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是郭沫若。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一项关于明十三陵挖掘的计划被多方翻阅。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率先提出该计划。后又联合郭沫若、沈雁冰、张苏等人联合担保,向上级提交了《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
事关重大这份文件被转给了周总理敲定,还没来得及最后定夺,就被当时另外几位历史学家郑振铎、夏鼐等极力反对,他们认为时机还不够成熟。
最后还是向上申请意见,终于在上面的点头下,才写下了“原则同意”四字。
夏鼐仍然不放心,周总理便让其担任技术指导,他的学生赵其昌做前后调研。
后来经过商讨准备先挖掘献陵,积累经验再对长陵下手。但是吴晗认为挖掘献陵对与长陵的贡献不大,就把目光转到永陵。然而此举被夏鼐极力反对,因为他认为这与长陵无异。
最后终于是把板砖拍在了定陵之上,因为定陵是十三陵当中修建比较晚的一座。
很多建筑保存比较完好,以后修复起来也比较容易。而且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文物可能比较多。
1956年5月份,挖掘工作正式开始。考古人员先是在定陵一块城砖脱落的位置开始,向里面挖掘第一条探沟。
刚刚挖掘了一米多的距离,就在宝城的石壁上面发现了镶嵌在墙面上的石条,上面写着“隧道门”几个字,这里就是地宫的隧道位置。
为了减轻工作量,考古队同时开始了第二条探沟挖掘。但是挖了一个月时间,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发现,之前找到的隧道墙也消失了踪影。一直到了同年九月份,考古才出现了转机。
就在第二条探沟的最深处,挖掘工人发现了一块刻有字迹的石碑,上面写着“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根据明朝历史记载,明人通常把陵墓的墓墙叫做“金刚墙”,这也意味着找到了万历皇帝的具体位置。
考古队在这个时候准备开始了第三条探沟的挖掘,在历时半年多时间,终于是挖出了整座金刚墙。在这面金刚墙上,考古人员发现了通往地宫的三角形入口。
经过了两个多月时间清理,万历陵墓终于清扫完成。而万历皇帝的尸骨也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其呈怪异的七星状放置。
之所以如此,我们这里不再细说。而如今的任务转变成了修补骸骨,刚刚挖掘出来的是万历皇帝与两位妃子三具骸骨。
当时正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格拉西莫夫毛遂自荐参加修复工作,他之前已经为北京博物馆修复过古人类头骨。
但是考虑到怕中间出现差错,我们婉拒了这个要求。而是在国内找到两位雕塑专家,进行最后的修补工作。
当时那种氛围情况下,万历皇帝“理所当然”被带上旧地主阶级的帽子,模型的制作也完全是按照地主的模子刻出来。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万历皇帝被“复原”。
只见他头戴瓜皮金丝小帽,两眼睁如牛瞳,鹰钩鼻子下是一张血盆大口,似乎要一口将人吃下一般。
其身体造型也被恶化,两条腿一长一短。手握一根长条皮鞭,似乎是在鞭打干活的苦力,十足是上世纪初的大地主模样。他的两个妃子也完全是按照地主婆样子刻画,浓妆艳抹、花红柳绿。
由于挖掘过程中太过急于求成,再加上当时的技术条件落后。深埋在地下几百年之久的文玩、字画、丝绸,在遇到空气后被立即氧化。
尤其是其中的一件龙袍,被工作人员用塑料制品加入软化剂,涂抹在了衣物上。因此在几个月之后,这些衣物变脆变黑。
研究古代服饰的专家沈从文,听到万历皇陵中挖掘出来的众多文物,闻讯赶来希望可以研究一二。奇怪的发现装裱起来的丝质文物竟然都是丝织品的反面的疑问时,旁边的工作人员竟然解释道“研究丝织品不都是从反面看吗?”
