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经过这里,走向海外的创业者,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尸骨挥洒在这里,曾经的罗布泊是一片湖海,70 年干涸,如今变成了无人区,可以这样说,没有人真正的徒步成功的穿越罗布泊,历史上只有一个人雷殿生,而且他经历了非人般的折磨,究竟在无人区发生过什么,只有他知道。
敦煌、哈密、鄯善、吐鲁番、库尔勒、若羌都处于罗布泊周边地区,说起楼兰古国,他们在青藏高原上的消失,属于正常,就犹如300年前古格王朝,突然间消失是一个道理,最后只留下那么一座古城,这些地方的人,为什么突然间消失,至今都成为一个迷,虽然只有800年左右的历史,但是却为我们的古丝绸之路,有过一些交叉,为什么消失,个人觉得,还是楼兰人信仰不够坚定,一会儿成为匈奴人的耳目,一会儿又成为汉唐的朋友,最终都在历史当中湮灭,不过也没什么遗憾,历史而已。
其实有很多驴友,自驾穿越过罗布泊,特别是这边的核心区,当然,这边的地方太大,你也不知道穿越的是什么地方,总之罗不破,是一片非常大的无人区,又在高原上,要面临着很多的困惑,不过,目前静止私自穿越了。
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中曾写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我对楼兰古城的印象。楼兰古城位于罗布泊的边缘,是一个存在了大约八百年的国家。曾经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
楼兰名称最早见于《史记》,曾经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现只存遗迹,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由于孔雀河的改道,罗布泊水萎缩,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约公元422年以后,楼兰城民众迫于严重干旱,遗弃楼兰城,逐渐南移,鄯善国(楼兰国)先后并吞了婼羌、小宛、精绝、且末等国,成为西域七强之一,公元448年北魏灭鄯善国。楼兰古城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不能确定它是如果在630年消失的。同时,为它蒙上神秘色彩的,还由于它位于彭家木神秘失踪的罗布泊的边缘,这些年,科学家一直在努力解开这个迷,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问题更加复杂。
一、楼兰古城的消失之谜激起了光大科学家的研究兴趣。目前为止有可能的原因大概是几个: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土地沙化;战争导致国家灭亡;一场十分可怕的瘟疫;外来物种的入侵等等,但一直没有最终答案。楼兰古城的发现者是一位瑞典的探险家斯文·赫定,1900年,赫定得到瑞典国王的资助,前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考察探险。因为清点物资时发现挖掘用的铁锨不见了,众人不得不停下来寻找;正是在寻找铁锨的路上,让他们意外发现了雕刻着精巧花纹的楼兰木板!在这之后,他将发掘出来的大量文物运到瑞典。最著名的还有一位我们十分熟悉的斯坦因,他也将大量的珍贵文物偷运回自己的国家,这对我国而言也是一件十分痛心的事。
二、之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揭开楼兰古城的消失之谜,主要有几个原因:1.相关的史书中并没有关于楼兰古城消失的记载。我们不能在相关的史料中去找寻楼兰古城消失的蛛丝马迹,那就只能通过到实地进行发掘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更加难以解开楼兰古城之谜。
2.目前楼兰古城遗迹所在位置黄沙漫漫,自然环境恶劣,科考难度大。我们不知道楼兰古城是不是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导致土壤沙化,而将古城掩埋。到如今的楼兰遗迹中只有黄沙漫漫,而且沙漠一直处于流动之中,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发掘的难度,使得科考工作难以正常顺利的进行。
3.技术水平仍然难以满足科考的要求。自然条件的恶劣加之技术水平的瓶颈,使得楼兰古城的揭秘更难上加难。只有在未来进一步发展技术,包括遥感,DNA的检测,文物保存技术等等,才能进一步去揭开楼兰古城的消失之谜。
