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现在著名的7大玉矿就有岫岩玉,说起文化,7000年左右的北方红山文化的玉料就是属于岫岩玉的细玉沟的透闪石玉料,俗称河磨料,国标检测就属于和田玉范畴,可以说岫岩玉的文化是中国玉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
一块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于1996年在中国辽宁发现,被命名为“中华龙鸟”。
“中华龙鸟”化石经测定源于白垩纪早期,距今大约1亿3千多万年。
“中华龙鸟”化石全长68厘米。
恐龙学家判定;这是一只小型兽脚类食肉恐龙。鸟类学家判定,这只“龙鸟”不具备飞翔能力,它的羽毛帮助它在地面行走或攀爬保持平衡。(笔者不专业形容;有点类似今天的野生驼鸟或扑腾的家鸡)。(中华龙鸟复活图)
“中华龙鸟”是自然生物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它是一只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渡型动物。这为鸟类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的假说提供了重要证据。
也就是说,恐龙是鸟类的先祖。曾经主宰地球的恐龙并没有灭绝,今天它们以鸟类的方式仍然生存在地球上。
今天的鸟类显然不能主宰地球。但它们出自比人类更久远的年代,它们曾拥有属于自己的辉煌,并经历了白垩纪末期(6500万年前)地球生物大灭绝的生死存亡考验,艰辛的延续到了今天。
如同其它野生动物一样,鸟类来之不易、生存不易!请今天的人类善待它们,保护他们,与它们共享地球的生态资源。“会飞的恐龙”能够逃脱被灭绝的命运!源于它们行动更便捷,在自然界回旋余地空间更大,更利于逃避灾难和寻找到新的避难所和宜居环境。
这给了今天人类有益的三点启迪!能够“飞起来”的民族生存能力更强!
谁控制了天空(太空),谁就控制了世界!
现代人类在按照“丛林法则”的争斗中,最大的威胁来自空中!
辽宁省是清朝发源地和明清战争主战场,明清玉器瓷器在辽宁具有一定代表性
关于北陵地宫的传言是最多的,皇太极就安葬于此。
作为沈阳人,我经常去北陵。本地人都知道,北陵公园如今是对外开放的公园,门票只要6元就可以进入。但是,想要进入北陵内部核心区域的清昭陵需要再花50元。说句实话,北陵内部的清昭陵我长这么大,去的次数屈指可数。然而,北陵所有的秘密大部分都在这里面。
在北陵隆恩殿后,就是宝城了,皇太极的梓宫就在宝城的地宫中。关于沈阳昭陵中暗藏地道、可以直通地宫的传说流传很广,媒体上也曾有过报道。
转过隆恩殿,可以看到和东陵相似的二柱门和石祭台。所谓“相似”也只是从大体上来讲,在细节处,昭陵的二柱门和石祭台有自己的特色。
就拿二柱门来说吧,两根石柱上虽然也各立着一只“望天犼”,但与东陵不同的是,这两只犼都用铁链锁住了。传说,当年石匠在雕刻这两只望天犼的时候,不慎将食指砸破,鲜血溅在石兽上,沾上人血的石兽又受日精月华,最终成了精,经常跑到外面去溜达,还有人曾经在浑河边上看见过他们喝水。皇帝知道了非常生气,下令将两个淘气的石兽用铁链锁起来。关内清陵二柱门上的望天犼总是面面相对,而昭陵中的望天犼却面向地宫的方向,据说,这是皇帝有意这样安排,让他们向太宗皇帝道歉呢。
石祭台是大祭时皇帝或恭代祭祀的王公在此举哀和献奠酒的地方。有人说,地宫入口处在石祭台下。传说,康熙六十年雍亲王恭代谒陵时,还曾“启视此门”,进入到地宫之中。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按照当时的礼制,石祭台一经设立,永世不许挪动,雍亲王根本不可能在这里开启地宫。
