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伟穿越到三国的电影名为《超时空要爱》,是由黎大炜执导,梁朝伟、李绮虹、刘以达、钟冠霞等领衔主演的喜剧电影。
影片讲述一名警察因故穿梭时空来到了三国,后来又穿越回来的故事。
剧情介绍
警察刘一路(梁朝伟)是一名便衣警探,看似冷漠实际上是害怕失望,从来没有对人付出过真爱,想不到第一次爱就爱上个死人——自杀的女孩魂魄。他要阻止一个女孩自杀,没想到自己却在街头遭遇横祸,在医院接受抢救时,那个女孩就躺在他旁边的病床上垂危。女孩素群是因为被富商玷污、父亲愧疚自尽,故此愤而自SHA的。结果女孩死去,一路复活。关公庙发生关公杀人事件,刘一路负责调查,穿梭时空来到了三国,居然变成了诸葛亮。在那里,他再一次遇见了那个女孩。就这样为了知音。刘一路几次出生入死,经过各种稀奇古怪的经历,在三国时代与今天之间徘徊留恋,经过许多艰难险阻和生死考验,还上演了一出同XING情缘。
最后返回现代,决定辞去警探职务,甘做漠不关心的小市民。 最后为了帮助被富商毁了自己和妹妹一生的过气女明星报仇,不幸被奄奄一息的富豪射杀。弥留之际他看到素群向他伸来手,微笑着说:“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
诸葛亮墓中的秘密:
诸葛亮的墓中,并没有诸葛亮的遗体,而是放置了一把扇子,也就是诸葛亮经常使用的羽扇。传闻称诸葛亮去世后,在墓中放置了很多精美的物件,其中也包括诸葛亮生前用过的物品,由于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光辉,使得很多盗墓贼去诸葛亮的墓地,想盗走诸葛亮使用过的东西。
蜀汉自诸葛亮去世后,以蒋琬辅政。蒋琬是随刘备从荆州入蜀的旧部,也算蜀汉勋臣,是诸葛亮临终时指定的接班人。蒋琬任费袆为尚书令,以为副手。蒋琬和费袆执政后,力撑危局,一改诸葛亮在时穷兵黩武、倾国伐魏的做法,采取对内轻徭薄赋,与民生息,保国安民,对外结好东吴、防备曹魏的政策,基本上维持了诸葛亮身后蜀汉的稳定局面,在军事上再也没有进行过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
蒋琬并未忘记恢复汉室的使命 。他曾计划训练水军,再顺汉水东进共伐曹魏,这本是值得一试的新思路,但因为朝议时遭众臣反对,没有得以出军。蒋琬本是颇有才干之人,可惜身体羸弱,执政仅几年便身患重病,遂由费袆担任大将军,执掌军政,而当时蜀汉直接统军的大将是姜维。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原是曹魏天水参军,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时归降蜀汉。姜维能文能武,足智多谋,深得诸葛亮的青睐与器重,赞誉其为“陇西奇才”。他归附蜀汉后,诸葛亮先封其为将军,后来又升迁为中监军、征西将军,诸葛死后又晋封为卫将军。
公元246年,蒋琬病殁,由费袆接替其职,执掌朝政。费袆继续执行蒋琬罢兵息战、保国安民的政策。姜维自以为文武兼具、才略过人,又熟谙陇西地理民情,总想继承恩师诸葛亮的衣钵,继续大举出兵北伐,但每每受到费袆的掣肘,并严格限制他的兵力,使其麾下所统之兵从未超过万人。姜维饱受裁抑,总有壮志难酬的憋屈感。
253年,在一次欢宴中,费袆被曹魏降人郭循刺杀,军权遂全部落到姜维手中。郭循因何刺死费袆?因史料记载含混闪烁,且语焉不详,遂成三国蜀史上的一大谜团。