这句话差点点燃了沈从文的怒火,但是还是要忍着怒气说道“研究丝织品确实要从反面看,但是更需要的是从正面。
反面只需要留几厘米就好,这完全是装裱错误。”周围人员满脸尴尬之色,而沈老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当传出发掘出的文物被破坏后,身处北京的夏鼐与郑择铎深感痛心。
而此时全国各地竟然掀起了挖掘帝王陵墓热潮,说是为了拉动本地旅游经济。两人认为如此发展下去,中国将没有任何一座陵墓可以保存下来。于是立刻上上级,要求对于这种风气制止。
而这一请求也很快被周总理批准,文件很快被下发到全国各地。一场关于古代帝陵的浩劫,也得以避免。而已经被开掘出来的定陵,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修缮结束。
就在定陵博物馆成立的当天,一场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曾经挖下第一铲的民工王启发,接到了博物馆办公室主任的命令“复制的棺椁已经准备结束,原来留下的没有多大用处了。你找几个人把他劈了,然后扔到后面悬崖下”。
打造棺椁用的是上等的楠木,被扔到悬崖下面后由几名村民捡走。一对年迈的夫妻将其加工成两幅上好棺材,准备以后留给自己百年后。但是刚刚打造完成还没有半个月,原来身子骨一直硬朗的两人相继去世。
另外一户人家将其打造成一台立柜,但是厄运也悄悄地降临到这户人家。他的四个孩子都在立柜当中窒息而亡,刚刚出生的第五个孩子也早早的夭折。
博物馆成立没有几年时间,文革开始了,帝陵里迎来了一批新的客人。这批年轻人先是把定陵内外游览了一番,然后雄赳赳气昂昂的冲进了地宫深处,扬言要砸碎这里所有物件。并且抓来了仓库保管员李亚娟,强制要求其交出钥匙。
这些年轻人从仓库当中拉出了万历皇后三人的尸骨,以及一些被保护着的文玩、字画、古董。他们把这些东西杂乱的堆在定陵前的广场之上,周围站着黑压压的一群人。
旁边时不时传来一些叫嚣声“砸烂它,砸烂它,烧了他”。“打倒这个地主,烧了这些罪证。” 万历皇帝三人的骸骨,先是经过这几百个年轻人的批斗后,接着更是有人提出将其挫骨扬灰。
这一建议很快被被许多人附和,先是几名大汉从人群中走出。用手中的石头将修复好的万历骸骨砸碎,被修复完成的字画也被撕碎。这些人似乎还不满意,又有人找到了火把,一把火就点燃了这堆骸骨、字画。
在熊熊的大火之中,万历皇帝的骸骨与字画似乎传出了“劈啪、劈啪”的声音,在诉说着内心的不甘。不久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浇散了围观的众人,但是万历皇帝也早已找不到到哪了。
雨越下越大,广场上只有孤零零的一堆灰烬,似乎还验证着之前这里发生的一切。没有人前来为万历收尸,而老天似乎在可怜他这个“儿子”一般。
只见这堆灰烬顺着雨水越流越远,渐渐的与地面融为一体,似乎这是老天对他最后的帮助。 尘归尘土归土,定陵挖掘出来的一切,也几乎全部消失在这场浩劫之中。如今在博物馆看到的,其实都是复制品。
大家好我是讲历史故事的大仙,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明朝没有安葬在十三陵的皇帝有如下三位,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
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死的时候,当过明朝的国都还是应天府(南京),作为明朝第一位皇帝,安葬在南京明孝陵,也是顺理成章的问题。
如果不是靖难之役改变了明朝的历史走向,朱元璋之后的历代明朝皇帝本来应该是清一色安葬在南京的,是从朱棣开始因为迁都北京,才改变了这一历史走向。
朱允炆建文帝朱允炆,靖难之役之后就下落不明。
史学界方面,有记载已经死在南京城破的战乱中,也有记载说乔装成和尚从此归隐了,也有传说下南洋去了。总之朱允炆的去处,众说纷纭。
其实大仙更相信朱允炆是真的死在南京城中了!要说为什么,其实不管说是什么去处都有一大堆依据,大仙主要是觉得,帝王家残酷,乱军杀死了朱允炆(当时可能已经乔装),然后朱棣假装找不到朱允炆,让自己免遭世人理论自己弑君。
总之,当时的情况下,还没有官方宣布朱允炆已经死了,自然谈不上给他下葬到哪去。再者明十三陵是朱棣死了之后才有的事情,当时还没有那回事情。无论哪种原因,都不可能让朱允炆安葬到明十三陵去。
朱祁钰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是在他的哥哥明英宗被俘的情况下登基的。在明英宗被瓦剌释放回国之后,和明英宗的关系也非常恶劣。因此在明英宗复位之后,对于已经去世的明代宗是非常的厌恶的,不仅给他的谥号为戾,而且不承认他皇帝的称号,把他降级为郕王的等级,他的葬礼的等级也只是王爷等级。所以他也没有被安葬在只能安排皇帝的明十三陵了。
感慨除了朱元璋的去处比较顺理成章,后面朱允炆和朱祁钰的事情,都让大仙感慨帝王家的无情和严酷。
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欢迎评论留言,也欢迎关注设计师大仙,看我之前发的历史故事!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的军事将领,原名鸿基。李自成先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致使明思宗朱由检自缢于煤山。
按理说,李自成推翻明朝之后,本可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可是造化弄人,他自己葬送了上天赐予他的最好机会,也许没有满清的阻挠,李自成真的可以成为第二个朱元璋,成为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草根皇帝。但历史没有如果,他征战数十年,最后只在北京住了42天。那么问题来了,李自成为何没有破坏明十三陵呢?下面读史君为你解读其中的原因。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率军攻破北京城。虽然城门已破,但城内的明朝军士们却誓死不降,仅有极少数苟且偷生者选择了归降,当时面对李自成的闯军,抵抗的不仅仅有军士奖领,甚至皇宫内的太监宫女也个个满腔热血视同如归,他们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去抵抗,最终慷慨赴死,决心于大明王朝共存亡。
虽然李自成进入了北京,逼死了崇祯崇祯皇帝,但他要想破坏十三陵却并非易事,而且入城时经过与明朝将士们的一番血战,也令他心有余悸,他深知若要强攻十三陵,定然会遇到更加顽强和疯狂的抵抗,于是李自成先是派人前往明十三陵送信,内容大致如下:“俱是好男儿,不忍加害,望早日知晓大义投诚。云云。”
李自成没想到守卫十三陵的卫士们软硬不吃,回复道:“皇陵上下已经遍布干柴硫磺火油,若敢来,先血战、再一同焚灭。世受皇恩三百载,吾等生为大明孝陵卫,死为守陵魂!”
