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是一部分,主要是简单,给你一把锄头你都能挖到头,再者说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汉人王朝,在汉人居多的地方谁会去挖自己老祖宗的坟?
本文将从民族信仰、地理位置、内部结构来进行对比剖析,各位看官瞧好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第一: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一统汉人王朝为什么这个作为第一条呢,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朱元璋所开创的明朝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虽然在后面的清朝中也有汉人的存在,但实际掌权者则是满清,作为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其影响力也是非凡的,最起码孙殿英是汉人。
如果去挖自己老祖宗的坟墓,这着实是有些说不过去,并且因为汉人遍布广且人数众多,所以守护明皇陵就好像是职责所在一样,同样,这也是最佳的得人心办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洪秀全攻入南京之后第一件事干了什么?就是连夜跑到朱元璋的皇陵前面,张口就是不肖子孙,好嘛,这一下不就证明了自己出身良好。
类似的例子还有太多,再举一个,孙中山孙先生在定都南京后也是做了类似的事情,在南京曾三拜孝陵也就是朱元璋的皇陵,一来表达自己对于朱元璋的敬重,二来表达对于驱除鞑奴的决心,不过事实证明效果确实不错。
不仅仅是汉人会去朝拜,就连外族也并没有例外,我们都知道乾隆喜欢下江南,殊不知康熙也曾下江南,在路过南京的时候康熙也对着朱元璋的皇陵进行三拜九叩的大礼,虽然可能有演戏的成分,但是也确实安抚了不少汉人的心,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明皇陵在汉人心中的地位。
第二:清皇陵位置确实不行先说说明皇陵吧,明朝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所以有两座大皇陵,一个是朱元璋的孝陵,因为朱元璋在位期间都城在南京,所以就把自己的陵墓定在了南京紫金山,选在这有什么特点呢,特点就是进可攻退可守,我觉得朱元璋不仅把孝陵当做了陵墓还做成了军事基地,并且因为离得近,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这谁敢去盗?
之后就是朱棣的陵墓了,在朱棣之后明朝的都城就换到了北京,因此朱棣包括其后代的陵墓就都安排到了京城,这爷俩真不愧是爷俩,一个建在紫金山,一个建在天寿山,天寿山距离北京天安门仅仅五十公里,也是天天都能看见,给人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啊。
接着就来聊聊清皇陵吧,清皇陵在选址上就不如明皇陵了,可能也有部分政权的原因,女真政权偏向于移动政权,在占据京城之后才算稳定,对于皇陵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基本上就是哪里风水好就定哪里,并且还特意分出了清东陵和清西陵两个大型墓群。
清东陵位于遵化,清西陵则是在保定,两者之间距离京城也都有一百多公里,离得远看不着,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给有心之人可趁之机。
第三:清皇陵内结构不行结构也是决定陵墓是否会被盗的一大元素,看清皇陵的结构就能看出,虽然宏达且壮观,但是整体构造却并不难,皇陵最前面是明楼也就是最面前的高楼,通过明楼之后就是哑巴院也就是月牙城,哑巴院的尽头是一个琉璃照壁据说可以遮挡住地宫的入口。打通琉璃照壁就能直接进入地宫。
相比较清皇陵的不要太方便,明皇陵简直就是用来折磨人的,明皇陵的构造非常的麻烦,就拿墓道来说,它不是直行的而是蛇形的,如果没有构造图的话,普通人就光墓道口就需要找上一段时间,再加上后面的重重机关,这消耗的时间就数不清了。
而盗墓讲究的是短时间内进行,争取不让任何人知晓,就明皇陵这个工作量,你说普通人会选择去里面摸索吗?
结语就拿历代皇陵的坚固程度来比较,明皇陵也是妥妥的排名第二,第一是唐皇陵,至于清皇陵,有专家测验后发现在某些程度上甚至还不如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皇陵,你说这不出事谁出事?