姜维独掌军权后,便开始出兵向曹魏发动频繁的进攻。诸葛亮六伐中原的故事脍炙人口,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也令人感佩;姜维独揽蜀汉军政大权后比恩师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九伐中原,虽取得过局部胜利,但总体是胜少负多,丝毫改变不了魏强蜀弱的被动局面。为了谋求军事上的胜利,改变久战无功的尴尬态势,姜维绞尽脑汁,加紧了对战略、战术的创新研究,随后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军事变革”——撤掉前汉中守将魏延在(汉中)外围精心部署的军事据点,全面收缩防线,企图通过诱敌深入,快速反击,实现一次性大量歼灭魏军有生力量的战略目标。
实际证明,姜维的军事变革不但没有达到大量歼敌的目的,反而因为轻易放弃外围防御,给长于骑战的魏军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可乘之机,不但很快失去了战略要地汉中,还为之后的曹魏灭蜀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后来,魏国司马昭命钟会、邓艾率军灭蜀。蜀军按姜维的战前部署,全面收缩防线,退守汉、乐二城。而钟会则对二城视而不见,只命偏将分别率军围困,自己率大军绕过二城继续前进,直接西出阳安关。魏军对汉、乐二城不理不睬,而是分兵围困并绕城而前,一旦越过这两座据点,姜维精心设下的防线也就名存实亡、不攻自破了。
随着汉、乐二城这两道互为犄角的防线被魏军撕破,钟会屯兵剑阁与姜维对峙,邓艾就可以从容地率奇兵寻找入川的捷径了。如果不是姜维擅改魏延将兵力集中在汉中外围、且早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守御法,汉中就不会失守,邓艾也绝不可能那么顺利地偷渡阴平,假如没有邓艾偷渡阴平直捣成都平原,蜀汉凭借山川之险,也就不会迅速房倒屋塌了。
见邓艾率军突然兵临成都城下,蜀二世刘禅方寸大乱,意志崩溃,在投降派譙周的劝说下,刘禅献城投降。这年是公元263年,建国43年的蜀汉名实俱亡。
姜维先是继承恩师诸葛亮的遗志,九次出兵攻伐曹魏。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国家灭亡、山河破碎之际,后主刘禅已经献土降魏的情况下,仍然不忘初心,还一门心思图谋恢复蜀汉。他企图通过诈降曹魏,再结好钟会,撺掇他起兵谋反,再寻机除掉钟会,实现自己灭掉曹魏、匡复汉室的最终理想。
姜维骗取了钟会的信任,又劝说钟会起兵谋反。他试图利用钟会的力量反戈一击,推翻曹魏,然后再杀掉钟会,帮助后主刘禅复国。
最后姜维功亏一篑,兵败身亡,常使后世英雄为之扼腕垂泪。但最近也有人说,姜维降魏是真降而非诈降。
依据是:蜀后主刘禅都已经放弃抵抗,举国投降了,姜维早知大势已去,且失去了效忠的对象,他还会死脑筋般心怀前朝、并忍辱负重、煞费苦心地策反钟会、迎回后主吗?这等曲折离奇且令人感动的情节,只会出现在演义小说中,在真实历史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他是真心归降曹魏的。后来钟会之所以铤而走险,意欲谋反,实属手握重兵被司马昭猜忌而百口莫辩,只得举兵造反,但最终被司马昭的政治攻势和内外夹击之策给彻底击灭了。司马昭为了彻底消灭蜀汉残余力量,就把降将姜维也给罗织进去了,于是诬陷他伙同钟会造反,再将其一网打尽。
事实果真如此吗?在姜维被杀83年(一说82年)后 ,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公元346年,东晋名将桓温再次率大军伐蜀,目标是消灭盘踞西蜀的成汉政权。晋军入蜀后,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不到一年时间就攻陷了成都,灭掉了成汉。桓温的部将孙盛进成都后,在宫殿内存放档案的密室中发现一封尘封已久的密信,打开一开,发现竟是前蜀汉大将姜维写给后主刘禅亲笔信,只有寥寥23个字。孙盛将信交给桓温。桓温看罢很是感慨 ,喟叹道:“诸葛亮可以瞑目矣”!