二柱门和石祭台背后,就是昭陵宝城了。宝城城门上有一座明楼,明楼中树立的石碑叫“圣号碑”,上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刻写皇太极的庙号和谥号。皇太极庙号为“太宗”,谥号有25个字,一般简称为“文”,所以大家在清代史籍中看到“太宗文皇帝”,指的就是皇太极。
1937年,昭陵明楼遭雷击起火,圣号碑也被烧得裂开一条大裂缝。“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得到消息后,痛不欲生。本来溥仪在几年前祭陵时就受过刺激,此时听说昭陵圣号碑被毁,更是觉得这是祖先对自己的不满,于是下令一定要修复。直到1939年,明楼才重修好,可圣号碑却不能更换,只得用一个铁箍将碑体箍住,“以免倾圮”。
传说,每逢阴雨天昭陵圣号碑的背后,会浮现出一幅麻姑献寿图。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时任“三陵承办”的冯德麟有一次到昭陵巡视,听说了这个传说,于是他站在圣号碑后看了半天,却什么都没看到。冯德麟是土匪出身,仗着是张作霖拜把子哥哥,一向专横跋扈,这回怎么也看不出麻姑献寿图,不由得怒从心头起,干脆找来一个画师,在圣号碑背后真的画上了一幅麻姑献寿图。后来圣号碑被焚烧,这幅荒唐的“大作”就再也看不到了。
其实“神碑幻影”的传说,在福陵和昭陵都有。特别是昭陵之中,不但圣号碑能出现幻影,大碑楼中的神功圣德碑也出现过。“两陵背后生神像,可入陪都志略篇”说的就是两陵这一共有的奇观。
穿过明楼下的门洞,就进入到昭陵的月牙城中。昭陵月牙城与福陵的一样,只不过月牙城正北面的影壁有所不同。昭陵的影壁上镶有花瓶和九朵牡丹花的图案。传说,在这几朵花中,隐藏着一个按钮,触动按钮之后,地宫的大门就会打开。如今到昭陵游览的游客都会听到这个传说,照壁上的九朵花也不知被多少双手摸过了,但地宫的大门始终没有被打开过。
很早以前,就传说称昭陵有一条暗道,可以直通地宫。有人说,这条暗道的入口,在明楼下门洞以北大约两米左右的地方。如今这个地方覆盖着石板,下面是否真的有一条暗道谁也不能确定。不过,昭陵暗道的传闻可不只这一个版本。在这里我归纳了三个版本。
版本一:一只狐狸的故事
1963年深秋,北陵公园管理所的一位工作人员在陵寝西侧风水墙外的树林里巡逻。突然发现不远处卧着一只狐狸。狐狸发现有人靠近,一下子钻到旁边的一个树洞里。这名工作人员找来同事,往树洞里灌水,想把狐狸逼出来,可是却发现这个树洞根本灌不满。于是,他们刨断树根,沿着洞口往下挖。他们挖了大约有1米多深,发现下面有一块大青石板,揭开石板一看,底下是一个砖砌的暗道。
这一发现非同小可,两人赶紧上报。有关部门也觉得事关重大,不敢轻易做主,暂时将这个洞口掩盖起来。两年后,有关部门组织了一支三人探险小队,探查这条暗道。进入洞口他们发现,这条地道高约1米,宽约0.5米,有动物的骨骸四处散落。爬了一百多米后,他们面前出现一个更窄的岔道,前面又被三根直立的石柱挡住了去路。石柱很粗壮,每根石柱高0.75米,宽0.15米,间隙只有0.1米。石柱树立得十分牢固,他们再也无法前行,因此决定暂时撤回地面再想办法,可是进去容易回头难,他们发现在这样狭窄的空间里很难转身,三人不久就完全动不了了,卡在洞中。地面人员只得估算他们行进的距离,在路线上又挖了一个大坑,总算把他们三人挖了出来。
通过这次地下探访,文物考古部门认定,这条“暗道”是北陵陵寝排水工程,并非是传说中直通地宫的暗道。虽然有人质疑,既然是排水道,为何洞中不见流水的痕迹?尽管争议很多,有关部门还是慎重起见,把这个洞口封闭了起来。此后,在昭陵周围还数次发现过暗道的踪迹,但是都被确认是排水道。
版本二:张承健老人在1949年发现暗道?
