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全才,国士无双的辛弃疾,对孙权评价如此之高:【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征战不休,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以及:【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而今天互联网上一些一知半解之徒,竭力贬低孙权为“鼠目寸光”“孙十万”的口嗨,让一些人信以为真,真以为孙权只是继承父兄基业的二世祖,只知道守土不思扩张的“守户之犬”, 因此也对辛弃疾对孙权的称赞竟生反感,
甚至将他赞美孙权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生生曲解成了【孙权只配当曹操刘备的儿子】。这正是对孙权这位对后世中华有杰出贡献的一代英雄的极大误解。
孙权年仅十八,初领江东,张昭受孙策托孤为“仲父”,实际执政。此时的孙权,只是类似一个孙氏家族推出来协调各方的牌位,离名副其实的江东之主相差甚远。即使孙氏家族内部,对他也颇多不服。
直到赤壁大战一场大胜,孙权才以此兵威真正整合了孙氏家族,托孤重臣张昭也因主张降曹站错立场,就此退居二线。从此在江东,孙权才真正说一不二。鲁肃等江东群臣,从此称孙权为“至尊”,以示尊崇。
东吴军也乘胜出击,收取江夏郡、长孙郡北(改为汉昌郡),攻克江陵,又派遣步骘率千人南征,交州九郡望风降顺。数年后,又和刘备签订“湘水之盟”,收取长沙、桂阳二郡。
然而,因为资历和经验不足,孙权一度被军政经验丰富的“老革”(俗称“老兵油子”)刘备戏耍,自己四战巢湖,独抗曹操几十万大军逼凌,前后整整十年,反让刘备空手套白狼,从一个依附自己的附庸到尽取荆、益两州,竟成汉中王。
为人作嫁十年后,孙权也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一名真正成熟的政治家,将权谋手段运用得炉火纯精。他通过从白衣渡江、猇亭之战、到“二帝并尊”这十年间一系列外交和军事手段,将刘备、曹操、曹丕等天下枭雄尽数戏耍,迫使千古奇才诸葛亮也不得不妥协。
最终,孙权不但成功称帝,更获得了一个持续整整四十年的稳定吴蜀联盟,还让东吴的国力兵力和版图始终保持了对蜀汉两倍以上的优势,不至于重蹈赤壁之战后被刘备“反客为主”的覆辙。
网络粉圈论史,批判孙权袭取荆州“鼠目寸光”的观点貌似很流行,但他们并不明白孙权真正想要什么,如曹操刘备甚至袁绍那样统一天下、开创新朝的野望,孙权顶多也就当做幻想、或者嘴上说说激励一下人心;
如果一统天下才算赢,那么曹操很有可能、袁绍很有可能、刘备有可能、连董卓都有可能,唯独孙权和东吴先天不足,是从始至终没有任何可能的。运气顶天也就是周瑜不死,入川筹划成功,提前实现南北朝了,还要以周瑜孙权君臣的始终心神无二为前提。
和史实一样割据江南,就是这个瓜农的孙子最大梦想,实现了,还有什么不满足?连雄才大略如汉武大帝都一样说,“天下自古无不灭之朝,别在我父子手里丢了江山就好”,何况孙权?
三国鼎立的态势,就是三方都是聪明人在下棋:认为孙权袭荆州是脑残了,认为刘备倾国东征是脑残了,认为曹丕伐吴时机不对是脑残了,其实都是完全不考虑这些势力首脑自身立场的片面之见。
从刘备这方的角度,打赢猇亭决战,歼灭陆逊军团,不止孙权吃到口里的全吐出来,甚至视战果更进一步,顺江直下,几战灭吴,实现南北朝也不是完全没可能。只是再好的战略,也是要高明的战术执行力才得实现的。刘备不敌陆逊,就注定桃园梦断,白帝啼血了。
从曹魏这方的角度,曹操一生没有篡位,他死后儿子曹丕却立刻称帝,实为被逼无奈。因为他是新继任不久的权臣二代,能力威望不及父辈,势力基础不如父辈,所以他们才需要尽快称帝,正是为了确定易代事实,彻底杜绝皇权旧势力反扑的幻想,同时也和本集团重臣们定下不可动摇的君臣名分。
徐州臧霸别部和青州军的鸣鼓哗变事件,其弟曹彰的问玺试探事件,皆说明了这点。甚至敌对势力刘备诸葛亮一直所期盼的“天下大变”,也正是以曹操寿终后、曹魏控制区域极可能大规模动乱为前提。
相关文章