楼兰古城如同罗布泊一样是无数探险家和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地方,正是它的神秘性让我们的目光不断关注那里。出土的一些文物以及楼兰古尸更让我们对研究楼兰提起极大的兴趣。希望我们可以早日揭开这个未解之谜,还楼兰人民一个真相。
地下水是根椐地形决的,比如吐鲁番地下水充足,地形底。新疆的和田地区洛浦县,65年支边到那里打井是四十米,十六米見水,七三年到喀什地区泽普县,在林业站打了井六米見水,往上十五公里八乡二十几米見水,所认地下水是地形决定的仅参考。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走进科学》最初真的是科普节目,开办于1998年,每期都找一群学者严肃讨论科学问题。
可惜他们太专业了,讨论的问题不要说观众,就连摄制组都听不懂。
光是专业词语就是一堆堆的,听得人脑子疼。
况且专家们还自认为说话通俗,结果搞成了催眠节目。
据说有失眠问题的人本来一夜睡不着,只要看了当时的《走进科学》最多半小时就睡着了,因为太枯燥乏味了。
在之前,《走进科学》这么搞倒也没什么,关键2003年央视搞了末尾淘汰制。
碰巧《走进科学》那段时间收视率极低,据说几乎接近于0了,百分之百要被淘汰。
当时给出最后通牒,如果2004年《走进科学》还是这种收视率,直接节目被砍掉。
逼到这步了,《走进科学》只能改变模式,而新的模式一言概之,逗你玩。
大家应该都看过一些虎头蛇尾的小说、网文甚至电影电视剧。
也就是故事一开始,用各种特别有吸引力的情节打动你,让你对这个故事极其好奇,忍不住的也要看下去。有时候这种吸引力一直维持到故事快要结束。但这还不够,中间一段一定要用名侦探柯南的模式,一个谜题接着一个谜题去探讨。
不过,人家柯南会有一个合理的结论,《走进科学》则没办法有。最后因为实在编不下去了,就用一个让人极端无语的结果结束这个故事。
而《走进科学》相比这些网文,还有个最大的缺点,它可是官媒的科普节目。
也就是说,无论开头和中间怎么编,最终都必须给一个科学的解释作为结束。
关键有些事情,压根就没有科学解释,因为谁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最终,就出现了接近于大忽悠的《走进科学》,或者说逗你玩,把你当作傻子来逗。
萨沙举几个例子:
第一,自己长毛的鼓。
一开始渲染的极其神秘,一面使用了多年的牛皮鼓,突然长出了牛毛。
当地老百姓又惊又怕,猜测是不是牛皮的牛成精了,或者干脆是鼓成精了。
节目组开始采访各票人,从民间搞到大学,从大学搞到中央,找了很多牛逼的专家、学者甚至权威。
折腾来折腾去,实在找不出原因,又不能归为灵异,直接得出脑残答案:赃人家做鼓的人不专业,毛没有刮干净,当初牛毛没刮干净。
第二,峨眉山古寺的落叶
大体是说在峨眉山上有个古寺,明明就在森林中,却自从建成以后屋顶就从没有一片落叶。
当然推测为什么神奇的力量,将无数落叶移开。
结果用网上段子描述就是:这么个事儿,经过漫长,深沉,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采访了寺中实习的和尚,游客,保安,居士,文物管理局局长,以及他的姑妈的二姐的堂妹的邻居家的一条狗,最后得出结论——是风吹走的。
第三,鬼魂控制的电灯
有一对老夫妻家里,电灯经常莫名其妙的亮,然后再关掉。开始还是偶尔亮,后来就经常亮,而且毫无规律,根本不受任何人控制。
老人想起来,这块宅基地是从大伯那边强行搞来的,大伯因此气病了,后来一命呜呼。
老人认为是大伯的鬼魂控制电灯,估计来折腾他们。
由于受惊吓过度,老人即便拉掉电闸过起了点蜡烛的原始生活,最终还是被吓病了,卧床不起。
结果也是找了牛逼的大学,搞不定。找什么神婆,说屋子下面是坟地,跳了大神也无用。
也是折腾了无数花样,结果大家猜猜怎么回事:检修电路发现,是老人家电灯开馆的螺丝松掉了,导致接触不良,随便紧紧螺丝就一切搞定。
萨沙要说的是两个字:看图!
第四,文盲突然写出文章。
一个文盲哥们,本来大字不识几个,看了什么电视节目以后突然写下了数百字的文章,写的还非常出色。
周围人都惊呆了,认为这兄弟是被什么文曲星附体了之类。
或者是前世是什么秀才,突然觉醒了前世的记忆。
然后,经过漫长,深沉,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得出结论:这哥们不是文盲,他每天晚上都有记日记的习惯。
第五,白萝卜种子长出了红萝卜。
某个农民大哥春天播种了很多白萝卜种子,没想到秋天收获时候全部变成了红萝卜。
人家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事真是千古奇遇,顿时震惊当地。
于是经过无数官方、民间、野路子专家的分析,调查了水文、土壤、地质、空气、气候甚至种植技术,终于得出了结论:这哥们当时种错种子了,用的就是红萝卜的种子。
萨沙一口鲜血喷到显示器上。
第六,天降神冰
说的是河北某农村突然出现怪事,天上掉下来两块直径半米的冰。
当时晴空万里,艳阳高照,肯定不是冰雹。
老农们都害怕了,说是天降神冰,可能最近村里要出事,吓得日夜颤抖。
村里高中生有文化,认为可能是天外的陨石。
但陨石怎么会是这样子?
