎就能让地球重回冰河世纪!当然它什么时候喷发,谁都说不准!如果各位想了解下喷发有多大规模的话,可以去重温下《2012》!
月牙泉所在地势较低,渗流在地下的水不断向泉中补充,使之涓涓不息。另外,由于环绕月牙泉的沙山是南北高,中间低,那些自东吹进环山洼地的风发生上旋,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沙子总是沿着山梁和沙面向上飞卷。因而沙子永远不会落到泉水中,无形中成就了黄沙、清泉和谐共生的沙漠奇观。
地球离不开月球,万物生长靠月亮。
常言道“万物生长靠太阳”。然而,现代科学家们认为,月亮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太阳,孕育地球生命的力量来自月亮,而不是太阳。
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谢鲁皮尔逊博士研究指出,在太阳系最初形成时,月亮即受到地球的牵引,成为它的卫星。在月亮被拽到靠近地球的过程中,月球曾经对地球产生了极大影响。当月球接近时,地球表面的海洋,出现强烈的潮汐起伏,此种起伏引起的巨大摩擦力,使地球气温剧增,导致地心熔化。地心的岩浆在高温及高牵引力作用下,出现旋转式的滚动,其结果产生了磁场。这个“超巨”的磁场对地球形成了一个“保护盾”,减少了来自太空的辐射的侵袭。地球上生物得以生存滋长,全靠这个磁场保护层的庇护。如果没有这个保护层,外来的辐射线会将最初出现在地球上的生命幼苗全部杀死。
一些科学家还认为,这个磁场保护层不但庇护着万物,而且在悄悄地促进植物生长。日本的科学家做了强磁场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他们将豆类的种子放在有强磁场作用的环境里发芽、生长,其结果是种子发芽速度加快,收获期提前,产量也有明显增加。
有一位学者对玉米和豌豆进行了9年的研究,发现月圆前两天栽培的玉米比月圆后两天栽的长得更大;新月时分栽培的豌豆比平时栽培的凋谢得快。还有人实验证明,在月光照射下的作物比未经月光照射的作物长得快且长得好。
科学家认为,月亮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动物的生育和行为。但月亮到底是怎样起作用的?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月球从何而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四号月球低频射电探测仪中方首席专家平劲松表示,目前关于月球起源主要有4种假说,即分裂说、同源说、俘获说和大撞击起源说。“这4个假说在地月成分与自转速度的差异、氧及其他同位素组成的相似性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缺点。”他表示。
其中,大撞击起源假说面对的质疑相对较少。这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计划和苏联月球计划带回来的月球岩石中,所含的氧同位素组成比例与地球地幔几乎完全一样。并且,科学家发现月球岩石样品几乎不含挥发性元素和轻元素。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撞击产生的极端高温将这些元素气化导致它们逃逸。“然而,两个完全分异的固体行星碰撞并重新汇聚的现象,无法解释月球表面或样品中为何存在显著未分异且存在了53亿年的古老岩石。”平劲松表示,没有一个假说是完整的。
另一个吸引人的谜团则关乎月球磁场。对月球岩石的分析证明,月球曾有强大的磁场。根据此前判断,月球内部存在铁镍或硫化铁镍核心,早期演化产生发电机机制进而形成整体磁场。
有研究者认为,月球的首次发电机效应可能在40亿年前产生了强大的磁场。过去数十年的探测发现,当今月球整个月面的平均磁场强度小于0.2微特斯拉,表明目前的月球要么不存在全球分布的磁场,要么仅存在一个极端微弱的全球磁场。还有研究者认为,大约10亿年前,月球内部发动机——月核结晶停止工作,导致月球磁场逐渐消失,迅速下降至0.1微特斯拉。所以,月球的磁场究竟在何时因何故诞生?为什么现在几乎消失了?这些依然是未解之谜。
月球正在远离地球吗?这是月球令人费解的又一谜团。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公里,据观测,月球正以每年约3.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自1970年以来,地月平均距离增长了约1.9米。
对此,有一种解释说,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角速度比地球自转角速度慢,加上太阳引力作用,地球和月球上就存在引力分布不均衡和时间变化,进而引发固体潮汐现象,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和月球公转速度加快。另外,地月系统的能量和角动量守恒,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减小的角动量和能力转移到月球,其中月球公转增加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势能,使月球逐渐远离地球。
揭秘还需提升探测技术
如何破解上述谜团?
