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期待过哪些恐怖片?
《咒》《哭悲》《孤儿怨:首杀》……
但没扑的有几部?
今天要聊的一部片,也是备受期待,今年北美最重磅的恐怖片。
隔壁深度恐怖影迷肉叔,上线当天就在自己公号里发了一篇影评,可还老是跑来跟Sir说。
这片,越想越牛,越看越神,越嚼越有味道……
总之,没!聊!爽!
行。
看在他把办公室电脑壁纸都换成剧照的份上。
Sir今天必须把舞台让给他。
把心里话大声喊出来。
不
Nope
烂番茄83%,豆瓣7.0,在恐怖片序列里,口碑堪称优秀。
它的野心够大。
采用恐怖片历史上绝无前例的拍摄格式,更是糅合了西部+科幻+恐怖多种类型片元素。
更重要的是导演乔丹·皮尔。
当今的恐怖片顶流,处女作《逃出绝命镇》便拿下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这是他的第三部电影。
也是他第三次,为我们带来全新的“恐惧体验”。
01
我们凝视深渊
《不》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片。
这句话读着拗口,却是事实,冲着吓人去看的朋友们大概要失望了。
但电影本身,却相当值得一说。
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
UFO。
△ IMDB 《不》访谈
怎么理解?
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奇观”。
耗资巨大。
6800万美元在好莱坞大片中或许并不突出,但对于乔丹·皮尔以及恐怖片片种而言,这是已经是超级大制作了。
毕竟导演前两部作品成本总和,也才2400万美元。
视觉效果突出。
全片采用IMAX镜头拍摄,为了达到更真切的恐惧效果,乔丹·皮尔还特地使用了诺兰《奥本海默》的同款IMAX65mm摄影机。
有多厉害?
大画幅65mm底片+4台IMAX摄影机的拍摄,画幅更大,真实感更强,绝对可以让你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就是大银幕专享的意思)。
△ IMDB 《不》制作花絮
其次,这部电影的故事,呈现的也是一个个“奇观”。
比如开场,是一件超自然事件。
一场情景剧直播秀。
原本正在表演的大猩猩突然失控,举起双臂砸向演员。
演播厅血迹斑斑。
但电影呈现的并不是直接的屠杀现场,而是把画面切到演播厅的一只黑猩猩,一个亚裔儿童演员小朱。
以及。
一只立着的沾血的鞋。
没错,屠杀和立着的鞋,绝对能够吸引你的眼球。
又比如第二个片段,离奇死亡事件。
多年之后,在洛杉矶的一个荒原出现一朵奇怪的“云”。
有一天,落魄的马场主如寻常一样训练马匹。
忽然听得天空嗖嗖作响。
马场主和他的儿子OJ抬头望去。
只见大量金属“雨”从天而降。
其中一枚硬币,以极快的速度射穿了马场主的眼睛,他当场殒命。
超自然力量?足够吊人胃口。
不仅如此。
更大的奇观还在后面。
电影里说,马场主是死于飞机上意外掉落的金属。
谁信?
OJ也不信。
果不其然,之后的某一天,当OJ去追逐一匹失控狂奔的马时,看到天上闪过的奇观。
是的,不明飞行物。
但在这个故事里,它又与我们熟知的UFO大为不同(后面细说)。
于是一股脑的疑问出现了:
父亲的死会不会与这个UFO有关?
拍下UFO的照片能不能解决马场的生存危机?
于是,他下定决心,和妹妹两人神神秘秘地买了监视器,镜头直指天空,日夜等待着UFO的踪迹。
可以说,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就是寻找“奇观”的过程。
UFO是一种奇观。
而拍摄UFO则是利用奇观来盈利。
老实说,这与电影本身其实形成了一种对位的关系。
一个细节,电影的开头。
当片名出现之后,画面呈现的是一个类似摄像机取景通道一样的东西。
镜头向前推进,出现了一段黑人骑马的《奔马》片段。
联系起后面的情节。
导演的意思,是不是其实电影本身,也就是某种“奇观”?
《大白鲨》《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阿凡达》……不正是靠着一个个“奇观”吸引观众的吗?
