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北京的十三陵中,只有明成祖朱棣的长陵石碑上有碑文,其余十二陵的石碑上都没有碑文,成为无字碑。
那块惟一有碑文的长陵石碑,正面刻有“大明长陵神功神德碑”字样,下面刻有朱棣儿子明仁宗亲自题写的为其父歌功颂德的3000余字的碑文。既然十三陵中第一陵有碑文,为何接下来的却又无碑文呢?
一种说法认为,皇帝功德太大,无法用言词表达,干脆不写了。
另一种说法是明太祖朱元璋曾有圣谕,说皇陵碑记,都是一些儒臣粉饰之词,不足以为后世子孙敬戒。所以,明朝的官吏无人为皇帝撰写碑文,这责任便落到了继位的皇帝身上。据史料记载,明十三陵从第二陵开始后的六陵,开始都没立碑,补立的六块碑是嘉靖年间用六年时间做成的。做成之后,按祖训应由当朝皇帝为其撰写碑文,但当时嘉靖皇帝沉迷于声色,对此根本不感兴趣,直到他去世也没写出一篇来。所以这六块碑一直没有碑文,再立碑时也就空下来不写了。
谢谢邀请。回答明十三陵为什么只有永陵和定陵有外罗城的问题,先说说何是外罗城。外罗城的原意为城外的大城,东晋以后建业城外只有竹篱,齐高帝时为防盗建外城,称外罗城。而皇陵的外罗城是在陵园宝城和城前方院之外在设有外垣,形状前方后圆。明十三陵中,只有永陵、定陵有外罗城。
明永陵和定陵的外罗城是怎么来的,还要看《明史》和《明实录》中是怎样记载的。据《明世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五至卷一百八十七记载,嘉靖十五年(1536年)永陵动土兴建前,在拟定陵寝规制时,就涉及到了外罗城建造问题。
永陵
永陵选址后,该年四月初九日,世宗在天寿山行宫召见武定侯郭勋、大学士李时等人,商议修饰七陵及营建山陵(即后来的永陵)事。礼部大臣上奏了较详细的修陵建陵事项。其中一项是人事设置,包括设总督工程武职大臣、工部堂上官、总拟规制礼部堂上官、总督官军兵部堂上官、科道官、各衙门选取才干官各一人,协同工部堂官兼理工程。又建议“寿宫规制,合钦遵圣谕量拟长陵,本部行内官监会同画图,上请钦定”。
山陵预建定下来后,世宗又觉得心里不安,他对李时说:“山陵预建已定,但朕恐德泽不曾沾民,遽自图以重劳民力,又未知将来公论何如,朕心寔愧惧,今可敕问臣民许我否?”结果是府部等衙门及百官都上疏“当建”。
永陵
四月二十日,世宗命郭勋、李时主管建造事总督工程,命少保礼部尚书夏言协助主管建造事,总拟永陵规制,并确定修理七陵为四月二十二日卯时(5时至7时),预建山陵(即永陵)为同日申时(下午3时至下午5时)。
外罗城是干什么用的?五月,夏言等人将画好的永陵设计图呈上御览。世宗看后,下令礼都会同郭勋、工部官员、翰林院讲读等官员再共同商议,将皇妃从葬帝陵的方式也画出图来,一并送给他看。
大臣们明白世宗的用意,要把皇妃也考虑进来。他们画好图呈上,并上奏说,过去皇妃从葬的情况在《会典》中有记载。“今拟于外垣之内,宝城之外,左右相向,以次而祔,庶合礼制,谨画图贴说呈览,仰请圣断施行。”
拟定的方案中的宝城之外设有外垣,这个外垣就是外罗城,“祔”是合葬的意思,这里指葬在帝陵的旁边,将皇妃依次葬于外垣与宝城的中间地带。这样既合乎礼制,又满足了世宗的心愿,世宗指示说:都按你们说的办。还有未尽事宜,等待“朕亲往决之。”
这就说明,永陵建外罗城,是在嘉靖十五年五月规划的,作用是在外罗城内宝城两侧祔葬世宗妃子。
永陵的外罗城按规式建造了,世宗的33名皇妃中,只有贵妃沈氏、贵妃文氏、靖妃卢氏入悼陵(实为妃坟),贤妃郑氏入贤妃坟,贵妃阎氏、王氏,贞妃马氏荣妃杨氏与与二位太子共入四妃二太子坟园,这8为皇妃只是葬入了十三陵陵区内,并没有葬在永陵外罗城内宝城两侧。其余的皇妃没有葬入十三陵的殊荣,都葬在了京西金山。
可以看出,永陵的外罗城并没有起到它的作用,是以“皇妃祔葬”为名,行扩大陵园之实。
清代梁份《帝陵图说》所记载的永陵建成后,世宗阅视陵工,责问工部大臣这样就完了吗?工部大臣说:“外面还要建一圈墙呢!”这样就有了外罗城的说法,这是没有根据的。此类的说法都是以讹传讹。
定陵为何也有外罗城?因为它是仿照永陵建造的,永陵的规制就成了定陵的样板。《明史·朱赓传》记定陵营建:“帝营寿宫于大峪山,命赓往视。中官示帝意欲仿永陵制。赓言:‘昭陵在望,制过之,非所安。’疏入,久不下。已,竟如其言。”
定陵