大家请来了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长者仔细看过之后,带着思索的表情表示:“这是无根水,要是每天吃一口,可以治疗百病。”
于是胆子大的村民,就舔了一口,说是味道还不错,有咸味。
村里将两个冰球当作宝贝,恨不得当作人参果,人人都吃一口长命百岁。
于是有经过一大群专家,包括北京天文馆反复研究,做出了结论:这是飞机上乘客的排泄物,经过处理会成为冰块,并呈现蓝色。
我草,希望大家不是在吃饭时候看这节目。
第七,变异的熊猫
这集也很牛逼。
大体说有人发现了一种动物,外表很像熊猫,但不是熊猫。
专家怀疑是熊猫生长期间出现了突变,这是一种奇妙的生物,可能是超级熊猫。或者是某种熊猫同什么古怪生物交配后,产下的后代。
气氛烘托的相当厉害,勾着你向后看。
经过漫长,深沉,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小子无聊,将自家的松狮犬染成黑白色!
由此《走近科学》一炮而红,一度收视率成为央视同类节目的领头羊。
看看这一段:作家郑军曾描述《走近科学》的火爆程度,北方浴池的习俗,是在里面喝茶、打牌、吆五喝六,有次我走进一家浴室,里面却出奇地安静,仔细一瞧,原来大家正目不转睛 地看《走近科学》。主持人张腾岳表示“以前我家邻居都不知道我是央视的主持人,现在外面买个菜,卖菜大爷都找我要签名。”
其实大家如果把《走近科学》当作娱乐片来看,感觉就会完全不同了。
1980年6月11日,彭加木率领考察队在胜利完成对罗布泊科学考察后,开返回乌鲁木齐。6月16日,考察队来到库木库都克以西8公里处时,车上所带的汽油和水都几乎耗尽。按计划,还有约400公里行程。经讨论,他们决定就地找水。当天下午没找到。6月17日10时,彭加木立下一张“我往东找水井”的纸条,就独自冒着50多度的高温找水去了。
考察队员发现彭加木独自外出后,就沿着彭加木找水方向一路寻找,但并没有发现彭加木的影子……11月初,为了平息社会上的谣言风波 ,社科院党组织要求再一次搜救彭加木,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搜索,队伍由14名科研人员、15名解放军战士、7名通讯报务人员、20名司机、4名测工、9名后勤联络人员等共69人组成,还包括水罐车、油罐车等等大量生活用品。其中,彭加木的妻子和儿子也在这次搜寻队伍中。
队伍自11月10日从敦煌进入罗布泊地区到12月20日撤出,前后共41天,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但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如今,40年快过去了,彭加木究竟在哪里,依然没人知道。彭加木失踪事件也被选为20世纪世界10大未解之谜。
关于彭加木失踪之谜,一直存在三种说法。
一:是双鱼玉佩说。双鱼佩不是两条鱼的玉佩,而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物件,一旦被开启,便会对世界上任何生命体进行复制,也就是说它可以复制出一模一样的两个你。而双鱼佩被发现,就是彭加木三次到罗布泊探险取得最大收获。因为双鱼佩的神秘功能,彭加木一直把它带在身边,从不肯示人。因此有人怀疑,彭加木是被双鱼佩复制了,穿越虫洞到了平行世界。
二:被害说。最明显的证据就是纸条中16被改成17,彭加木做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不会犯连日期都搞不清楚的低级错误。有人推测,彭加木16号留下纸条要去找水井,被队员发现后,双方发生严重争执。一方执意要去,一方死活不放行。要知道,在弹尽粮绝、濒临死亡的情况下,人都很容易冲动。于是,就失手打死了彭加木。为了掩饰彭加木16号遇害的真想,故意把16号改成17号。
三:流沙吞噬说。罗布泊是个大沙漠,存在很多危险的流沙,彭加木外出寻水时,不小心陷入流沙中,越挣扎陷入越深,最后完全被流沙吞噬,沙漠随后迅速愈合,不留任何痕迹,这也造成后开搜救队无法找到彭加木的根本原因。这种说法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当然,还有叛国投敌说,被外形劫持说等等五花八门。从后来彭加木被追认为烈士来看,他被流沙吞噬而亡的可能性最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