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于2018年4月18日升空,主要任务是寻找距地球30至300光年外,是否有类地行星存在。
而其于今年1月初,观测到一颗距离地球3.75亿光年外的恒星,位于飞鱼座的“2MASXJ07001137-6602251”星系中心,与太阳大小相近,受到质量为太阳600万倍大的黑洞吸引,因而产生“星潮汐破坏现象”。
由于恒星受到“潮汐力”拉扯,不断向黑洞靠近,导致其温度变极高,最终被黑洞撕裂,而外气体也飘散至太空。
恒星的发光吸积盘也被吞噬,而此次屠杀事件被科学家命名为“ASASSN-19bt”,近日也在 NASA 官网曝光。
研究人员指出,恒星必须非常靠近黑洞,才会发生“星潮汐破坏现象”,因此非常罕见,每1万至10万年才发生一次,如今他们已观测到约40次“星潮汐破坏现象”,但此观测却是最详细的一次。
团队通过 TESS 发现区域的光度飙升,便用太空望远镜聚焦,再搭配其他卫星及天文台等,搜集光波长和温度等数据。
加州卡内基科学研究院天文台研究员 Thomas Holoien 透露,由于该行星的“星潮汐破坏现象”于1月29日被发现,当时现象为初期,因此才有更多时间观测。
俄亥俄州立大学天文教授 Chris Kochanek 也惊叹,能在视线范围中发现这现象很幸运,你想像一下,站在市中心的高楼上,试着扔下一颗石头,要让其掉进水沟盖的小孔的难度,而星潮汐破坏现象比这任务还困难。
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