朱赓话的意思是,神宗父亲的昭陵就在眼前,规制超过了昭陵,心里会不安的。但他的奏疏呈上后,很久没有批下来。后来,定陵基本仿照永陵建造,成为十三陵中的第三大陵。“竟如其言”可以理解为规制盖过了昭陵,压了他父亲一头。
定陵外罗城究竟是什么样子,清朝梁份《帝陵图说》中有这样记载:“铺地墙基,其石皆文石,滑泽如新,微尘不能染。左右长垣琢为山水、花卉、龙凤、麒麟、海马、龟蛇之壮(状),莫不宛然逼肖,真巧夺天工。”
定陵外罗城里也没有葬皇妃,神宗的10个皇妃中,只有皇贵妃李氏、顺妃李氏、皇贵妃郑氏、昭妃刘氏和端妃周氏,葬在了银钱山东麓的五妃坟,虽在十三陵陵区之内,却不在外罗城之内。
要说北京安葬了多少位明朝帝王,也许很多人会脱口而出13位,因为北京不是有著名景点明十三陵吗?但其实真实情况是北京安葬了14位明朝帝王,除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葬在了南京,而第二个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不知葬在了哪里。剩余14位皇帝都葬在了北京。为什么安葬了14位,却称呼为明十三陵呢?
别急,听有书君慢慢讲来。之所以明十三陵安葬了十三位皇帝,而少一个皇帝,是因为这里面隐藏了一位帝王的悲惨过往,他的功勋只因为他的哥哥明英宗的成功复辟,而全部抹煞。他就是明代宗朱祁钰,那为什么他明明当过明朝帝王,却无法葬入明朝帝陵呢?
那有一件事情在这就不得不提了,那就是明朝中期发生的一次可怕的王朝覆灭危机。为什么这么说呢?
公元1449年,瓦刺频繁来侵犯我们大明的国土,而当时的明英宗却不顾大臣的劝诫,在宠臣宦官王振的煽动蛊惑下,一意孤行的去北征。
在明英宗朱祁镇临行前,他将国家的一切权利托付给了弟弟朱祁钰代为掌管。可是谁知道朱祁镇亲自率领了二十余万大军,不仅没能打败敌人,反而在土木堡附近被瓦刺围歼,自己也深陷敌方了。这次战役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土木堡战役。
明英宗被俘虏的消息传回朝廷后,整个朝廷是一片人心惶惶。就在这个时候朱祁钰立即召集起了大臣来商讨对策,也就从这次会议后,朱祁钰在朝廷的地位有了上升,虽然名义上还是代理监国,但是手中掌握的权利却与真正的皇帝权利差不多。
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非常宠幸一个叫王振的宦官,宦官王振仗着明英宗的喜爱,在朝廷中为非作歹。
那个时候遭王振祸害的朝臣不计其数。明英宗被俘后,朱祁钰就把王振这个祸害给杀了。
这让那些饱受王振迫害的大臣们是十分地感动,所以说这也为朱祁钰继承大统埋下了伏笔。
可以说朱祁钰监理国政期间是励精图治,大臣们认为朱祁钰会是一位明君。当前眼下皇帝在敌人之手,整个朝堂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而当今太子又只有两岁。
所以以王文为首的部分大臣上书,希望朱祁钰为了江山社稷,能登基称帝。而大臣于谦这个时候也去劝孙太后,让朱祁钰称帝,毕竟现在的情况是不允许国家无君的。
最后孙太后同意朱祁钰当皇帝,而朱祁钰也就临危受命,成为了大明的第七位皇帝。朱祁钰登基后,启用于谦等大臣,是励精图治,加强练兵,最后击破了瓦刺的进攻,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明军的强势让瓦刺首领感到害怕,于是瓦刺首领决定放弃明英宗,以求和明朝和平发展。
明英宗的回归对于明朝来说原本是一件喜事。但是这明英宗一回来反而尴尬了,这怎么整的自己的弟弟还取代自己当上皇帝了。那自己怎么办呢?而明代宗朱祁钰这个时候也犯难了,权利这个东西还真能让人迷失,大权在握的他不想松手放权了。
正在朱祁钰两面为难的时候,于谦给朱祁钰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出主意让明英宗回来后当太上皇,随即于谦率朝臣在朝堂上全都恭维朱祁钰,说他把明英宗时期的混乱局面治理得很好。
而且朱祁钰知人善任,广开言路,清除阉党势力,重用贤臣治理国家。现在的国家是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可以说假以时日朱祁钰能恢复其先祖的盛世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朝臣们在朝堂上表态,皇位既然已经敲定,这就是天意,这就没有更改的道理。而明英宗虽咽不下这口气,但是他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只能当太上皇了。他可以说被朱祁钰给软禁起来。
