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 16点20左右 在沂南发生1.8级轻微地震 现已被证实 谢谢 请给分!
在临沂市沂南县境内,有不少村庄的名字,都带有一个“花”字。
比如,在县城的南边,大庄镇的地界内,有个叫做“西桃花”的村庄。而在县城的西边,依汶镇的地界内,有个叫做“北石花峪”的地方。它们之间相距约四十里。
那么,如果问这样一个问题:“两个村庄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或许很多外地的朋友都会摸不着头脑。因为除了都带有一个“花”字之外,也很难看出它们还有什么联系。
实际上,西桃花村和北石花峪并不仅仅是都带个“花”字。两者在姓氏上还颇有渊源。这一点,只有当地人或者对沂南县姓氏比较了解的朋友才知道吧。
在介绍姓氏之前,首先还是先看一下两个村庄的由来。
关于西桃花村,《沂南县地名志》的记载是:位于大庄镇驻地西北5公里处,桃花岭下,有两村皆名桃花,该村在西,故名西桃花。相传元代前冯姓居此,村外尚有地片名冯家林。据于氏谱碑记载,于氏自临淄迁此,已传二十多世。
而北石花峪村则位于依汶镇驻地东南8.5公里,皂旗山北麓,三面山岭,北为山峪出口,村处峪之西侧岭坡,因多石、多野花,故名石花峪。后分为南北两村,该村在北,故名。
上面的内容对村庄名字的由来介绍比较详细,但对姓氏提到的不太全。在这两个村里,其实都有不少李姓人。而根据族谱的记载,这两个村的李姓属于同宗。具体来说,北石花峪村的李姓,是西桃花村的分支。
西桃花村的李姓,很重视家族文化的传承,在历史上曾多次修撰族谱。在族谱当中,他们详细记载了始祖的迁徙地。根据记载,大庄镇西桃花村的李姓始祖,在明末由辛集镇李家林村迁来。
李姓人迁来之后,逐渐开枝散叶,分为若干支。有的居住在西桃花村,有的迁徙到了其他村庄,比如沂南县依汶镇北石花峪村、县城东郊的苗家曲村、沂水县高桥镇袁家荣仁村、莒南县壮岗南村、郯城县重坊镇等地。从始祖迁来至今,李姓人已经繁衍了十七八世,可谓人丁兴旺。
其中,北石花峪村的李姓析出较早,大约是在清代中期。虽然从祖居地迁走,但他们始终有种“根”的情怀。老辈时,常常派族人步行回西桃花村祭祖。到了现代,西桃花村李姓组织续修谱书时,北石花峪村也都积极响应。
正所谓“参天之树,不忘其根;怀山之水,不忘其源。”西桃花村和北石花峪村之间的这段姓氏渊源,也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1939 年 10月,南沂蒙县始建,辖原沂水县五区 (辖界湖、明生、依汶、孙祖 4乡 )、六区 (辖姚家店子、铜井、苏村、苗家曲 4乡 )、九区 (辖塘子、岸堤、垛庄、崖子 4乡 )、十区 (辖葛沟、左泉、河阳、张庄 4乡 )和原蒙阴县的二区 (驻地官庄,官庄在今蒙阴县重山村西南,因修岸堤水库搬迁 )、四区 (驻地在今蒙阴县联城乡大庄村 )。1940 年 6月,原沂水县十区划属临费沂边联县。 10月,原沂水县六区的姚家店子乡划归沂水县,沂南县划为明生、依汶、峙阳、永太、岸堤、垛庄、官庄、城子、蒙阴四区等 9个区。1941年 3月,蒙阴四区和蒙阴二区南部划入费北县。 6月,沂南县划为 17个区:永太、明生、东平、和庄、孙祖、黄山、依汶、常山、崖子、垛庄、城子、艾山、岸堤、青石、峙阳、灵阳、官庄。