平劲松认为,从探测技术上看,需要在月面,特别是月球的极区设置新类型长期工作的月震仪、地月之间的激光和微波测距设备、深入到月面之下可穿透月壤层的热流计、高灵敏度磁强计等。
“类似对地球的监测,上述设备应在月面多处布设组成网络,进行整体监测;同时,还需具备高/低轨道卫星—卫星链路的高精度重力、磁场立体观测能力。”平劲松表示,使用这些新技术手段能获得包括月震、月球全球的长波长重力和磁场,以及月球轨道运动和转动变化的高精度测量,从而为现有理论、假说提供修正或重建的依据。
平劲松表示,部署上述观测技术有助于获得月球深部分层结构的详细信息,比如月核铁镍含量,内核是否存在、大小如何、是否是完全晶体固体状态,外核以及外核与月幔边界带耦合状态如何,内部热能及其来源,全球磁场背景状态。然后再基于这些信息推测月球内核结晶化年代和磁场消失情况,基于内核物质状态、总量推测月球形成机理,以及精细把握月球远离地球的状况和产生机理。
“揭开月球起源之谜,对研究和揭示系外行星系统的双行星、特别是宜居带双固体行星的形成演化,有重要借鉴意义;解释月球磁场消失之谜,有助于理解全球磁场消失的其他类地行星的演化,不排除太阳系固体行星磁场快速消失的普遍现象是行星演化的常态,而地球是个极端特例。另外,寻找系外宜居行星很可能需要增加固有磁场这个强约束。”平劲松强调。
从目前来看,月球远离地球的速度非常慢,不会对地月系统演化和人类社会存在带来显著负面影响。不过,精确测量和把握月球的远离速度,可以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高精度测量参考,甚至为超低频率空间引力波探测提供支持。
月球真是上个文明留下的地球卫星吗?
★是否是外星文明留下的文明仍然在天文学家们的研究中,反正月球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的秘密,在诗人眼中,月亮充满了诗情画意,可是用科学家看来,月球或许是史前文明所制造的一个卫星,因为月亮身上有太多人为设计的痕迹。月球的公转速度和自转速度保持一致,所以让地球人类总是看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人类第一次拍到月球背面,是1959年前苏联发射的探测器拍到的。然而几千年前的玛雅人却绘制出了月球背面的模样,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正好是地月距离的395倍,而太阳直径也恰好是月球395倍。难道这些是巧合吗?再者,如此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和绕地球空转一周的时间正好相同,这就导致了月球永远只有一边对着地球;而从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阳的大小几乎是一样的。1969年11月20日,美国阿波罗12号登月舱上升段撞击月表,结果从传回的震动波分析,生活分析,月球居然是一个中空的金属体。随后阿波罗13号再次验证使飞船第3级火箭撞击月面,月震再次持续了三小时20分钟,科学家明白实体振动时间是极短的,只有中空球体才会发生这种失常的振动。并且在分析了采集回来的月球土壤后,科学家测量月表磁场,发现月球几乎不存在任何磁场,这就再次证明了月亮内部没有内核,它是一个中空卫星。在对比月球和地球岩石样品密度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威尔金斯博士估计,月球内部大概有1400万立方英里的空洞,而在比较月球和地球陨石坑的深浅和大小后,科学家发现月表外壳非常坚硬,即是最深的加格林坑也只有四哩深,(约6400米),这就表明陨石很难穿透月球外壳,再结合分析月球土壤时发现的纯金属矿,这就说明制造月球的原材料绝对经过人工提炼。★美国早在1969年就在电视上直播宇航员登陆月球,但没有人登陆过月球背面,而且美国在宣布成功登月仅3年后,就突然终止了月球的探索计划,因此月球的背面一直充满着神秘。这好端端的为什么突然就不去了呢?难道月球背面隐藏了什么?他们不想让人知道,或者是什么可怕的东西阻止了人类的探索?据说美国宇航员曾在月球上做过人工地震实验,在分析结果后,他们发现月球竟是空心的。这不是一颗自然形成的星球该有的构造,而像是什么东西造出来的一样。也有人表示月球是外星人用来监视人类的飞船,它们就住在月球内部。
如果月亮真的是一个人造卫星,那么和史前文明的超级工程比起来,目前的人类空间站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