只能说对满清的恨是一部分,更多还是因为太简单了。
关注文青,咱们一块聊聊历史那些事~
(网络配图,侵权删除)
万历皇帝可能到死都想不到数百年后自己竟然会被当作练手对象给刨了个底朝天,万历皇帝在位年间所做出的事情是非常奇葩的,但是在他死后数百年,他的陵墓也遭遇了非常奇葩的事情。
自古以来,但凡皇帝陵寝除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存在之外,很少有皇帝陵寝能逃过盗墓贼的魔爪,对很多盗墓贼来说,他们挖掘皇帝陵是全心全意的,是誓要搬空里面所有金银财宝都不罢休的。
但是万历皇帝的定陵就不一样了,它之所以被发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郭沫若等人对所想要挖掘的朱棣长陵了解得不够深入,怕会对长陵里面埋葬的珍贵文物造成损坏,所以就挑选了规模不如长陵宏大、但结构和长陵差不多相同的定陵下手,想通过挖掘定陵积攒一些打开长陵的重要经验。
死后难逃悲催的万历皇帝于是万历皇帝的尸骸就开始遭殃了,定陵在被打开之后,因为保存文物的技术不达标的原因,定陵中很多精美的陪葬衣物开始发生了氧化,许多精美的龙袍绸缎在这个过程中毁坏得破烂不堪,全然失去了精美的模样。
而在数年之后,特殊时代降临了世间,被摆在定陵博物馆中的万历皇帝棺椁和他的两具妃后棺椁被激愤的人们拉到了广场之中,焚烧毁坏了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的文物也受到了毁灭,在重见天日没几年时间后,它们又开始尘归、尘土归土,失去了它们所有的光芒。
这次挖掘的行动是一次很大的错误,它给整个考古界带来的改变并不是因为数年后的毁坏带来的,而是在刚刚挖掘完没多久之后,就被人们认定为了巨大的错误。郭沫若最感兴趣的三座帝王陵墓虽然这次行动的主要牵头者是当时北京的大佬、有着很深历史背景的吴晗,但实际上的推动者却是郭沫若本人,吴晗是在郭沫若的说服影响下,才和郭沫若一起加入发掘定陵的工作中的。
郭沫若是非常积极狂热的皇陵挖掘人士,在他的想法中,每个皇帝陵墓中埋藏的文物都应当是与世人共享的,如果埋藏在地底下那这些文物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因此他一直在积极地推动着各种挖掘皇陵的工作。
其中他头号想挖掘的就是秦始皇的陵墓,只不过这个工程太浩大、太困难了,他是暂时没机会的,因此他退而求其次,把目标放在了朱棣的长陵和唐高宗、武则天的乾陵中。而他之所以对这两处陵墓感兴趣,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两处陵墓没有受到任何盗墓贼的光顾,而且这两处陵墓中分别可能埋葬着两件很重要的文物。
唐高宗乾陵中很有可能埋葬着兰亭集序,虽然无法确定,但即便只有一丝的机会,那也是能让郭沫若感到狂热的,因为兰亭集序对文人们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他做梦都想象着能在有生之日亲手观摩一眼兰亭集序。长陵中永乐大典对郭沫若的影响而长陵之中则埋葬着意义非常重大的永乐大典,朱棣在位年间做出了两件很重要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他动用无数国力派遣了郑和七下西洋,这件事的耗资非常巨大,是朱棣炫耀国力的一种表现。
而第二件事情就是修订了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古代历史中非常重要的百科全书,总部大典一共有1万多册、2万多卷、3亿七千万字,几乎涵盖了当时的各个学科、各种知识,可以说得上是古代文化典籍中的瑰宝。但是流传到现在的永乐大典却是极度残缺的,永乐大典流传到乾隆时期的时候就已经缺少了一大部分。
最后在乾隆修撰四库全书的时候又被乾隆皇帝修改的面目全非,在八国联军的时候丢失了一部分,溥仪在位的时候又被宫中的太监偷走了一部分,所以现存的永乐大典其实是非常残缺不全,如果把原本的永乐大典比作一个人的话,那现存的永乐大典可能就只相当于一个人的手臂。而长陵之中虽然还不确定有没有永乐大典,但因为是朱棣人生功绩的一种表现,所以在他死后是很有可能被陪葬在长陵中的。
被灾难改变的规则所以怀揣着对这种缺失文化的狂热追求,长陵自然就成为了郭沫若最想挖掘的皇陵之一,因此才会导致定陵成为了它的练手对象,被糟蹋得面目全非。
定陵的挖掘不仅是一次错误,与此同时它更是考古学界的一场灾难,在此事发生过后,上面的大人物就立刻叫停了所有针对皇陵的工作,并定下了一个若非皇陵遭受到损坏需要抢救、无论如何都不得对皇陵主动挖掘的规定。在定陵事件发生后,郭沫若是还想着手挖掘长陵和乾陵的,不过前车之鉴不可忽略,为了防止同样的灾难再度出现,于是郭沫若的所有请求都最变得石牛入海,直接就被拒绝了。
所以说明十三陵中的万历皇陵之所以最先被打开,是因为它和长陵有着相似性,被当作了练手对象,而因为定陵挖掘后没有相应保存技术保存文物的原因,定陵中的文物受到了巨大的损坏,随之而来的是考古学界的规则被改变,正是在挖掘定陵的影响下,其他所有的明皇陵以及没被挖掘过的皇陵都避开了被主动挖掘的尴尬情况。大清都亡了…其中还发生了日本侵略,明朝灭亡距今也四百多年了,一个人的一生有太多比守陵重要的事,再忠诚的人,在这历史的变迁下,有心无力,也只能“变节”——散了……