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短短23字:“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很明显,姜维投降钟会是诈降,目的仍是走“曲线救国”之路,以图恢复蜀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迎回后主刘禅。到此人们才知道姜维之用心良苦。他劝刘禅忍几天屈辱,他一定说服钟会倒戈,举兵击魏,使社稷转危为安,让黑暗归于光明。很显然,若钟会起事后不愿逢迎刘禅为主,姜维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诛杀他。姜维对蜀汉的忠心可鉴日月,不禁让天地动容。难怪桓温看信后为之唏嘘感叹“武侯可瞑目矣”!
姜维的军事能力如何暂且不论, 他对蜀汉的忠诚却毋庸置疑,他一直没有忘却诸葛亮的遗愿,以恢复蜀汉为己任,虽然最终功败垂成,和钟会双双殒命,他的道德操守似乎并不比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名动古今的诸葛亮差许多。在这一点上,诸葛亮看的很准,他确实可以瞑目了。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
《三国志》记载,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春,在经过数年充分准备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兵出斜谷道,开始了第五次北伐曹魏的战争,并派使臣赴东吴约孙权同时出兵攻魏。
四月,蜀军抵达眉县。此时,司马懿率魏军已经先期到达渭水南岸,老谋深算的他针对蜀军远来、粮草等作战物资运输困难的弱点,决定以逸待劳、以守为攻,用时间把远道而来的蜀军拖疲、拖垮。
每当有蜀使来到魏营,司马懿从不询问军事方面的问题,只用唠家常的方式打听诸葛亮的日常生活细节。
当他得知诸葛亮食少事繁、事事亲力亲为、日夜操劳的情况后,判断他寿命不长、即将油尽灯枯了,于是更坚定了据险坚守不战的决心,他约束将士不得出战,以守制蜀。
诸葛亮对此也是很清楚的,为了克服蜀军粮草运输不便、不能持久的重大弱点,诸葛亮也做好了长期相持的准备,命部队驻扎在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以南之斜谷口以西)一带,分出一部分军士 屯田(开荒屯垦),以解决军食难题,准备和魏军打持久战;同时,他还想尽办法向魏军邀战,先引蛇出洞再设法歼灭。
一天,诸葛亮故意派使者携带一套女人的服饰送给司马懿,想用羞辱的办法激怒他出战。魏军将领们见状个个火冒三丈,纷纷要求出寨与蜀军决一死战。
司马懿却不愠不恼,还是严禁诸将出战,按兵不动。为了平息众将不满,同时搪塞一下他们的要求,狡黠过人的司马懿故意上书魏明帝请求出战,魏明帝对此心知肚明,派辛毗为军师,到渭水前线节制军事。
蜀将姜维得知辛毗到前线督军的消息后,非常担心地说:“辛毗这一来,司马懿更不会出兵决战了” 。
诸葛亮洞烛幽微,一语道破司马懿的如意盘算,他对姜维说:“司马懿所谓上书请战,只不过是个借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司马懿真的想出战,他完全可以自作主张,何必绕一个大弯千里请战呢”?可见,蜀、魏双方的统帅对彼此的对手都是十分了解的,司马懿也是诸葛亮最难对付的敌人,两人相遇,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由于魏军森严壁垒,坚守不战,使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陷入了相持不下、进退两难的尴尬状态中。
同年七月,孙权所率的吴军在淮南一带被魏军挫败,无奈撤回江东。
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年仅五十四岁。长史杨仪和大将魏延、姜维等人遵照诸葛亮临终前定下的遗计,秘不发丧,不拔营寨,悄悄整理军队,缓缓往汉中方向退去。