甚至于乔丹皮尔动用如此多的资源,在视觉上如此费尽心机。
不就是让我们冲着这些“奇观”来“观看”这部片吗?
在这个意义上。
大概导演本身,就是那个“拍UFO”的人?
总之,如何呈现UFO成了电影最大的奇观卖点。
乔丹·皮尔也的确呈现出了他的导演功力。
两场UFO的戏。
第一场,是UFO的能力展示。
OJ想到了办法吸引UFO过来。
谁知这个UFO来的比他们想象中夸张。
黑云压顶,沙尘肆意,狂风大作。
一只庞然大物来到他们面前。
随之电力中断、摄像头故障。
白马被卷入黑洞。
几乎不费吹灰之力,UFO就吸走了一切。
然而,受创的OJ并不服输。
他准备再次出击,设下埋伏等待UFO上钩。
于是第二次,是UFO的原形现身。
这次它先光顾了OJ旁边的主题乐园。
正在讲UFO故事的小朱(也就是开头那个亚裔小男孩成年后)话音刚落,真UFO降临把他吸走了。
不单是他。
还有一大群“看表演”的观众。
空中,传来了长久的惨叫与哀嚎。
目睹了这一切OJ这才发现。
原来他一直都错了。
这压根就不是我们理解中的UFO。
而是一个有着黑色大洞吃马吃人的怪物。
仿佛一个“黑洞”或者“深渊”。
简单来说,这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飞船”。
而是一个生物。
甚至你仔细看。
当我们看向黑洞,并用它来大发横财的时候,它也在看向我们......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先收藏,谨慎阅读)
02
深渊凝视我们
所以说,这是一个《大白鲨》式的灾难故事?
不不不。
有这样感受的朋友们恐怕又得失望了。
记得居伊·德波有本著名的《景观社会》。
那本书里,德波批判了消费文化和商品拜物教,指出在现代社会,表象的景观已经取代了人类的真实连接,电视、电影、游戏、广告、明星……景观无处不在。
可能乔丹·皮尔的确是熟读了这本书吧。
所以某种程度上,电影里的“奇观”,你可以理解为“景观”的极端表现形式。
你可以仔细分析。
表面上,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UFO”入侵事件,说的是我们拿“UFO”当做“恐怖奇观”。
但其背后却有另一层隐喻。
那就是我们所有的人和物,在特定对象眼里,同样是一种“奇观”。
只要呈现出了“非正常”的现象。
“奇观”可以是物。
还记得开头立起的那个鞋嘛?
这双鞋子便解释了导演所定义的奇观。
血鞋是死去的黑猩猩的代名词。
死前,动物被奴役,成为情景剧里供人玩乐的笑点,死后,带着血的鞋子代替它继续被人玩耍观赏。
这是被剥削和控制的,人为的奇观化。
“奇观”也可以是人。
比如那个亚裔小男孩,小朱。
为什么黑猩猩袭击演播厅的时候,非但没有攻击亚裔小男孩,反而小心翼翼地跟他击拳呢?
或许因为他们是同一类人,被资本消费的群体。
黑猩猩和亚裔小男孩,是这个节目笑点的主要来源,他们被当成异类,被愚弄,被嘲笑。
黑猩猩受不了了,开始反抗复仇,最终死于枪下。
被奇观化可怕吗?
可怕,还是德波在《景观社会》里的观点:人们往往会沉迷于景观本身,产生“宗教般的激情”,从而被景观本身所奴役。
于是电影的后半部分,呈现出了导演对于追逐奇观这件事的担忧。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句话。
我们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着我们。
换句话说。
更可怕的不是人人都是奇观,而是奇观对人的扭曲。
比如,曾经逃过一劫的小朱长大了。
借着黑猩猩袭击的故事,他还原了惨案的现场,黑猩猩的衣服,帽子,手表相框,立着的鞋子。
他也去消费别人,追逐奇观。
兄妹二人同样如此。
本来,那只庞大的未知生物是破坏者,是夺取他们父亲生命的生物,但当这只庞大的生物能够获取财富时,他们又忙不迭地拿起收割金币的镰刀,制造奇观消费奇观。
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
当一个人开始去追逐奇观带来的利益时,渐渐地会对奇观上瘾,最后将被其吞噬。
电影的最后。
儿童演员出身的小朱再次登上舞台。
他主动穿上牛仔衣服,牵着马。
这次他不是被动娱乐。
他让自己,和关在笼子里的马一起,成为了UFO故事的一部分,成为了被观看的对象。
最后“深渊”降临,他被吞噬其中。
他的死成为了他一生中最后的奇观。
看到这,我们理解影片的高概念是,你看向这头“深渊”怪兽,便会死。
所以我们要拒绝奇观的奴役?