吃饭就是个日常要三省的问题,发工资的都倒台了,想想,就算其中有个别死忠明朝的守陵人,恐怕也饿死在了大清王朝第一集。再则守陵人重在“守”,没有后台怎么守得住?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何况对明朝来说,守陵人也并不是很好的工作。清朝虽使怀柔政策,拉拢人心,有假模假式地拨款修缮,但也不可能一直用自己的钱,养守明朝的守陵人吧。
再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民国成立,君主制被废除,清朝灭亡,紧接着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十三陵只能靠着当地周围的老百姓艰难护守。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才真正重视对十三陵的保护,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有了稳定的安保力量,才使得十三陵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风景名胜景区。
首先就是地理位置的原因,明朝皇帝的选址其实是比较靠近北京城的,北京的明皇陵选址是朱棣定下来的。
他认为自己的皇陵地址不仅要风水好,还要能成为一个军事要地,可以用来保卫自己的首都。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明皇陵时刻都在朝廷的监视之下,很难被盗。
而清陵的选址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满族人不像汉人讲究这么多,所以关外盛京三陵在沈阳,东陵在遵化,西陵在保定,各处皇陵的选址只在乎风水,关于其他的没有那么多想法。
在我国历史上,几乎每位帝王都会在自己的首都旁修建皇陵,以供自己,以及自己的亲人死后埋葬所用。其中最为著名的皇陵,或许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举全国之力所修建的秦始皇陵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传说其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除了神秘的秦始皇陵,还有诸如常常被盗墓贼光顾的清代皇陵清东陵、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所葬的昭陵、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所沉睡着的茂陵等等。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之一,存在近三百年的明朝历经十六位皇帝,自认也有着许多的皇陵。
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故乡凤阳建有明皇陵,初代首都南京则有着明孝陵,北京作为后来的首都,也拥有着规模宏大的明十三陵等。除此之外,在湖北钟祥也有座明皇陵,那么,明朝的首都不在湖北,为何却在那里建有皇陵呢?
其实,明朝的皇陵和其它朝代的很大不同就在于全中国共有五处明皇陵,其中,最早的一座是朱元璋在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时于今安徽省凤阳县开始修建的明皇陵,它是用来埋葬朱元璋的父母和兄嫂的,此外,还有埋葬朱元璋祖先的明祖陵,它位于今江苏省盱眙县。
后来,朱元璋又为自己和马皇后修建了明孝陵,为早逝的太子朱标修建了明东陵,这两座陵墓都位于今南京市玄武区。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朝帝王的皇陵也就在北京动工,明十三陵和景泰陵都位于北京周边。然而,从明正德十四年(1519)起,今湖北省钟祥市一带却修筑起了明显陵,那么,它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呢?
明武宗朱厚照作为明孝宗的独子,两岁便被立为皇太子,在娇惯中长大,弘治十八年(1505),年仅十五岁的明武宗继位,改元正德。正德十四年(1519),明孝宗的四弟,也就是明武宗的皇叔,兴王朱祐杬去世,武宗赐他谥号为“献”,并在其封地湖广安陆州修建亲王陵。
安陆州便是如今的湖北钟祥一带,而明武宗为了表达对四叔的重视,专门派人在松林山挑选风水宝地,将朱祐杬安葬。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明武宗病逝,据《明史》记载,临死前他留下因为自己年仅三十一岁便去世,膝下无子,便按照“兄终弟及”的继承规则,“遗诏召兴献王长子嗣位。”
兴献王的长子朱厚熙出生五天后便夭折了,这里所说的“长子”自然是兴献王的次子朱厚熜,朱厚熜继位后,改元嘉靖,并不顾朝臣的反对,将自己的生父朱祐杬追尊为“兴献帝”。嘉靖五年(1526),皇帝再次顶着压力将父亲迎进宗庙。
嘉靖十七年(1538),朱厚熜为父亲追尊庙号“睿宗”,朱祐杬进入了明朝皇帝的行列。不过,早在嘉靖帝继位的第二年,便对原来的兴献王陵进行了皇陵改造,并改名为“显陵”。此后,显陵历经扩建和修缮,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才真正建造完工,嘉靖帝对父亲的执意追尊,成为了湖北钟祥显陵产生的理由。
1988年元月明显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