1949年秋季的一天,年轻的张承建和两名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前身)的专家、一位84岁的高龄老人一起开始了北陵暗道发现之旅。那位84岁的老人留着大胡子,虽然已经耄耋之年,他的身体依旧十分硬朗。他自述自己是瓦匠,在1909年曾经参加过北陵的维修,进入过暗道,并且看到暗道里亮着万年灯、悬挂着幔帐、竖立着牌位。
当即,张承建三人在老人的带领下乘坐英国产的毛比勒敞篷轿车,到了北陵,因为北陵神桥前面有很多方石拦路,汽车不能继续前进,于是四人下了车朝着北陵里面走去。到了隆恩门、绕过隆恩殿、穿过大明楼下门洞,那位84岁的老人停了下来,指着门洞北面大约两米的地方,说这里就是暗道的“门户”,当时,那地方正中嵌着一块铺地石板。两位专家愣了一下,思考了很久,说,这事情太重大了,我们还得层层向领导汇报。于是四个人又乘车离开了北陵。至此,他们再也没有去真的撬开石板,进入暗道探究——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那么,那老人口中的暗道“门户”真的可以抵达地宫么?还是老人信口开河胡编乱造的?时至今日,那位当年的瓦匠早已尘归尘土归土,我们无法从他口中知道真假了。只能依据经验来判断。
有的专家认为,如果真有这么一条暗道,那么这暗道很可能是北陵墓道的入口,因为河北清东陵乾隆帝陵就是这样的制式。但是也有专家认为,这不可能是北陵进入地宫的墓道,因为清代墓葬的墓门,一般就在正前方,那么北陵也应该是这样。另外,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北陵自从建陵以来,陵寝从来没有打开过,从北陵墓门的完好程度看,它应该从未遭到过破坏。
版本三:1997年,北陵再次发现暗道踪迹?
1997年4月间,沈阳市修建“大二环道桥工程”过程中,在北陵再次发现暗道踪迹。
陵寝东红门外100余米,大二环路段,施工人员正在挖掘土方、挥汗如雨。突然,一个青墙砌筑的暗道端口呈现在他们眼前。其中有人想起了这些年稍微冷却的昭陵暗道传言,于是赶紧汇报给了文物管理部门。
很快,考古人员来到了现场,发现这道暗道走向为西高东低,该暗道从东红门向东延伸约300米后又向南折下坡,暗道建筑结构与1963年在陵寝西侧发现的暗道基本一致。因为正在施工中,这暗道很快被回填掩埋。
不过,这结论颇让人有些失望,考古人员推测,这暗道其实是北陵排水工程,1963年发现的暗道也是,专家表示,北陵地下有一整套完善的排水系统,这是三百多年前修建北陵时,建筑设计者们对陵寝排水问题所做的周密安排,现今发现的这两处“暗道”应该说只是它整个排水系统的一部分。北陵陵寝建成已三百多年,三百多年来排水一直通畅,很少有积水现象,这对陵墓建筑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是当年昭陵建筑师们精心设计的结果。
昭陵直到现在一直未被考古发掘,暗道之谜也始终没有解开,这也让昭陵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至于皇太极的地宫到底是什么样,如今也是众说纷纭。传说昭陵是“疑冢”“空冢”,但是都没有什么根据,只是传说而已。
地宫上的封土被称为“宝顶”,乾隆时仿照永陵,在宝顶上栽种了一棵大榆树。相传,修宝顶要用“童子夯”,就是在夯土时,选十岁左右男童在土上踩踏,边踩边砌。夯土中据说加入了稠黏的糯米汤,冷却后十分坚硬。另外,宝顶表面还要抹上白灰,使它光洁坚固,不受雨水渗透和冲刷。
走过岁月,今天的昭陵已是世界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我们今天漫步在昭陵之中,不仅能看到壮观雄伟的古代建筑、美轮美奂的传统工艺,更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文化的积淀。
可能性不大!除非是探险队在探险时发现了多少年之前某个王朝或大家富户所留下的财富,并且这个王朝和大户也必须是非常富裕的,才能积累如此的财富,也有可能是某个幸运的农民挖出来了王陵!600吨的黄金,数额巨大,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