同年 9月,官庄区和岸堤区高湖一带、艾山区的部分村庄划入蒙阴县;青石区和崖子区的部分村庄划入费东县,成为费东县的青石区和盆泉区。1942年 2月,峙阳区、灵阳区划属沂水县,沂南县辖永太、东平、和庄、孙祖、依汶、常山、艾山、岸堤、黄山、崖子、垛庄、界牌 12个区。 12月,永太区划属沂东县。1943年 3月,官庄区、高湖区和艾山区的部分村庄划回沂南县,高湖区并入岸堤区。此时,沂南县辖依汶、和庄、东平、孙祖、界牌、垛庄、官庄、艾山、岸堤、常山 10个区。1945年 9月,官庄区划属蒙阴县。 10月,费东县撤销,其青石区和盆泉区划归沂南县,分别并入垛庄区和崖子区;沂临县撤销,其张庄、河南、青驼、土山、铁山、高里 6区划归沂南县,全县辖青驼、铁山、张庄、孙祖、崖子、河南、依汶、东平、土山、常山、垛庄、岸堤 12区。
1949年 7月,沂东县撤销,其寨西、永太、葛沟、河阳 4区来属。此时,沂南县辖 16个区。 1951 年 5月,区以序数命名:一区 (东平 )、二区 (依汶 )、三区 (常山 )、四区 (岸堤 )、五区 (孙祖 )、六区 (垛庄 ) 、七区 (崖子 )、八区 (青驼 )、九区 (张庄 )、十区 (土山 )、十一区 (铁山 )、十二区 (李官 )、十三区 (葛沟 ) 、十四区 (河阳 )、十五区 (永太 )、十六区 (寨西 )。1952年 1月,撤销十区 (土山 ),辖区划归原一区 ( 东平 )、九区 (张庄 )、十一区 (铁山 )、十四区 (河阳 );原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区依次改称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区。 15个区辖 145个乡:一区辖营里、金佛、辉峨、南寨、界湖、大成、苗家、胡埠、神墩、独树、中疃、历山、新柳、薛家 14个乡,二区辖栗沟、葛庄、里庄、店子、依汶、林泉、明生、夏庄、凤台、孙隆、松林 11个乡,三区辖横河、安乐、柳洪、保护、城子、 辛庄、桃花峪、双泉 8个乡,四区辖岸堤、北村、王山、池畔、岩路、明峪、三峪、高湖、新兴、芦山、岩山、塘子 12个乡,五区辖孟良崮、代庄、铁峪、里庄、孙祖、高庄、匣石 7个乡,六区辖青石、黄仁、垛庄、洪山、北庄、长明、尚庄、界牌、上峪 9个乡,七区辖龙口、梭庄、盆泉、菜峪、响河、东河、营后 7个乡,八区辖河疃、店子、艾峪、陡沟、青驼、南店、坊庄、崖子、吉拉、石门 10个乡, 九区辖张庄、金厂、松山、宅子、和庄、沿汶、黄埠、薛庄、峪子、下峪、大峪 11个乡,十区辖砖埠、岳庄、高里、长汪、泉头、洙阳、双凤、尤家埠子、黄疃 9个乡,十一区辖朱里、完沂、邓庄、五屯、许庄、元沂、三关庙、泉口、李官、石屯、寨里 11个乡,十二区辖葛沟、团埠、福利、坊前、巩头、官泉、高阜、坊南 8个乡,十三区辖左泉、李林、河村、河阳、大疃、杨坡、大庄、西湖、交良、桃花 10个乡,十四区辖榆林、双汪、石泉、山子、辛集、永太、秦家、涌泉、彭家庄 9个乡,十五区辖坡里、 圣母、聚宝、土山、拐头、车疃、于家官庄、侯宅、杨家庄 9个乡。1953年 7月,沂水县的五区 (城子 )、六区 (良水 )、七区 (峙阳 )划归沂南县,分别称沂南县第十六区、十七区、十八区。 1955年 10月,设界湖镇 (区级 ),一至十八区的区名依次改为大成、依汶、常山、岸堤、孙祖、垛庄、崖子、青驼、张庄、高里、李官、葛沟、河阳、永太、寨西、城子、苏村、铜井。1956年 2月,垛庄区和崖子区东河、营后、泉桥、梭庄 4乡划入蒙阴县,以崖子区的其余乡及青驼区部分村庄组成双堠区;沂水县的英山、刘家岭 2乡划归沂南县城子区;撤销永太区,所辖村庄分别划归河阳、寨西、苏村等区。