司马懿侦听到诸葛亮已死的消息后,立即率军紧追不舍。杨仪按诸葛亮的遗嘱,命将士倒打旗帜,猛敲战鼓,装出一副要主动攻击魏军的架势。司马懿鉴于以往多次追击均遭失利的教训,疑心诸葛亮未死,此乃以计引诱自己出战,不敢向前,遂引军退回大营。如此蜀军方得以从容撤退,大军进入斜谷道后,杨仪等人才正式发讣告,宣布丞相已殁。
从此,司马懿一个大活人被已经死去的诸葛亮吓退这件事就被民间当作“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司马懿字仲达)”的笑话而代代流传了下来。
待蜀军全军撤走、司马懿醒悟过来后,他带人来到五丈原蜀军营地仔细察看,看到井井有条、纹丝不乱的军营,由衷的称赞道:“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材啊”!可惜的是,这位数百年才出一位的“奇才”竭尽全力、穷毕生之功终于没能完成兴复汉祚、一统天下的大业,使后世无数英雄为之扼腕叹息,一掬同情之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民间对此事有更离奇的传说。话说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如同去除了一个心腹大患,于是便毫无顾忌统大军直捣入西川境内,准备乘势灭蜀。
当司马懿统大军来到汉中定军山附近时,在山脚下发现了诸葛亮的坟茔。司马懿为泄愤,下令掘坟。有军士向他报告说,坟前立有一块小石碑,上书:“诸葛武侯圣墓,挖坟之人休活”。
司马懿有些犹豫,但想起往日一幕幕被其羞辱的场景,不由得心生恼恨,于是悍然下令众军掘坟鞭尸。挖开后,军士们打开棺椁,才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只放着一本书。
司马懿打开一看,第一页写着四行小楷:“用兵秘笈,安邦定国。熟读深思,天下可得”。老司马心里一阵狂喜:原来是部兵书,他顿时来了兴趣,于是仔细翻阅了起来。 不料书在棺椁里受了潮,薄薄的书页很难翻,司马懿只好用手指在嘴唇上沾唾沫来翻页。从第三页起,每页只有两字“一图、二阵、三坑、四陷、五惧、六恐”。司马懿好奇心起,指沾唾沫一页页翻下去,边翻边揣摩其意,不知不觉翻到最后一页,定睛一看,只见写有一行七言绝句:“蜀汉丞相诸葛亮,一部兵书棺内藏;来日专候司马懿,翻阅此书身定亡”。
司马懿见到“身定亡”三字,大惊失色,只觉得头皮发麻,手脚冰凉,还伴有一阵头晕目眩的感觉。
一阵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急忙扔掉书本,欲跨马离去,可是没走两步,觉得腹内搅肠般剧痛,他惨叫一声,扑翻在地,四肢抽蓄,很快就七窍流血,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诸葛亮临死前料到司马懿定会趁机进犯蜀境,而自己死后,蜀国已无人是司马懿的对手了。为确保蜀国平安,他授计姜维,先纂写出这部奇怪的兵书,再用毒药浸泡一番,放在空棺材内, 再在司马懿入蜀的必经之路旁设下了一座疑冢(假坟),引诱司马懿上钩。
司马懿中计毒发身亡,曹魏大军群龙无首,只好退兵返回关中。撤退途中,姜维按照诸葛亮生前的布置,在山道旁埋伏了一支精锐,直杀得十万魏军所剩无几,端的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民间传说诸葛亮“死了还不饶人”就指此事 ,他临死前设下的最后一计使十万魏军全军覆没,此计因杀孽太重,太过阴损毒辣,遂使诸葛亮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永世不得超生......
当然,此乃民间传说,吹得神乎其神,当不得真,只能当故事看或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
1、 诸葛亮的七星灯真能长命?
2、 颜良是被快马过来一刀刺死的?
3、 诸葛亮为何放弃曹操投靠刘备?
4、 马腾是因何原因而死?
5、 华容道关公为何放掉曹操?
6、 魏明帝曹睿并非曹丕亲生?
7、 曹操是忠臣还是奸臣?
8、 李严为何会获罪?
9、 赤壁之战曹操兵力真有83万吗?
10、 荀彧究竟是怎么死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