当然,李自成之所以没有破坏十三陵也不完全是怕遇到抵抗,因为进入北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登基称帝,而有谋士曾对他说:十三陵乃龙脉所在,万不能毁坏。李自成听了自然是非常顾虑,不敢轻易兴兵破坏十三陵。
最后一点原因就是李自成在北京呆的时间很短,只有42天,外面还有清军虎视眈眈,他根本无力也没有心思去破坏十三陵,就算是筹备军饷也不用如此大费周章,在北京城内随便抓一些个达官贵族和富裕的商人,银子就可以轻松到手,完全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去跟十三陵的守卫们拼个你死我活。最后,李自成率领的几十万大军被吴三桂和清军打的落花流水,他所有的计划和梦想都随之破灭,自己也在九宫山遭村民误杀,一代闯王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令人唏嘘不已。
我是资深历史达人,深入浅出为你解读历史,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知识!
在古代中国的一些大型建筑物中,一般都会有三个门供人进出,明十三陵也有三个门,右侧的门是给王公大臣出入的,左侧的门是给皇帝专用的,而中间的门是留给死人用的,十三陵的正门有可进不可出的说法,所以一般来说正门是不能走的。当然,这只能算是一些迷信的说法,可不可信并不知道,但是秉承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还是注意点比较好。
明朝明明有16位皇帝,可皇陵却叫做明十三陵,究其原因,说得简单点,就是因为这里只埋葬着13位皇帝,另外3位皇帝中,有2位埋葬在其他地方,1位皇帝离奇失踪,不知所踪。
明十三陵简介明十三陵位于今北京昌平区天寿山麓,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开始兴建的皇家陵寝,这里埋葬着成祖皇帝朱棣到亡国之君、思宗皇帝共13位皇帝。
这13位皇帝的陵寝分别如下:
长陵,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陵寝;
献陵,明仁宗朱高炽(洪熙皇帝)陵寝;
景陵,明宣宗朱瞻基(宣德皇帝)陵寝;
裕陵,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天顺皇帝)陵寝;
茂陵,明宪宗朱见深(成化皇帝)陵寝;
泰陵,明孝宗朱佑樘(弘治皇帝)陵寝;
康陵,明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陵寝;
永陵,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陵寝;
昭陵,明穆宗朱载垕(隆庆皇帝)陵寝;
定陵,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陵寝;
庆陵,明光宗朱常洛(泰昌皇帝)陵寝;
德陵,明熹宗朱由校(天启皇帝)陵寝;
思陵,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陵寝。
除此之外,这里还埋葬着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和2位太监。
以上就是明十三陵的基本情况!
另3位皇帝的去向众所周知,明朝作为大一统王朝国祚276年,共经历了17任16位皇帝,但北京明皇陵却只埋葬了13位皇帝,那另3位皇帝去哪了呢?
这3位皇帝分别是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2任皇帝建文皇帝朱允炆,第7任皇帝景泰皇帝朱祁钰。
首先是明太祖朱元璋。我们前面就说过,北京明皇陵是朱棣在迁都北京之后才兴建的,这时朱元璋已经去世好几年了,而明朝原来的都城是在南京,因此,朱元璋自然就被埋葬在南京明孝陵了。
其次是建文皇帝朱允炆。建文四年六月,随着“靖难之役”接近尾声,燕王朱棣的北军攻破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大势已去,他本人也随着宫中一场大火离奇失踪,从此不知所踪,连他究竟是葬身火海了还是逃出生天了都无人知道,更别说是死于何时、葬于何处了!
最后是景泰皇帝朱祁钰。朱祁钰原本只是一个藩王,只是后来因为“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当朝皇帝、哥哥朱祁镇被瓦剌掳走,明朝廷为了有人主持大局,才匆匆将他推上了皇位,并且根据协议,他这个皇帝只算是一个过渡性的,等他哥哥回来,他还是要皇位双手奉还。
可朱祁钰登上皇位之后,立刻就尝到了皇权的甜头,不想再将皇位归还了,于是在哥哥朱祁镇平安回来之后,他不仅没有将皇位归还的意思,甚至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还将哥哥软禁在南宫长达8年之久,让哥哥吃尽了苦头,直到“南宫复辟”的发生,哥哥朱祁镇成功复位,他才无奈地将皇位归还,接着不久就去世了。
可想而知,对于这样一位弟弟,朱祁镇显然是不会有太多感情的,因此,在弟弟去时候,他只是按亲王的标准将弟弟葬在了今北京西山,也即景泰陵,并赐谥号“戾”,其实,单从谥号中我们就足以看出朱祁镇对弟弟的痛恨之情!
以上就是明朝明明有16位皇帝,北京皇陵却只有13位皇帝的具体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