1958 年 10月,全县设 20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界湖、依汶、马牧池、岸堤、双堠、青驼、孙祖、孟良崮、张庄、砖埠、白石埠、葛沟、杨坡、辛集、库沟、李官、蒲汪、张家哨、苏村、铜井。 11月,沂南县撤销,苏村、铜井、界湖、张庄、白石埠、辛集、库沟、依汶等公社及蒲汪、张家哨两公社的大部、孙祖公社的 15个村划归沂水县,马牧池、双堠、岸堤、孟良崮等公社及孙祖公社的大部划归蒙阴县,李官、青驼、砖埠、葛沟、杨坡 5个公社划归临沂县,张家哨、蒲汪两公社的 13个村划入莒县。1961年 8月恢复沂南县时,全县辖界湖、依汶、马牧池、岸堤、双堠、孙祖、青驼、张庄、砖埠、葛沟、河阳、大庄、辛集、蒲汪、张家哨、苏村、铜井等 17个人民公社。 1963 年 1月,营后、梭庄、东河 3个乡由蒙阴县划归沂南县双堠人民公社。 5月,人民公社改称区,区辖人民公社 (小公社 )。全县有 17个区 124个公社: 界湖区 (8个公社 ):神墩、永胜、明生、夏庄、南寨、营里、界湖、独树 依汶区 (6个公社 ):里庄、葛庄、保护、栗沟、林泉、孙隆 马牧池区 (6个公社 ):城子、横河、双泉、柳洪、桃花峪、安乐 岸堤区 (11个公社 ):高湖、岸堤、池畔、北村、兴旺庄、芦山、三峪、新兴、王山、塘子、岩路 双堠区 (7个公社 ):梭庄、响河、龙口、艾峪、崖子、双堠、盆泉 孙祖区 (7个公社 ):孙祖、孟良崮、代庄、匣石、高庄、石山、铁峪 青驼区 (7个公社 ):朱家崖子、赵庄、店子、青驼、吉拉子、河疃、石门 张庄区 (7个公社 ):张庄、涝坡、峪子、下峪、和庄、沿汶、宅子 砖埠区 (7个公社 ):砖埠、石沟、山南头、高里、泉头、薛庄、岳庄 葛沟区 (6个公社 ):沙汀、官庄、葛沟、陈家堰、巩头、长沟 河阳区 (7个公社 ):左泉、刘家店子、杨家坡、河阳、高阜、大疃、侯宅 大庄区 (5个公社 ):大庄、金佛、交良、?栏、土山 辛集区 (7个公社 ):世和、双汪、榆林、永太、王庄、李林、辛集 蒲汪区 (7个公社 ):拐头、圣母、车疃、石泉、寨西、蒲汪、杨庄 张家哨区 (9个公社 ):陡沟、姜家庄、湖头、李家哨、张家哨、葛家庄、英山、坡子、薄家店子 苏村区 (7个公社 ):北于、小河、杜家庄、房岭、良水、苏村、夏家庄 铜井区 (10个公社 ):铜井、石桥、灵山、金桥、马泉、两泉、杜山、寨子、鲁家庄、新王沟 1963 年 12月,葛沟区长沟人民公社划归临沂县。1968年 8月,区改称人民公社,原区辖人民公社改称管理区。1978年 4月,蒙阴县重山公社的 6个村庄划归沂南县,与岸堤公社西部的部分村庄组成重山公社,时辖 18个人民公社。 1981年 12月,界湖公社更名界湖镇。 1984年 6月,撤销人民公社,全县设 17个区 61个乡 (镇 ): 界湖区 (1镇 3乡 ):界湖镇、南寨、明生、永胜 依汶区 (3乡 ):依汶、大保护、朱家里庄 马牧池区 (3乡 ):牛王庙、横河、安乐庄 岸堤区 (5乡 ):岸堤、中高湖、兴旺庄、塘子、南岩路 孙祖区 (3乡 ):孙祖、代庄、连顶 双堠区 (4乡 ):双堠、后崖子、东梭庄、南石门 青驼区 (3乡 ):青驼、东陡沟、大磨石沟 张庄区 (4乡 ):张庄、留田、北沿汶、双峪 砖埠区 (4乡 ):砖埠、高里、山南头、南薛庄 葛沟区 (3乡 ):葛沟、穆家巩头、王家堰 杨家坡区 (3乡 ):杨家坡、河阳、南双泉 大庄区 (1镇 2乡 ):河村镇、后土山、后交良 辛集区 (3乡 ):辛集、库沟、涌泉 蒲汪区 (4乡 ):蒲汪、杨家庄、圣母冢、大王庄 湖头区 (4乡 ):湖头、齐家店子、薄家店子、张家哨 苏村区 (1镇 3乡 ):苏村镇、小曹家营、夏家小河、小杜家庄 铜井区 (1镇 3乡 ):铜井镇、孔家湖、鲁家庄、新王沟 1985 年 9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重山、北河东、圈里、葛墟、潘家沟、贾家庄子等 6个村划入蒙阴县,把原 17个区 61个乡 (镇 )调整为 7镇 (界湖、岸堤、青驼、张庄、大庄、苏村、铜井 )21乡 (朱家里庄、依汶、马牧池、中高湖、代庄、孙祖、双堠、南石门、砖埠、高里、葛沟、杨家坡、河阳、辛集、库沟、蒲汪、大王庄、湖头、东张家哨、鲁家庄、独树 )。 1990年,全县设界湖、岸堤、青驼、张庄、大庄、苏村、铜井7镇,朱家里庄、依汶、马牧池、中高湖、代庄、孙祖、双堠、南石门、砖埠、高里、葛沟、杨家坡、河阳、辛集、库沟、蒲汪、大王庄、湖头、东张家哨、鲁家庄、独树 21乡,辖978个行政村。1994年11月,葛沟、砖埠、辛集、湖头、蒲汪5乡撤乡设镇。1996年12月,孙祖、杨家坡2乡撤乡设镇。 1997年12月,双堠撤乡设镇。1999年,全县设15镇13乡978个行政村。2001 年 1月 12日 ,沂南县区划由原来的 15镇 13乡合并为 15个镇 2个乡。 具体情况是:张庄镇、苏村镇、葛沟镇、杨家坡镇、砖埠镇、马牧池乡原行政区划保持不变,撤销 11个乡镇,将独树乡合并到界湖镇,鲁家庄乡合并到铜井镇,朱家里庄乡合并到依汶乡,中高湖乡合并到岸堤镇,代庄乡合并到孙祖镇,南石门乡合并到双堠镇,高里乡合并到青驼镇,大王庄乡合并到蒲汪镇,东张家哨乡合并到湖头镇,库沟乡合并到辛集镇。 2003 年 3 月,依汶乡撤乡设镇。全县辖 16 个镇 1 个乡, 976 个行政村两个居民委员会。2005 年,根据临沂市委、市政府关于调整合并部分行政村规模的意见,结合各乡镇实际,将界湖镇大白石窝村等 643 个行政村合并为 265 个行政村,将铜井镇黄崖村等 3 个行政村更名,保留名称的 332 个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全县共有 600 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2008 年,沂南县辖界湖、岸堤、孙祖、双堠、青驼、张庄、砖埠、葛沟、杨家坡、大庄、辛集、蒲汪、湖头、苏村、铜井、依汶等 16 个镇和马牧池乡,共有 600 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2011 年,葛沟镇经省政府批准整建制划入临沂市河东区管理。
我国的南北方分界线通常以“秦岭—淮河”一线来划分,而“沂南”这个地方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区,属于北方,所以南方没有沂南这个地区。
沂南是山东省临沂市下辖县,因在沂水之南而得名,古代属于“琅琊”郡阳都,境内文化古迹众多,素有“齐鲁敦煌”之美誉。
截止2020年,沂南县总面积17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万余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