仅此而已?
不,没那么简单。
03
还是要凝视深渊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电影中总是会强调“看”这样一个动作。
影片开头。
OJ的爱马失控,是因为它在“镜”中看到了自己。
影片中段。
OJ逃出不明怪物的追杀,也正是因为没有抬头看它。
“看”,成了我们理解这部电影的钥匙。
为什么?
因为“看”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一个“消费”的动作。
“拒绝观看”也就意味着“拒绝消费”。
但,再多想一层。
或者这里面还包含着观看者与被看者的平等态度问题。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
被观看者,处于被剥削被消费的地位。
而这头“深渊”怪兽,吞噬的。
并非观看者,而是消费者、剥削者。
从驯马的OJ父亲,到打造“外星人观光”马戏的小朱,再到誓要拍下UFO的摄影师,都不例外是消费者。
OJ的父亲。
经营马场和驯马,为的是打造一番电影事业。
他利用马来成就大银幕上的西部视觉大片。
仔细看,UFO对他的“惩罚”也正是,击穿“眼睛”而死。
马戏团小朱。
似乎什么事到了人类手里,最终都是生财工具。
儿童时期亲历过一次片场悲剧。
长大后,他将自身作为“悲剧幸存者”的身份,以及这次轰动全国的事件,转为一种营生。
小朱办公室的暗房里,收藏着曾经黑猩猩暴走杀人的现场物证。
但他把它们美其名曰“剧集周边”。收费供人参观,在这屋子的过夜价甚至高达5万美金。
他们打造“奇观”,往往建立在对另一方的剥削之上。
譬如他举办的“外星人大抓捕”的独家表演。
当他观察到UFO会定时来他的“西部乐园”觅食,当他亲眼目睹自己的马被它吸食。
他的反应不是保护马,而是亲手将它们送上“祭台”,搞一场博眼球的付费秀。
来吧
朱普的召唤
独家表演
生物不断被工具化。
失控杀人的黑猩猩、训练有素的马、遭遇惨剧的人、以及眼前这个不具名的外星生物,通通都无一幸免。
追逐奇观的背后,实则是在名利的驱使下剥削他者。
于是,他们都成了“深渊”怪兽所吞噬的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
这层表达在导演乔丹·皮尔的镜头下会有更现实的意涵。
作为当代最受瞩目的黑人导演之一,乔丹·皮尔的作品始终贯穿着种族议题。比如《逃出绝命镇》唤起了黑人群体因种族歧视所带来的日常恐惧。
《不》用片头的《奔马》戏,也暗指历史上黑人也曾被歧视被遗弃的黑暗过去。
有了这个背景。
主人公OJ的人物转变便叠加了一层种族表达。
是黑人群体对于地位,对于历史的反抗。
但怎么反抗?
一般的电影,会诉诸于武力,或者情感的力量。
但《不》,出人意料的是,到了片尾,导演安排了OJ豁出性命直视了那个“深渊”。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对抗有点“弱”。
但导演这么处理是为什么?
因为那一刻。
他明白了深渊之所以可怕,其实是因为它映照出了人类自身的暗面。
OJ不再想着如何利用它,而是决心回归最纯粹的生命体本身。
与它平等地对视。
这次他的凝视不再带有剥削性。
只是尝试交流的眼神交汇。
奇迹发生。
这一次的凝视深渊,没再惹来杀身之祸。
影片结尾。
OJ在暮色中骑着马再次现身。
一如西部片里的英雄。
也像是某种平等的宣告。
即使。
也许这样的“胜利”,只是发生在别人的幻觉之中。
只能发生在某个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