而稳坐帝位的朱祁钰却又不满足现状了,竟然想废了他哥哥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想立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这可不得了,这当着太上皇的朱祁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这朱祁钰还得寸进尺了。所以明英宗朱祁镇也开始动手了。
在景泰八年,朱祁钰身患重病,这个时候朱祁镇找准了时机,他不让太医去给朱祁钰看病,并且还发动了夺门之变。公元1457年正月下旬,明朝出现了二帝并存的奇葩局面。这个时候,明英宗朱祁镇不顾他弟弟的生命,就再次登基做了皇帝。
重登皇位的明英宗开始忙于处置于谦等大臣,可以说当年以于谦为首保卫京师的大臣,全被他给处置了。而明代朱祁钰也被他废去帝号,封为郕王。在不久之后,朱祁钰便驾鹤西去了。
在朱祁钰死后,明英宗朱祁镇并不承认明代宗朱祁钰的地位,不承认他是皇帝。既然被废除了帝王的称号,朱祁钰就不能以帝王的身份葬入明帝王陵了。所以明英宗就把代宗当时为自己在明帝王陵修建的陵墓给拆毁了,而把朱祁钰葬在了北京西郊的山上。
所以明代宗朱祁钰成为明朝迁都北京之后,唯一 一个没有被葬入明朝帝陵的皇帝。但是在明英宗去世后,明宪宗即位,他感念朱祁钰的功绩,又为其恢复了帝号,并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而且还下令按帝陵的规格重新修饰朱祁钰的陵寝,就是现在我们所见的景泰陵。
话说当年明代宗若是狠狠心,也许今日局面就不会发生,可惜没有如果。明英宗复辟一个月后,明代宗就死去,而且死因不详,最后他没有葬在明帝陵,而是葬在北京西山。
不过好在明宪宗恢复了他的帝号,并给他扩建了陵墓规格,所以这也算是得到了认可了。
只是权利利益这个东西太诱人了,竟然让兄弟两个人反目成仇,可怜了朱祁钰成为了那个时代,闹剧下的政治牺牲品。
不过这也真的怪不了谁,谁让他们都利欲熏心了呢?如果他们两个人都能以国家大局为重,能退后一步,承让一个人当皇帝,而相互辅佐,估计明朝当时一定会出现繁荣昌盛的局面。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第一个原因就是明朝的皇陵选址选得好,不管是朱元璋选择在南京还是后来朱棣选择在北京的明十三陵,地址选择得都很不错,处于大城市之中,来往的人流较大,盗墓贼想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去盗墓是不太可能的,而清东陵选择的位置比较偏远,才给了盗墓者足够好的地理位置。
第二个原因就是明十三陵在明朝时期,有明朝军队的保护,到了清朝时期,一样还有清朝军队的保护。这一点是清朝统治者做得比较人性化的一件事情,当年李自成入京之后,还打算对明十三陵动手脚,可是在清军入关后,为了得到广大汉人的支持,不仅没有破坏明十三陵,还派重兵把守,让盗墓者没有任何机会去对其进行破坏,要不然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想必明十三陵早就被盗了。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明十三陵虽然建造在地上,但是其地宫入口十分难找,这就让盗墓贼望而生畏了,别说盗墓者还是偷偷摸摸去盗墓,就连当年郭沫若等人的考古,都延续了一两年才找到地宫入口。
明十三陵中,除思陵在民国年间被土匪盗掘外,其余十二陵也都没有被盗。
思陵,位于陵区西南隅的鹿马山(又名锦屏山或锦壁山)南麓,是明朝最后一帝崇祯帝朱由检及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是明十三陵中最小的一座,而且残毁十分严重,好在现在已经得到了良好的保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